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梁南丁
(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与特色。要确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多种途径,还要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专业建设2001年1月17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意见》中,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意见,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并于2006年1月正式立项以矿山机电专业为试点探索“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于2006年6月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依托国有特大型企业—平顶山煤业集团所办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煤矿主体专业为为重点,立足煤炭,面向社会,为煤炭行业和社会服务。建院以来,利用与煤炭企业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企业也在资金、设备、实习场所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的支持,实现了校企双赢。在办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遵循国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与企业开展广泛的教育、科技合作,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
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煤炭行业特色比较突出、建校历史不算太长的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跟社会发展的形势,把教育目标同企业的发展目标与人才需求相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活力。其有效途径,就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第一,作为以矿山生产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有力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第二,通过与企业广泛地合作,有利于学校直接了解企业社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需求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的调整和专业的改造,实现以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以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第
三、利用企业的丰富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四,利用企业的有利条件,开展科技合作,有利于学校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第五,发展同企业的亲密关系,取得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办学的支持,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第六,通过合作,学校可以在企业建立较为稳固的顶岗实习、科技服务、技术培训、毕业生就业等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100%。因此,学院确立了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之路,并将其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和特色,形成了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
建立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建立了这种运行机制,合作的计划才得以稳步实施,才能产生合作的效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这种运行机制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协调工作,在校企双方之间建立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二是利用这种纽带加强联络,保证信息的通畅。三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讲求合作的效益。即:“建立机构、密切合作、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利互惠、讲求效益”。
学院是企业所办,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办学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平煤集团的大力支持,平煤集团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主任,各生产厂矿矿长、总工程师为成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建立了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矿山机电专业也相应成立了由各生产厂矿机电矿长、机电总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三个工作小组,即: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工作小组,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和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实习基地工作小组。使校企双方由过去比较松散的合作变成了双向参与、互利互惠、共建共管的工作行为。目前,矿山机电专业已与平煤二矿、平禹煤电公司等16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已共同实施了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65%的学生毕业后被这些企业直接聘用。
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的多种途径
长期以来矿山机电专业通过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深刻体会到这种合作应是一种多方位的合作模式。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面,二是科技合作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企业和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学院的专业改造和专业建设
几年来,我院的专业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改造,特别是矿山机电专业,过去,基本上是按照学科体系的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不断引入,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的需要,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企业的专家被请进来参与专业的改革和建设。由企业的专家和学校的教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矿山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主干课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调整,按照岗位需求并采用逆序法重新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将课堂设在实训室和生产现场,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共建校内外教学生产实习基地
矿山机电专业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矿井提升设备、矿山供电系统等16个校内实习基地,形成了校内真实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煤矿生产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建立了14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共同检查、共同考核。由于企业的参予和大力的支持,为矿山机电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一体”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矿山机电专业在实施平禹煤电“订单班”“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各生产岗位进行轮岗实习,收获很大,写出了30余篇生产技术报告,为企业翻译了几万字的专业英文资料,帮助企业绘制了300多张技术改造图纸以及编制技术文件等,深爱企业区队的欢迎。实习期间企业为每个学生支付报酬600~800元,学生在实习中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直接感受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感到了自己价值的所在,进一步增长了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服务社会的信念。通过订单班“试验对比研究,从而形成了我院企业办高校“工学交替”合作培养人才的特色。
(二)科技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学校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例如:河南东联公司电器设备厂担负着平煤集团公司几十家生产矿电气设备的生产与大修工作,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该厂对大修后的设备技术参数检测手段落后,设备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对此,学院教师、学生与该厂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现场,边调查、边研究、边试验,提出了将现代虚拟技术引入电动机测试领域,通过虚拟仪器应用软件将计算机与标准化虚拟仪器硬件结合起来,实现传统仪器功能的软件化与模块化,从而可达到自动测试与分析的目的。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成功地设计安装了一套新的测试系统,为东联公司电器设备厂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几年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如“井下电缆断路测试仪”,“矿用电机车脉冲调速装置”等十多项;为合作企业开展新技术培训4000多人次,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成果。
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需继续研究和探讨。
1.如何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教育的基本规律,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如何使“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更加科学完善,为更多的学校所接受,所采用,为更多的企业所认同,所支持,乃至于成为一种通用的合作教育模式,也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六、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合作教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力地推动高职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中国高等教育》,2006/12[2]翟
轰.校厂一体产教结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3]翟向阳.论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职教论坛》,2005/6[4]石耀焜.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国高教研究》2007/11[5]唐景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13-28日第1版作者简介:梁南丁(1953-),男,安徽省肥东人,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系主任
教授。
