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开学去极端化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讲稿
民族团结去极端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意识目标。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风情,民族政策,准确对待民族抵触,从而进一步加强作为当代小学生应该为民族发展,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的意识。
2、行为目标。学生能自发保护民族团结,热爱祖国,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3、感情目标。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导,使每个学生对民族常识加深了解。懂得尊重民族风气,学习民族文化,亲自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培育学生民族友爱的情绪。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活动难点:学习和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及民族风情。活动准备:
1、召开班委会阐明举行这次班会的目标及意思,选出主持人男女各一名,诗歌朗读两名,并安排文艺委员组织编排歌曲、跳舞、故事等。
2、收集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民族歌曲,民族故事,民族政策的材料,征集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
3、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活动形式:
通过诗歌朗诵、舞蹈、小组讨论、讲故事、知识竞猜、大合唱等多种形式召开班会,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冰山上的来客》,点明(民族团结一家亲)。
二、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
⑴、民族服饰大家猜(图片观赏、问题抢答)这和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①.课件给出反应我国若干少数民族衣饰的相干图片,让学生抢答对应的民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若干少数民族衣饰。)
②.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课件出示部分少数民族的主要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及民族风情。)
⑵、民族歌舞大家唱(演)。学生表演歌舞大家猜。
播放民族歌曲,猜猜歌曲里唱的是哪个民族。文艺委员带领部分同学听歌曲跳民族舞蹈。《吉祥三宝》、《新疆好》。⑶、民族故事大家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解决之道
当代世界宗教极端主义的产生和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除宗教极端主义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世界各国在严厉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同时,更应重视和加强全球性治理,如倡导宗教理性和宗教间的和平对话,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状态等。只有消除了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极端主义活动,也才能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四、在欣赏视频《新疆的美食》以后,写下我为我的家乡–新疆,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