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状分析及三年发展规划

——马家小学学校现状分析及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以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务实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面向”为指针,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教,民主办学,廉政持校”为办学思路,以“建设优良校风,培养合格学生,塑造优秀师资,建设优美校园,形成优质管理”为办学策略,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发展。

二、学校现状

马家小学位于螺溪河畔,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于1952年,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包括学前班),学生约有600余名,教职工36名。学校配备专任教师35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达40%以上。2008年学校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学校硬件建设和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学校更新了教学楼电路,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美化和绿化,添置了大量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了学校办公和教学条件。学校先后被区政府和教育局评为“普九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学校办学思路还不清晰,发展规划的定位作用不够明显,学校特色难以形成

(二)教学硬件还跟不上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管理还不够规范,制度落实还有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目标的贯彻和教师评价的公正性

(四)教学工作形式化,以应付考察为主的情况仍然严重,落实和细化教学目标很困难

(五)校内评价体系形成还需时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积极性调动还是难题

(六)师资配备不健全,学生素质教育还是一句空话

(七)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教育未落到实处,学生行为习惯和爱国主义教育亟待加强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好环境,管理高水平,教育教学高质量,创建区内名校,把学校办成‘校园美,校风好,教学实,教改活,质量高’的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品质优良,身心健康,学识丰富、能说会写、能话会做,能写会画,能唱会跳,能处会交,勇于探索,敢想敢为的具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为具体目标。以“努力创建管理规范化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优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生如子、各有特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管理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建立3个以上多媒体教室,一个微机室和网络教室,实现校园网络的全覆盖,配齐音乐教室和器材,完善体育设施设备;建设校园监控系统,完善安全保障系统;完善数字化办公设施和无纸化办公系统,改造学校会议和办公室;进一步绿化和美化校园,规划和完成更多的永久性校园文化设施和宣传标语。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做好学校内部财务管理,管理好学校支出和收入,完善校产登记制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备的制度管理的监督机制。

3、师资发展,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师的学科配备,做到艺体科目的配齐率。切实开展“青蓝工程”,启动“名师工程”,建立一支上得讲台,进得礼堂,发得文章的明星教师队伍。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杜绝形式主义,每年完成一项以上,切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

4、建设学校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实效为考察目标的教师评价体系,形成与学科、岗位相适应的评价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抛弃单一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素质、特长技能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人生观和社会观。

5、开展以信息技术,艺体教育为特色的特色教育活动

(三)年度目标

第一年发展目标(2013.9—2014.9)

1、师资发展,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

(1)探索、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与考核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理优化教师资源。

(2)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推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设立专项资金,确立新课题一个,鼓励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启动“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方案;成立“校内教师论坛”,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一年开展一系列的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评比推选出若干名校级名师。

2、特色打造:

建立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小组,创建学生兴趣小组;发掘学生中体育素质优异者,利用空余时间开展体育训练,激发学生学科活动兴趣;建立学校特色教育基金,奖励具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

3、硬件建设:

(1)整合上下校区,合理规划办学区域,注意学前教育的硬件投入。

(2)建设一部分永久性标语或宣传栏,增加橱窗文化的师生互动性。

(3)对校内绿化作适当调整,增加绿化面积,增大学生活动空间。

(4)完成教师周转房建设,调整学校部门办公室,增加教师办公地点,改善教师办公环境。

(5)利用上级配备设备,新建成网络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建成学校网络会议室。

4、内部管理(1)管理制度:

①收集学校全部制度,装订成学校管理手册

②建立新型教师评价体系,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2)部门管理

细化各部门岗位职责,本着团结、协作、理解、支持的精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

(3)民主监督:

①每学年至少召开教代会1—2次,研讨学校工作,评议学校干部

②每学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办学建议③建立家长监督委员会,收集家长意见。第二年发展目标(2014.9—2015.9)

1、师资发展,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

(1)继续开展学校校本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出成果。(2)完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推进实施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校内出现一批在区内有名气的中青年教师。

