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为引领谈话民族宗教做好民族团结的心得体会[合集]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额敏县职高创建《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典型材料
额敏县职业高级中学位于额敏县额铁路180号,距县城4公里,于1994年在额敏县牧业寄宿制中学的基础上成立的,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同志题写校名。
我校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少数民族33人。初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30人,高级职称18人。外聘专业教师12人。
今年以来,额敏县职高民族团结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结合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帮、引、导、顺”等有效方式,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采。
一、“政策、思想”同步,让职高创建“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的提升。
1、思想觉悟精心谋划。额敏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进步年,县动员会议召开后,额敏县职高召开专题会议,将本次创建活动作为“一项民族团结工程”来抓,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三个人人”,即人人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重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二是与现代文化为引领双语教学工作相结合,三是与“三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三个结合”工作开展以来,我校从未因民族团结问题引起社会的不
1安定,从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纠纷械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在2015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有5名先进教师表彰,进入“县教师光荣榜”中,其中2名为少数民族群众。吐逊古丽老师评选为县“四好老师”。吕新城老师在访汇聚工作中时刻以一个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凭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热情、决心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态度,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成为一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民族团结模范干部。
2、校园氛围牵动人心。在学校掀起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热潮,切实唱响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我校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书中详尽地介绍了新疆的世居民族和他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团结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相关法律条文。民族团结基本知识,部分少数民族的常用词语等,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通过开展教学案列研究学生对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风俗人情做了精炼总结和生动描述。
二、“左右”同心,让团队精神在“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发扬。
为充分体现学校师生团结奋进、深谋远虑、全力以赴的团队精神,自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活动以来,我们始终带领师生坚持以学习蚂蚁精神为动力,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一)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了扎实推进我校
2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围绕“传承传统美德,修养文明言行”的德育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特色突出的文体活动,以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各族师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1)国旗下教育(2)制作板报宣传(3)主题班会交流(4)专题讲座辅导(5)民族团结征文比赛(6)演讲比赛(7)积极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8)“四讲”活动(9)其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课题研究成果
开题以来,在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撰写了《翻转课堂》、《德育课》等
中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中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其目的就是使他们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逐步树立起科学民族观,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备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