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五篇
第一篇: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关于发明创造的学问,其核心就是探索实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课程越来越重视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多,动手实践,既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这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重实施程序
科学探究是人们在研究科学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它有明确的步骤程序,首先,要明确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再次,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原来的设想进行改进,直至解答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为此学生和教师都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对问题的模型一定要有初步的了解。教师需要做的准备:明确试验目的,检查试验器材,设计好试验记录表,做好应急准备。
如在进行四年级的《物体的传声》实验设计时,首先明确试验目的:研究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实验前猜想:大家基本都认定能。我们设定的实验方案:将小金鱼放在水中,周围用纸箱遮住,学生在纸箱外玻璃缸旁大声击掌。记录表内容:试验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对现象做出解释,得出实验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也要学生做好准备:提前预习试验内容,知道是什么试验,明白试验步骤和过程,知道在试验中自己需要做的观察和记录等。
为了更好的达到试验目的,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课前要试做实验。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学生动手的可实施性等。教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了,才能确保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操作准确,观察清晰,记录准确,试验科学有效。
做好探究安排
实验前应明确试验目的,整个试验都要围绕目的开展,在试验过程中,小孩子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不注意,他们就会“玩”起来,忘记试验的目的。这时,教师就要立即给出提醒,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
有的试验过程比较慢,变化不明显,这时学生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给学生讲明,让学生在观察时要细心、认真,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明确,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等,这个试验用到哪些观察手段,学生提前掌握了。
学生动手之前,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验中演示时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无形中会把教师的举动当成依据和榜样。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按照实验基础知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过程的严谨性。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教会学生试验器皿的使用注意事项,比如:使用温度计时,手要稳拿温度计的上端,在读数时,要等到液体停止升降才能开始读,视线一定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在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以免影响温度计测量的准确性。教师的举动会在学生的眼中、心中形成印象,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的习惯。试验过程中,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要学生轮流变换角色,相互讨论,归纳总结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用增长。
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手段,悬念是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动力来源。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结合科学课程的蕴涵众多“神奇”道理的学科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六年级的《杠杆的科学》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历史上有一位超级大力士,他能够撬动地球。这时,同学们心里就有疑问,是谁呢。他怎么会这么厉害呢。他是怎么撬动地球的呢。而教师这时候话一转,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能变成超级大力士,下面我们就来变变看。教师先给学生一捆书,看学生能不能搬起来,大家都觉得书太沉搬不动;然后,教师让学生使用杠杆很容易将这捆书撬了起来;再加成两捆书,学生还是很轻松地撬了起来。学生这时候又说用杠杆撬动书很容易,就能变成大力士。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吗。教师将支点位置改变,变成费力杠杆,然后还让原来的同学来撬同一捆书,这次,学生觉得非常吃力,甚至撬不动了。经此一变,学生对杠杆产生极大兴趣,感觉它就像一根魔术棒,可以把力气变大或变小,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总结,效果可想而知。
多组织活动
为了提高科学探究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的课堂不是学生单纯动手操作,而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科技小制作。同时,我们还经常开展科技展示活动,让科学探究走出课堂。如让孩子们在课外开展试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实践上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我们成立科技小组让大家吸引进来,带他们到科技馆参观学习,在网络上查找科技资料,并自己动手开发、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参加科技比赛等。学生走出课堂,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用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小学)
第二篇: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那么,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实验步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而对实验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关注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灭一次精彩的实验。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更应关注细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与互动,用心观察,善于发现、挖掘,把握时机,加强课堂调控,加强实验的引领、指导和提升。
一、实验前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⒈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软木塞浮上来,材料结构的简单,使他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呢。不是的。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⒉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经验产生冲突。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了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二、实验时明察秋毫,见机行事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⒈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我们观察到,对于电池,有的小组用一节电池,有的把两节头尾相叠成串联,有的把两节的正负分别用电线并联;对于电线,有的用一根,有的把两根头尾相绞成一长根,有的两根并列合成一粗根;关于电珠,有把电珠放在正极的,也有放在负极尝试的。各小组在数量和接法上有不同,但每一种使电珠发亮的电路都由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组成。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一条脉络,从中去除枝枝蔓蔓的信息,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⒉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引导交流,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⒈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并且,心理学还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缺乏思维的深入,极大地扼杀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假如,教师一开始就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就只能囫囵吞枣。
⒉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在把叶子分类的研讨环节中,各个小组分别谈了刚才的研究,有的以形状的共同点来分,有的以叶上的细毛毛共同点来分,有的按颜色共同点来分。之后,教师拿出采集的同一颗树上的叶,但大小、老嫩、颜色有所区别,问学生是否算同一种树叶。新的讨论就此展开,最后基本认为应该分在一组,虽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它们长在同一枝条上,形状、叶脉、边缘的锯齿都类似。交流活动中常常会显现出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或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是置之不理还是妥善引导。教师的教学意识起了决定作用。
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⒊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它们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它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的“信息”。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在最后小结时,突然有个男生说“老师我想在课后弄个利用压缩空气的玩具”。这时我马上用赞许的目光对全班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小发明。”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第三篇:提高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提高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台州市黄岩区城关中学
肖彩鸿
摘要:笔者从一次公开课后的反思中意识到,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有效性。在平时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而忘了这个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另外,有大量的课堂探究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而导致探究教学低效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就新课改以来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从:
一、创设有效情景,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二、适时进行指导,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进拓展实验,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四、及时进行讨论,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来谈谈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有效性
有幸参加了市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并上了一节《物质的导电性》的公开课,同时听了同行的两节相同内容的课。课后在进行评课时,对三节课进行肯定的同时,有一些同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节课在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时,各自虽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也拿出身边较多可以被检验有无导电性的物体,但实际效果差异较大,如何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做到真正的“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事后我对这个问题细细想了一番,觉得确实在平时的科学探究教学中由于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所以在实行中有可能忽略了课堂的有效性,甚至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机械化的探究,二是放羊式的探究。那么,什么样的科学探究课是有效的呢。
我国学者叶澜以“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为题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她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扎实”即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充实”的课是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平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课堂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真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课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由此,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和听课感受谈谈科学探究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景,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从心理学上看,生动、自然、贴切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一个好的情景,能引发学生发现、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有效的探究式课堂,进行发现式学习。
在实验中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动机,真正发挥实验的最大功效。例如教学《液体的压强》时,在利用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研究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后,教学“液体内部压强”往往是按照课本先介绍液体压强计后用压强计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这样教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容易给学生产生一个错觉,以为液体内部压强只能用液体压强计来测量,因此会束缚学生思维。其实上述教学会错失让学生进行探究的良好时机。若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地预设如下问题情景:“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那么,液体1内部是否也有压强呢。如果有,怎样来观察呢。”使学生容易想到“把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液体中去进行观察”。运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去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结果发现橡皮膜有变化但不明显,此时教师可趁机激发学生思考,寻找更佳的器材。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出示“液体压强计”必定能达到水到渠成之功。从“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到“液体压强计”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经过探究后获得自主发现,体验探究学习快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5、教研员代表、教师代表研讨发言。
6、教师互动研讨发言。
7、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