(3)加强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不定期地检查备课本和作业本,发现经验及时帮助提升、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提出整改措施。

2、特色打造:

加大特色教育的投入,扩大对特殊能力的学生奖励范围,在校内形成学生文化和技能并重的风尚。

3、硬件建设:

(1)继续投入学前教育,增加学前教育学生班数,增大学生活动场所。

(2)继续建设永久性标语或宣传栏,增加橱窗范围。(3)基本形成校内绿化格局。

(4)改善各功能教室设施,设备。增加图书室的藏书量,实现图书管理的专人化,增加开放时间。

(5)建设校园监控系统,完善学校安全防护设施。

4、内部管理(1)管理制度:

①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促成教职员工对管理的制度的认知

②建立新型教师评价体系,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2)部门管理

强化对学校重点部门的督察力度,要求总务处、教导处、保卫科相互配合,形成合力。(3)民主监督:

①每学年至少召开教代会1—2次,研讨学校工作,评议学校干部

②每学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办学建议③建立家长监督委员会,收集家长意见。第三年发展目标(2015.9—2016.9)

(一)、师资发展:

1、积极为广大教师创造锤炼与展示舞台,构筑一支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级学科带头人,力争推出6名区级教坛新秀,4名学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2、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推进实施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并确定人选,有目标的实施培养计划

(二)、教育特色:

继续推进信息技术特色教育,同时发展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

(三)、校园建设:

1、完成校园文化广场的建设。及操场周边绿化工作。

2、更换部分微机,加速微机室建设

3、启动校园信息网、广播网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师资保障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南充市高坪区马家小学

二0一三年四月十四日

第二篇:学校现状分析及工作规划与展望四小教学总体总做现状分析

及今后工作规划与展望

我校位于县城关喜峰南路东侧,2006年8月开始筹建,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县委、县政府为实施教育资源整合而兴建的一所国办寄宿制小学,兴城镇南部照燕洲、台头、北观、城西峪、西庄、南观、三十二岭等7所村办小学撤并至迁西县第四小学。学校服务于兴城镇14个村以及城区内丰泽家园、锦绣家园、鑫凤家园三个居民小区。学校的投入使用,改变了迁西兴城镇南部农村小学布局分散、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

学校占地45.3亩,建筑面积10456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元,绿化面积3300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468名在校生,其中住宿生1218名,教职工108名。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餐饮区、住宿区、园林景区五大功能区域,布局科学、合理。

建校伊始,我校就确立了“一年求规范、两年谋发展,三年创特色”的办学目标,确立了“立足山城,拥抱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与创新共求,博爱与严谨共融”的办学原则,以“引领成长,奠基未来”为校训,“勤勉、励志、笃学、向上”为校风,“严谨、务实、求真、创新”为教风,“乐学、勤学、活学、博学”为学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把双语教学作为办学特色,并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生素质,打造自己的品牌。

学校教育教学装备精良,各类专用教室一应俱全。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设备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达到省级一类标准,能够满足学生分组实验要求;数字化实验室配备了数十几台笔记本电脑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能让实验数据在电脑上立即呈现,使一些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微机室装备了72台计

算机,能够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校园网、校讯通已全面开通,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多功能教室能容纳300人开展活动;各年级办公室的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体育设施设备齐全,有一个运动场,两个篮球场、30多个乒乓球台和20多组健身器材,能够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学校以人为本,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名人诗词、警句、书画作品在走廊、墙面都能得到欣赏。学生自己的绘画、诗词也可以张贴在墙上,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使同学们的文化修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校不断强化少先队阵地建设,天天坚持红领巾站的广播,新闻动态、好人好事、名人故事、学习方法等等,这里成了学生了解社会、掌握知识的窗口,同时开展队会,国旗下演讲等活动,让同学们明辨是非、积极进取,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学生。

