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工程创建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市农村信用联社党委及全社800多名员工对关心、支持、帮助信用社工作的市委、市政府、市人行、各乡镇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与信用社共同发展的客户朋友表示真挚的感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如既往地理解、关心、支持信用社的工作,我们将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满意的工作效率、更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我社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社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经济的“一立足三面向”市场定位不动摇,紧紧围绕发展二字开展工作,取得了自身效益与*****经济发展双丰收。今年,我社*******万户农户开展了信贷调查,评定信用农户*******万户,发放贷款证*******万户。全年累放各项贷款*******亿元,“三农”贷款一直占全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总额的95%以上,为*******个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亿元,为*******个种养大户发放贷款*******亿元,为*******户一般农户发放贷款*******亿元,为*******户创业人士发放创业贴息贷款*******万元;评定信用乡镇*******个,信用企业*******户,信用村*******个,一级信用农户*******户。

(一)加强领导是信用工程创建的有力保障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是开展信用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抓好这一工作,我们把工作方案向市委、市政府、市人行汇报。市委、市政府、市人行从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局出发,成立了“*****市信用环境整治办公室”和“*****市农村信用工程创建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政府办印发了《*****市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同时,各乡镇办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信用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至上而下,上下联动的领导网络。由于思想认识统一,各级领导重视,工作目标一致,各级政府监督考核,出现了政府出面抓典型、企业主动融洽关系,村组协调建卡、调查、清收贷款的好现象,既强化了宣传的声势和氛围,又保证了工作落到实处。连续两年被评为信用乡镇的张港镇政府,对信用社的工作重点倾斜,对创建工作拿在手中,从贷款的调查、发放到清收,都要求村组配合,并把创建目标作为村干部考察的内容,使张港地区的信用环境大为改善。

(二)精心组织是信用工程创建的根本保证

作为信用工程创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为抓好创建工作,市联社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推广”和“创建”的工作方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创建与服务、放贷与回笼、制裁与支持等矛盾,做到了摸底不漏一户,调查不漏一组,推行不漏一村。一是全面实行农户贷款证。为了打造好农户贷款证这一金融品牌,制订了农户贷款证操作规程,按照“两证”管理、“三证”齐全的办法,认真落实“调查建卡——审查评级——授信发证——台账监测——柜面办贷”的程序。二是全面推行信用工程创建。各乡镇、信用社、村组成立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坚持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扩大的原则,分三个层次建立信用体系,第一层次是农户信用体系,这是最基础的体系,按照“诚实守信、不欠外债”等条件,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对一级信用社信用户由市人行、市联社授牌。第二层次是村信用体系。根据各村信用农户的数量、村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由村申报,乡镇小组评定,市创建小组审核。由市人行、市联社授牌。第三层次是信用乡镇体系。以村、户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按标准由市创建小组评定后授牌。三是延伸贷款品牌的功能。从农户向城区延伸,在城区实行对个体工商户的“两证”贷款,简化了贷款的手续,扩大了贷款的范围,培养了一批讲信用、重合同、守承诺的客户。如匡保

四、倪少兵等

(三)齐抓共管是信用工程创建的良好氛围

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配合联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政府重视,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企配合、村组响应、齐抓共管、综合整治、良性互动的信用整顿局面。在创建活动中,市政府、乡镇办政府作为整治的组织者,推广的倡导者,致富的引导者,利益的协调者,始终保证了“推广”和“创建”工作的政令统一。既有指定的专人负责,又有具体的工作安排,协调好了部门利益冲突,落实好部门职责,各部门、各村组积极配合,宣传发动,这些为信用工程创建形成了全社会推进的良好氛围,“讲信用有市场、不讲信用无市场”的理念深入人心,“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妇孺皆知。有效地防止了工作互相推诿,无不负责的现象。

(四)坚持程序是信用工程创建的关键核心

创建工作是以农户、村组为基础,以评定信用等级为手段,其目的是要整顿信用关系,改善信用环境,改进金融服务。因此在“推广”和“创建”中我们坚持标准,严格评审,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认真落实了“据实评定、动态管理、坚持标准、宁缺勿滥”的原则,着重把好了两关:一是评审关。对各个层次的信用等级评定,实行层层负责制,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并将评定的结果向社会公示,以保证评审的质量。二是发证关。发证对象必须经过等级评定,向社会公示后,由“创建”小组颁发等级证书,每年根据信用情况进行调整。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做到贷款计划优先安排,资金重点倾斜。德力油化是我们扶持的民营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信用企业”,在创建中,我们严格按条件进行评审,在服务上我们尽其所能,在资金上优先安排,形成了社企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优化服务是信用工程创建的最大目标

