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2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样例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1课时姓名:王伟

学号:2011150143

一教材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第2册第7.2节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对于民族关系有了基本了解也为下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做了一定的铺垫,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政策的理解所以这一节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的知道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去关心国家民族方面的大政方针。但是呢因为教授的学生多为汉族所以对于此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那么直观的感受,学习起来估计有难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及其基本内容以及自治权。

依据。1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不会太难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掌握关系到学生对于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理解并且这是本节的中枢是教材的重点内容。2自治权的内容要着重讲因为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难点: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要加以突出因为绝大数学生是汉族对于民族的一些政策不是有太深的感触所以是个难点。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集体讨论法。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讲授法。通过叙述、描绘、解释等来传授知识、讲解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5)读书指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归纳出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6)练习法。通过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源:ppt课件;视频《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的繁荣发展》;课堂习题

七、教学过程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之前呢请大家看一则材料并且思考问题(ppt展示材料与问题)在民族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世界,为什么中国各民族能够长期团结和睦繁荣发展。生:1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国家民族团结中起了重要作用。2平等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师: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大家的思想非常的敏锐。今天我们要接触的呢就是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框题。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的繁荣发展》。大家看了以后呢请同学来谈谈感想。生:看了视频后觉得国家是日益的繁荣与发展了而中国的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定保障作用是分不开的。因为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的保障。

师。非常好,同学们对于国家的发展有自己的很好的见解。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具体的分析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为中国的发展与繁荣提供重要的作用。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主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对于含义我们要从内部了解适当的分解加以分析抓住关键词:国家的统一领导

自治机关

自治权通过对这3个词的把握进而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民族区域自治的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前提下进行,没有国家的统一领导民族区域自治无从谈起。其次自治机关含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机关的特点:自治机关作为统一国家中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具有二重性特点:既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权机关,即行使同级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机关,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的机关。既是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权力机关,又是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最后自治权含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力。同学们现在有没有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有了了解啊。生:有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再具体的来了解一下自治权的内容。大家看到书上相关的地方或者看ppt看看我们的自治权包括哪些。生:看书或者看ppt师:看了上述的内容那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有哪些自治权呢。

生:内容:

1、制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地方性自治法规

2、自主地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

3、变通执行权

4、自主地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的教科文事业

师:很好,那接下来我们再一一对上面的权力进行分析。首先是经济自治权,这个怎么理解能,上数民族地区是怎样来实现的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就你知道的了解到的来谈谈生: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方针与战略,实现经济的发展。师:是的,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依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比如有的地区适合养牛羊而不适合种植,那就不能盲目地种植等等。那接下来在看看立法自治权,关于立法自治权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

生。民族自治地区能够依据本民族的情况制定法律法规。

师:是的,从上面的材料(ppt)能够看出民族区域地方能够充分的发挥立法自治权对吧。生:对。

师:好那我们在来看看什么是变通执行权呢。请大家看了材料在来回答老师(ppt)生:在不与国家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

师:是的,在不与国家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八学习评价设计1)形成性评价。。课堂上,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对新课进行巩固学习,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也能适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和调整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个人看书归纳相结合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检查自己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增强,与人合作交流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的练习以及平常的巩固能够了解与分析同学们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感与支持的程度,能促进同学的爱国情。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了解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