教师素质是一个学校的魂。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业务培训,分科分类进行学习,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现代化教学方面进行多媒体使用、制作幻灯片、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加强“一字两话”的培养,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以及教学座谈会等,使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定期进行学科、年级组研讨活动,教师各抒己见,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们的业务水平不断进步。同时学校还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分年级、分学科集体进行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上好每一节课,课前集体备课,课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后反查找不足,分析自身存在问题。力争我校的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彩的公开课。

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保证。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制度始

终“公正、公平、公开”,严格考核方案和全面的评价机制,自觉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

虽然我校在硬件建设、教育教学有了一定进步,但和一些名校还有很大差距。我校力争以后校园文化要有内涵、教师专业有提升、学生发展有特长、打造名师队伍,争创迁西的特色学校

具体规划如下:

1、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以校训、校风、学风为载体,形成我校特有的精神文化;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四周的墙壁建立名人文化长廊、科技长廊,励志长廊,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完善制度为载体,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使我校的校园文化,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观念、言行之中,渗透在老师的教学、读书、做事的情感之中。

2、为教师提供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他们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意。但缺乏从教的经验、缺乏职业自信,迫切需要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抓好教研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提高教研水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坚持“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提升教学水平;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发展学生的特长

今后广泛开展各类艺术教育活动,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成立田径队,坚持常年训练。继续开设特色课堂教育,学校增设书画、棋类、主持、科技创新等兴趣小组。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激发学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让一些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示在学校文化长廊、班级展示栏中展出。除了组织学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外,在校内还要扩大宣传,激励学生,组织更多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4、打造名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与学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今后,我校将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积极为教师们搭建进步的平台,进行一帮一的活动.进一步打造一批校级名师、县级名师乃至市级名师,从而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为提高我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校将立足本土、放眼未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学校建设成现代化的窗口学校。

第三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

学校本着“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为办学宗旨,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规范办学行为,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团结协作,推进素质教育”、“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提高办学质量”的教育特色。以县级示范性学校为新的起点,以“建设有特色、文化内涵深厚、适合学生发展为发展目标的乡村名校”为工作重点,明确方向,统一思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为此,对学校的办学做出如下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野县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是于2000年在五星村小的基础上创建的,后受其空间位置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壮大。2007年在各级部门领导的协调下,学校最终迁址到原五星镇高级中学院内。经近几年的不断改造完善,现今的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环境幽静、景色宜人,乃教书育人之佳境。

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余人。根据规划学校将在三年时间发展为18班规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900余人。我校现有教师33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学历人数占85%以上。

学校占地2038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拥有一栋标准化的教学楼;一座全封闭的学生住宿楼和一座高标准的办公楼;功能齐全的少年宫活动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条件装备方面,图书、仪器等配备均达到一类标准。校园文化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彰显特色,为师生学习和生活创设了一流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二、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管理规范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职能,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学校制定了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在“统一领导、全程管理、分部负责、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下,重视纵横层次的协调性,强化室、组、班级的全局意识,全员意识、民主意识,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已基本形成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能体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管理走向。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已逐步形成一个师德水平较高、业务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职工群体,并有一批在县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中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文体活动多样化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校园运动会、广播操、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呼啦圈比赛、跳绳比赛、书法、绘画、写作、朗诵、演讲等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4、考风学风教风优良化

学校要求师生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以失败找理由”为座右铭,坚持“优良的校风塑造人”的思想,狠抓考风、学风、教风教育,狠抓各类常规的落实,使一个明志向、守纪律、勤学习、勇进取的优良学风和乐奉献的教风初步形成。

三、目前面临的挑战

1、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结构较合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所显露,专任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认同感不强,加大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境,吸引学生和教师,高标准、高起点办学。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后续支持,确保生均教育经费、日常办公经费和教师福利待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采取立足培养、适度引进办法,组建事业心强、工作干劲足、业务能力精、能凝聚人心、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采取外引内调、优化结构的办法,组建教师队伍。立足校本培养和公开招聘办法,充实骨干力量,力争各学科都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三)、强化质量立校意识。一所学校,仅依托硬件设施的优质来赢得群众的认可是不可能的。只有凭借规范的管理,良好的师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