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文化变迁的感想(春节)
民俗的变迁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绝对想不到,电视上的一台联欢晚会能成为大年三十晚上最重要的守岁节目;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绝对无法想像,举行婚礼的新娘子不穿红袄红裤,而是穿上了“不吉利”的一身白婚纱;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预料不到,许多传统的节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传统的食物也成为了“老古董”……三十年,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痕,而其背后,社会的变迁,人文的演进,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一、民俗的变异
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二、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
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
二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
三、面对异文化做出新的抉择
面对外来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四、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
民俗是一门民间的学问,专门指民间的生活习俗。它和官方的风是有区别的。西汉学者戴圣、戴德编著了《礼记》,书中认为,上行(即官方)谓之风,下行(即民间)谓之俗。民风和民俗不同,民风因为是官方倡导,有文字记载,而民俗,则从来没有过文字记载。但老百姓对民俗都非常重视,所以一代一代把它传下去。
传统民俗能够流传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老百姓有着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万物有灵;
二、民俗中的种种行为方式具有地方特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民俗是联系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们情感与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成熟的社会,非常需要这些民间的情感和文化。当国家规定,春节的假期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成为法定假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已经得到继承,民俗正在开始回归。
参考文献:
刘兆元先生出版《海州民俗志》《连云港谚语集成》等6本民俗专著。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陶立璠《民俗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