在“推广”与“创建”中,市农村信用社较好地解决了“创建”与服务的矛盾,抓住支农这一工作重点,把改进金融服务放在了工作的首位。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狠抓了宣传工作。为了使“推广”和“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首先,市联社在《*****日报》上开设专版和专栏,宣传支农的政策、支农的办法,宣传“推广”和“创建”的工作目标。其次,各信用社以营业场所为阵地办黑板报76期,宣传栏23期,发传单12万份,拉宣传横幅标语142条等形式,宣传办理贷款的程序、条件、对象等,并在各办理贷款业务的网点统一悬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办理处”的牌子,方便农民办贷。

2、做到了“四早”、“五公开”,资金早调查、早计划、早安排、早投放。年初,市联社就组织农村资金需求专项调查组,对全市农业资金的需求和结构进行了调查,准确了解了政府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农户的需求结构。在调查的基础上,安排1500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计划,并实行长年根据农户需求投放贷款,打破了以往“春放秋收冬不贷”的惯例。同时把贷款的计划、对象、程序、条件、额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投放贷款的透明度,让农民知道怎样才能贷款,找谁贷款,谁贷了款。

3、强化内部管理措施。为主要是落实领导包片包点制度、转换分社职能、实行底线考核制度等。

4、把准支农切入点,把“推广”和“创建”与“123支农连心工程”和“惠农工程”结合起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农业调整的大局,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化格局,每个信用社有1个重点农业企业或专业村,20个专业大户,每个信贷员交30个农户朋友。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信贷的风险,确保了农贷的及时投放。成龙公司与信用社有多年的合作关系,由于前几年公司发展资金有一定缺口,产生了不良贷款,2002年,信用社与公司大力合作,互通信息,加强管理,该公司一举还清了历年旧贷本息,达到了信用企业标准,被授予“信用企业”称号。

开展创建工作,由于我们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吸引了一大批存款客户,一些单位主动要求到信用社开户,一些个人主动到信用社存款,今天,我们也邀请他们参加了会议。

二、今后的工作

农村信用社有灵活的经营方式,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优惠的政策,有各位客户的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抓好信用创建工程的同时,我们要按“发展、共赢、合作”的经营方针,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扩大合作的层次,在经营上求大支持

一是争取地方党政的领导,加强与政府的合作。通过与各级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构筑互利互惠互动的共同发展模式。抓住城市资本营运的机遇,采取捆绑抵贷和打包拍卖等形式,操作城区房地产抵贷和最在限度地盘活城区待处理抵贷房地产;配合地方政府推进企业改制、重组,采取债权转股权、转投资的方式,盘活企业历年贷款;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倾斜,创造信用社组织资金、开发中间业务的良好环境,让信用社分享房改基金、社保基金、医保基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等对公存款及代理业务的大蛋糕。二是争取人民银行的支持。在市场准入方面放宽对信用社的条件,开办票据贴现、证券代理等业务;在资金使用上用好用活再贷款,灵活调剂,降低资金成本。三是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合作。借用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系统代理完成全国通汇业务;代理信用卡业务;共享客户资源等。四是与财政、经贸部门合作,解决客户贷款担保问题五是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办贷款保险业务,辐射性地开办其它客户保险代理

(二)扩大服务的领域,在服务上下大功夫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宗旨,但信用社的服务不能只是在资金上的满足,外在形象的建设,应更新观念,按市场化的理念来扩大服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做到服务求优、效率求高、质量求严。增加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服务品种,坚持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主体。在做好大农业的同时,抓好非农领域。在信贷方面,坚持做小做散做短为主,适度扶持大客户和中长期项目;在组织资金方面,要巩固已有客户,大力公关系统户、大客户存款;在中间业务方面,坚持多多益善,大小皆宜,兼收并蓄。

