观赏冰雕彩类感受民俗文化

感受家乡民俗文化

民俗与中国文化通选课论文

姓名:李其昌学号:5060309705

论题解释:

首先一句话我要说:感谢陈业新老师让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们在公式定理的间隙找到一叶文化扁舟,可以在每个周二的下午听两节课的“衣食住行”,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实际的享受„„

由此,我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家乡的点点滴滴:他们好像在迷失了很久之后又变得那么鲜活——跳动在我脑海的每一个缝隙„„

好好回忆,好好记录,尽可能把这些家乡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告诉给看过这篇小论文的每一个人,我想做的就这些。

摘要:

如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我的家乡——安徽省肥东县周边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生儿育女、婚丧嫁娶、过节寿诞、家族关系、亲属称谓、民间偏方、房屋布置、做农活等的简单概述,试图向读者介绍一个属于我那偏远地区的故乡的人民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并在叙述的同时运用课堂上陈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分析、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或褒或贬。最后总结出本人对民俗文化的整体印象、看法。

关键词:

民俗文化、地方风俗、小孩、婚姻、寿诞、丧祭、节日、禁忌、吉祥预兆、家庭房屋、家谱、偏方、田间地头„„

正文:

本文所叙述的民俗资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查和积累:本人父母(父亲55岁,对于丧葬、民间偏方和生活禁忌、吉兆等很有经验;母亲50岁,对婚姻小孩家庭琐事方面的民俗文化很有见地)的介绍;学校教育;本人自己在家乡农村十余年的生活经验。

-1最经典的嫁妆组合应该是:8/10对布,自行车,缝纫机,手电筒,五斗橱,大礼橱,4/8瓶酒,8筒麻饼,四条鱼,四只鸭,八斤方肉。顺便说明一点——“四”的发音在我们老家的方言里是和“喜”一样的。这些在解放初期的嫁妆之所以我说经典,很多原因是他们带的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说到麻饼,妈妈说有一句话叫“吃麻子套金子”是指女方将麻饼送给亲戚朋友,要他们出“人情”(彩钱)。还有一样很特别的物件就是一刀肉——要一块长方形的肉从中间切开,只能连一点还不能断掉,名曰:“丫杈肉”,是女方难为男方的一种方式哦。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本可以从网上抄一点更加专业的论文资料,也许会让老师在打分时多多慷慨。可是我没有这样做,相反的,我花了两个半小时打长途回家,向爸爸妈妈还有其他能帮上忙的任何人询问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点点滴滴,再记录整理,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不是不想写,只是本人字体实在不雅)。所以,第一个要感谢我自己一番,能在抄袭成风的论文写作大潮下完全做到每一个字都是原创不容易啊。还要顶着被认为论文一点水平都没有的风险。其次真的要好好感谢我的家人、邻居们,我前几天打电话回去要他们准备,事实上他们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提供了很多资料,当然,最后很多东西没有写进上面我感到抱歉。最后要感谢的是老师,不是因为这篇小论文,而是感谢老师那些精彩的课堂演讲——真的很棒,让我大开眼界。。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于d26-4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