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
小编寄语。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请大家参阅。
(篇一)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中华民族起于多源,源于融合,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就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在相互理解中不断吸收,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学习,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广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祖国的辉煌历史,共同捍卫了祖国的团结统一,共同推动了祖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共同的命运,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特别是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使中华民族结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古代每一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
中华民族历来把统一祖国视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境内的多数民族尊奉炎帝、黄帝为自己的始祖。尧舜是东夷主人,大禹和文王来自西羌,他们都成了汉族的祖先。建立大唐盛世的少数民族后裔唐太宗李世民,宣称他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家之如一”,少数民族也尊其为“天可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互补共生、互利共济、互进共赢的格局。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我国《宪法》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篇二)
纵览人类历史,我们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才能繁荣富强起来。美国经过南北战争,克服了分裂倾向,从而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18世纪的德国,四分五裂,十分落后。马克思评论是政治上腐败、经济上落后,日耳曼民族的统一才开创了后来的强盛局面。我国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唐朝后期因一场安史之乱,由此进入了由盛至衰的转变,人民饱受战乱之害,百姓受尽动荡之苦。诗人杜甫以《兵车行》代万民泣诉:“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放眼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矛盾、种族仇视、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暴力不断,战乱频仍,导致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我国西藏、新疆等地曾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严重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严重破坏了各族人民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民族团结受到重创,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人民利益受到损害。
殷鉴不远,所宜深慎。历经劫难,教训深刻。民族团结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分裂则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则发展停滞、人民遭殃。只有凝聚起来的民族才是强大的民族;唯有团结一致的国家才是强大的国家。过去,争取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离不开民族团结;现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离不开民族团结;将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离不开民族团结。我们靠民族团结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要靠民族团结走向未来。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同样,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篇三)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在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首先,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我们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风风雨雨,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从没放弃和困难作斗争,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导下,他们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各民族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压迫,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然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了我国在处理民族之间关系中关键的一步,各民族在统一的领导下,维持个民族的特点,风俗习惯,组织有力的力量壮大自己,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