(三)扩大客户的群体,在客户关系上求大发展

要在抓好服务农民这一主体客户和贷款证这一金融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搞好城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服务。着重抓好信用水平提升,客户标准提升,品牌提升。信用水平提升的重点是建立稳固长期的发展伙伴关系,培植黄金客户。客户标准提升重点是规范发展中的矛盾,按法律、制度的要求约束双方以及对现行标准深化。重点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客户。品牌提升是在现有贷款证品牌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又适应市场的业务。在积极稳妥地支持成熟客户和成长性客户的同时,密切关注新兴客户及创业期客户。从扶持传统的农业生产向支持现代农业渗透,支持农村种、养、加、运输、购销;主动渗入城市资本营运,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播电视、电力电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告中介、保健娱乐等行业和部门。

(四)扩大业务的范围,在创新上花大气力

按照客户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市场有什么需求就发展什么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业务品种,用及时、方便、快捷、实惠的服务,尽可能地满足客户多方位、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全过程的金融需求。一是完善营销机制,构建营销网络,突出营销重点;二是采取灵活的对策,按“一社一品,一社一特,一社一策”的原则,突出信用社区域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办社特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我相信,有市政府和市人行的大力支持,有各位客户的理解和合作,有信合员工的团结奋进,只要我们坚持服务,改革、发展、规范、创新的经营理念,信合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和客户的关系一定更加稳固,一个多赢、共同发展的明天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篇:信用工程创建汇报材料信用工程创建汇报材料

“信用证”成为农民贷款的“绿卡”。信用社对农户进行资信评定,及时为有贷款需求的、信用度较好的农户核定贷款额度,建立信用档案,发放贷款证。农户持“信用证”、身份证和个人印章在授信额度内即可到当地信用社“阳光大厅”办理贷款。城郊乡赵沟行政村一菜农在办理完贷款后高兴地说:“有了这个绿本,来贷款跟取钱一样方便。”“信用证”使广大农民及时得到了资金支持,拉近了农民与信用社的距离,被广大农户形象地比喻为贷款“绿卡”。

“联保体”成为工商户成长的“摇篮”。贷款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单个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但随着农户因生产规模扩大,对贷款需求额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资金需求量大的专业户、个体工商户对贷款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支持农村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信用社发动和组织他们自愿组成联保小组,为其发放非法人高端信用户(联保体)贷款,支持他们膨胀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县农村信用社通过对“联保体”进行授信和发放贷款,不仅为破解“三农”融资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而且还有效地化解了风险,壮大了信用社的实力。“信用户”成为农民炫耀的“资本”。全县各信用社深入开展了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为主的信用工程建设活动,对辖内村、户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对评定出的“信用户”根据资信等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使其享受信用社利率优惠的政策。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大力倡导了诚实、守信、文明的社会新风,被评为“信用户”成为广大农民的一种时尚,农村青年谈婚论嫁以及农户之间做买卖、谈生意,有了信用社颁发的“信用户”牌,一切“免检”。“信用户”已成为时下广大农民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工程的思考对农村信用社创建信用工程的思考

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培育良好的诚信环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根在农村,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是保证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农村开展“信用工程”创建,倡导文明诚信,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创建“信用工程”,培养社会信用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与参与。为此搞好“信用工程”创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开展“重诺守信”宣传教育学习活动。从诚信教育抓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教育,增强人们的守信履约观念,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有诺必践,有信必守”的道德氛围。

加大对失信者的打击力度。失信行为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了巨大伤害,而目前社会对失信者的处罚很轻,对失信行为不能给予有力打击,客观上鼓励了失信。当诚信行为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而失信行为又不必付出重大代价时,人们就会选择失信。因此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对失信者的打击力度,定期公布失信者“黑名单”,采取党政、司法、金融、企业联合制裁的办法,使失信者寸步难行,从而达到减少和控制失信行为的目的。

强化“诚信”制度建设。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法则和经济运行规律的诚信制度体系,结合“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建立全社会的“文明诚信公约”,堵住“失信”漏洞,搞好“诚信”建设。