第二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协议书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乙方:江苏华晓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接轨,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工学结合、互惠互利、持续发展”的原则,现就甲方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与乙方合作实行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内容
按照甲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该专业《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实施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发货、卸货、验收、复核、计算等业务技能与管理水平。
二、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对象物流1202班学生,共计15人。
三、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时间
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工学周期6个月,自2013年9月10日起,至2014年3月10日止(9月3日—9月10日为岗前培训期)。
乙方安排甲方实习生实习工作时间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
的规定执行,如需要加班,应先征得甲方实习生同意,且乙方应安排补休或给予加班补助。乙方不得强迫甲方学生加班。
四、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管理
1、《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活动计划,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另行制定。本次《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活动,甲、乙双方各安排一名项目组组长,具体协调项目运行与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管理。
2、甲方指派实习指导教师一名负责实习生的实习、专业指导及管理;甲方指定实习生两名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负责实习生日常组织管理。乙方配合甲方共同管理实习生,指派专人一名,定期向甲方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并为甲方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3、由甲方负责教育工学交替项目企业实践学生必须遵守乙方的各项工作制度。学生上岗前,乙方必须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4、乙方为甲方学生提供与《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项目有关的实践岗位,并选派资深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
5、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结束,学生离店前乙方向甲方提供学生实践鉴定、实习证书,并对学生工学交替实践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鉴定,评选优秀实习生。
6、实习期间实习生不得擅自离岗,因故不能继续完成实习任务须提前三日申请,甲方、乙方均同意后方可离岗。
7、乙方如实习生因实习违纪被终止实习,乙方有责任将违纪学生的材料(提前三日)寄送给甲方。甲方也需在接到材料一周后回复乙方相应的处理结果。
五、工学交替项目学生实践待遇
1、学生工学交替企业实践期间,乙方为在岗学生提供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实习生活补贴,每人补贴的标准为:900元/月。
2、学生工学交替企业实践期间,乙方为在岗学生提供劳动保护措施,免费提供工作服、食宿和享受夜班费。
3、学生工学交替企业实践期间,乙方为在岗学生购买个人人身意外保险(该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对于完成工学交替企业实践任务,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经双向选择,乙方择优录用甲方实习生为正式员工。乙方对这部分学生不再实行试用期,并按《劳动法》有关规定与实习生签订劳动合同。
六、工学交替校企双方深度合作
1.甲方聘请乙方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与兼职教师,为在校学生开展讲座、技能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
2.乙方根据需要邀请甲方有关教师为乙方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为甲方青年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并选派资深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3.甲乙双方共同开发横向课题、编辑出版校企合作教材、开展“订单式”、“冠名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4.乙方可设立奖学金或以赞助的名义,资助学生和相关教学活动,密切甲乙双方关系。
5.甲方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如需追加教学内容,邀请乙方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甲方按学院规定支付讲课酬金。
七、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协议书
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人(签名盖章):
代表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地址:邮编:
签订日期:年月地址:邮编:
签订日期:年月
4
日日
第三篇:博棠校企合作方案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方案二:工学交替
——盐城博棠电商与xx学校方案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施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探索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公司介绍
博棠电商集团,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领导者,专注县域的电子商务发展,为各级政府和传统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的顶层设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博棠集团旗下有四大子公司:无锡博棠、盐城博棠、澄壹电商和网驰科技,专为客户提供涵盖电商咨询、品牌规划、服务外包、平台运营、人才输出、培训孵化、园区营运和微电商运营等相关服务,打造全方位的电商服务生态圈体系。盐城博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份,博棠电商是一家专注于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的淘宝天猫认证服务商,在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店铺运营、产品定位、商品拍摄、视觉设计、推广策划、广告定制、活动执行、售后客服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专业解决方案。博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国最专业的电子商务品牌服务商之一。
二、方案概要、目的
为了让学生在上学过程中熟悉企业所需实际运用技能,为企业将来提供实用性人才,同时又解决学生家庭负担,让学生在学到技术的同时又得到劳工报酬,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从而也方便的学校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与学校、企业实现了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盐城博棠以“toj(trainningonjob)”为核心培训理念,独创了“课程植入+技能强训+顶岗实训+品质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输出模式,在高校与电商企业间架起人才输出绿色通道。
三、方案实施
1、工学交替内容
(1)合作范围:工学交替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而实施的半工半读,期间学校需组织好学生,由学校牵头与公司进行对接,以公对公的形式开展,公司发放工资、学员管理都与学校指派人员直接对接,工资具体按双方协商而定;
(2)工学安排:学生每日工作需连续,如上午可安排学校课程,下午至晚上需完成公司实践工作;
(3)技能提升:公司会安排一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让学生从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了解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
(4)学校课程:上午学校课程可在学校完成或在本公司完成,具体按双方商议为准;
(5)学生选取范围:工学交替学生,优先选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筛选;
2、要求
(1)双方需签署合作协议
(2)学生在工学交替实践期间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因此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和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校方需指派指定老师在公司协助管理;(3)学校如组织学生集体活动,考试等,需提前与公司协商,方便公司业务调整;
(4)期间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公司将有权与校方商议清退;
博棠电商
2016年5月18日
第四篇:构建工学结合_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_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本文由sgne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Oct.21,2007TotalNo.286
2007年10月21日旬刊总第286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ZHONGGUOZHIYEJISHUJIAOYU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yangzhou,2251012)abstract:theoccupationeducationimplementation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mbininglearningwithworking”talentcultivationmode,constructionpersonneltrainingprogramistheimplementation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mbininglearningwithworking”basis;tobuildandimprovethetalenttrainingmechanismistheimplementation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mbininglearningwithworking”protection;constructionandreformthepersonneltrainingmodeofoperationisimplementing”cooperationofcollegesandenterprisescombininglearningwithwork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talenttrainingteachingmaterialsystemisimplementing”cooperationofcollegesandenterprises,combinationof”support;constructionandcultivationofinnovativetalentsmanagementmechanismistheimplementation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work-studycombination”topromote,constructingandimplementing”cooperationofcollegesandenterprises,combination”talentscultivationmodeisadvancedoccupationeducationteachingtheeffectivewayofreform.keywords:occupation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mbination;personneltraining
姚东伟:男.1973年3月出生.河南鄢陵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车辆工程,江海学院机电系主任。
联系方式:0514-8757931015371340589邮箱:xcydw@126.com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南路5号江海学院机电系,邮编:2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