密切联系党政。创建“信用工程”要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村组织的配合,充分利用乡镇、村“两委”的助推作用,形成“政府牵头、信用社主办、部门配合、村组响应、农民参与、整体联动”的良性互动格局。由政府、农村信用社、村委会携手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以行政组织措施推动实施。本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扎实推进”的要求,根据申报农户的社会信誉、家庭环境、创业精神、生产规模、产品市场、个人品质、法制观念、投资需求、经济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基本情况,评定不同等级的“信用户”,张榜公布,依据不同资信等级,分别进行贷款额度授信,对“信用户”达到85%以上的村可授予“信用村”,对“信用户”、“信用村”实行“贷款倾斜,手续简化,利率优惠,期限放宽”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信用不仅是优先取得贷款的凭证,而且是社会地位和信誉的象征,从而在农村形成“恪守信用、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的良好风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资金的供应主渠道,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信用程度低而导致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出现收贷难,造成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开展组织资金,清收贷款,监督农户借款使用情况,并带头履约守信,积极消化偿还集体原欠信用社的债务,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环境。

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这样不仅可以使那些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诚实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促进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增强,还可使那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名狼藉,付出应有的、沉重的代价,从而使“诚信光荣,背信可耻”蔚然成风。

第四篇:村信用工程创建验收申请大塘信用组创评验收申请

思唐镇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以工业强省为契机,以小额农贷品牌推广为抓手,以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为依托,有序推进全镇信用工程创建,提高创建工作质效。2010年,思唐镇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我映山村大塘组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作了重点指导,通过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宣传发动、调查年审、建档公示、授信发证等工作,目前创评工作基本就绪,已达到了信用组标准。思唐镇映山村大塘组所辖大石板、塘坎、洞青、牛别水、大井五个片区。138户农户,其中全家长期外出务工及五保户6户、等外级2户;全组总人口486人,其中外出打工人员185人,年打工收入汇入约286.9万元,2010年生产总值356.8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98.5万元;农业总产值258.3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0.73万元,户均资产3.64万元。全组耕地面积246.4亩,人均耕0.51亩。当地农民主要从事于传统农作物耕种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养殖业,以发展烤烟生产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

工作开展情况:我组信用等级评定小组通过四年多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对映山村大塘组138户居民的个人信誉、经营项目及能力、家庭收入及偿还能力、家庭资产状况等逐户调查,协助信用社信贷人员对全村在家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的124户农户填写《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农户经济、信贷档案表》,帮助收集农户身份证、户口薄、照

片等相关材料,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挡案,使该村建档面达到了100%;通过量化打分初评建档的124户信用等级和贷款限额;通过信用社最终审定得出信用农户124户,授信金额126万元,其中优农户17户,授信金额47万元;较好农户54户,授信金额55万元;一般农户53户,授信金额23.9万元,信用农户占评定农户的100%。通过7天时间的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没有群众异议后确定了以上124户信用农户的信用等级及信额;最后信用社对在家的85户核发贷款证,发证面达80.1%。2010年对有贷款的99户信用户进行年审,全部合格,合格率达100%,

通过创建信用村(组)以来,全组有112户农户贷款,至2011年6月30日止贷款余额为48.3万元,其中信用农户贷款有68户,贷款余额为48.3万元,历年来与我社发生信贷业务的农户贷款面达

90.32%,其中逾期贷款1户,占4%,不良贷款余额2万元,占3.9%。村组干部贷款2户(本组居民),金额3万元,均未逾期,近几年来村(组)干部无拖欠信用社贷款的行为。为了密切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今年信用社对全组106农户作了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5.28%。

自信用工程创建以来,信用社加大了业务宣传,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密切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民的血肉联系。随着我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劳务收入的提高,农民增收为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提供了资金来源。伴随农村信用社全国通存通兑、大额支付结算平台及一卡通业务推广,方便了客户存取款,大额、异地客户划转资金,为村民存

款创造了便捷条件。我村委积极动员本村农户将闲置资金存入信用社,既支持了信用社存款组织工作,壮大了支农实力,又方便自已,得到了实惠。到2010年6月30日止,全组在信用社开户存款农户109户,存款余额达189.6万元。

根据以上指标对照《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信用乡(镇)信用村(组)评定及管理办法》中信用组评定条件,映山村大塘组的各项创建指标已达到信用组标准,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向思唐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申报大塘信用组,请各级领导组织检查、验收。

申报单位:思唐镇映山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8月20日

第五篇:创建信用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十二条各县(市、区)联社可结合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