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学副校长先进事迹材料

中学副校长的先进事迹材料

在浠水县北部山区的堰桥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28年都一直扎根在这所穷乡僻壤的乡村中学,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教育上,使一个落后的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校面貌挤身于全县前列,他热爱教育工作,乐于吃苦,勤于钻研,发挥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曾先后获得”黄冈市骨干教师”、”黄冈市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全国奥赛优秀教练员”、”县级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堰桥中学副校长王求恩同志。

一,扎根山区,情系教育

他热衷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为人忠厚,工作中执着,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无私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事业。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学校条件差,许多好心的朋友,劝他不必在如此落后的山区从事艰辛的教育工作。然而他不为所动,因为他喜欢孩子,更喜欢教育,乐意用心灵去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交流。在工作中,他从不计得失,不图名利,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由于工作出色,几个单位想要他,但他觉得山区的孩子更需要他,因而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他觉得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山区教育,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他将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融入工作实际。落后的山区教育,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自己有责任让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山区,展现风采。他针对山区孩子聪明、刻苦等特点,大

胆进行分层教学实验,制定了”分类辅导、逐层提高”的教学方法,将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娃娃培养成了充满灵气的高才生。他教过的学生中有考上北大的万家欢、考上清华的周奇凯等等,还有更多的都以成为各条战线的有用人材。

二,舍家为校,无私奉献

他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心爱的教育事业,轻家重校是他的底线。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先后担任了团支部书记、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和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等职务。学校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精力,他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了15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有的是繁忙的工作,这使他连与同学聚会的时间都没有,同学都戏称他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将自己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学生,投入到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他欠家人太多了。06年年底,他父亲因病住院,当时临近期末,对于主管教学工作的他来说是相当的繁忙,学生复习、学校工作使他无暇去照料老

人。每天总是深夜去照看一下,第二天,天不亮就返校。为了钟爱的事业,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孩子又上大学,尽管家庭困难,但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学校每次要给他照顾,他都把它让给最需要帮助的老师。

多年来,他一直是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07年6月,正值复习的关键时刻,由于过度劳累,他感到腹部疼痛,为了不耽误一节课,他一边偷偷地吃些消炎镇痛药,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复习,直到学期结尾,他才抽出时间去医院检查。医生们都说他为了工作不要命了–阑尾炎一穿孔后果就不堪设想。当时正值暑假,人们正忙于度假,他却静静地躺在了手术台上。而这年中考班里就有5人考入黄高,有27人考入一中。

三,勤于钻研,勇于创新

作为学校领导,他一向主张,要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更要过硬的业务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他认

真学习同行们先进的经验,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大胆探索。曾先后在《中小学数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去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学困生数学教学法》还获得全国数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同时,他还与黄冈知名数学老师一道,编写了《黄冈奥赛》一书。

他大胆启用年轻的教师,不断创新,带领青年教师搞教研、搞教改,向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让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里中坚力量。有10多名青年教师快速崛起,成为了教学骨干。使学校出现了不断前进,不断超越的新局面。每年中考前夕,勤奋的他不时出现在黄冈市知名的初中学校,借鉴兄弟学校的备考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把这些经验带回学校,让自己的老师视野开阔,让自己的学生训练有素。上天不负有心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所负责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步一个新台阶,中考更是连创辉煌,特别是近几年,堰桥中学的教学成绩始终

位居全县前列。学校每年都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而他自己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誉。

四,以人为本,关爱师生

以人为本是当今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在二十八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从未以教师身份在学生面前自居,从未以领导的身份在老师面前耍威,总是站在学生和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融入其中,共创和谐教育。课堂内外与学生一起探索、交流,工作之余与老师们一起交心、谈心。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教师和学生。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天正下着大雨,疲倦的他刚入睡,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班里的一位同学叫道,”王老师,不好了,张洋洋突然高烧,口吐白沫。”一听这话,他二话不说直奔学生宿舍,看到生病的张洋洋,由不得多想,顾不上寒冷,他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冒着大雨直奔医院。

因医治及时,张洋洋同学很快痊愈,后来家长特别感激,但他觉得这没有什么,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因为在他眼里,爱学生要胜过爱自己。

他不仅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关注着他们的生活困难。2004年,他班上张德新同学,父亲因病去世,母亲高度近视,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境艰难。孩子孤僻、自卑。有放弃读书的念头,他知道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留住学生,于是用家访、置寒衣、助学费等真情温暖着孩子。终使孩子重拾自信,重返校园。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青岛大学。

多年来,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以朴实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用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打动着学生,他的付出也赢得了全校师生无限的尊敬与热爱。2000年以来,他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有多人获国家级奖励,他本人也获得”全国奥赛优秀教练员”称号,去年他还被

授予”黄冈市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为了教育的明天,为了孩子的未来,不管农村条件多么艰苦,他都会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他坚信有了爱的教育事业,一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第二篇。中学副校长先进事迹材料××,××县人,1994年毕业于××师范分院,现任××初中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兼带初三两个班物理。14年来,他扎根山区无怨无悔,以校为家兢兢业业,多次受到省市县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彰,深受山区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无悔的选择

为了响应政府提出的支援山区教育的号召,1994年

师范毕业后,××同志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到离家70余华里,位于中条深山腹地的××初中任教。当时山区的条件十分艰苦,电话不通,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每天上下山只有一趟车,遇到雨雪天气,一连几天都不通车。学校的伙食也很差,整个冬天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炒菜天天都是萝卜、土豆、白菜。三年刚过,和他一同上山的其它5位同志都向教育局申请,纷纷调下了山。可是想到一下走这么多老师,学校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他便考虑自己留下来。去留只是一个抉择,可做出这个舍优取劣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对此,他一连几个晚上都辗转反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面对他的决定,亲戚朋友都说他憨,家人也有些埋怨。他们哪里知道,当他面对山区落后的教育现状,面对一个个天真纯朴、渴求得到知识的孩子们,他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他觉得那里需要我,为了孩子们,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心甘情愿地选文秘杂烩网择这里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他留了下来,而这一留就是14年。为了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1997年11月,他索性要求把正在山下任教的妻子也调到山上。14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了协调学校的工作,他先后带过政治、语文、数学、物理、音乐、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而且不管哪一门课,哪一个班级都能带好,给全校教师做了很好的表率。在兼带初三学科的十年来,年年中考教学成绩位居全县前三名。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几年来,他先后荣获县级师德标兵、县级教学能手、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地级师德标兵、山西省第七届“育人杯”先进个人、全县十佳道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情系学生爱生如子

教育,需要智慧的引领,需要责任的担当,更需要爱心的哺育。十四年赤诚奉献,十四年爱心倾洒,××同志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全部撒播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他常说,支撑他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埋头工作的根本所在便是拥有一颗爱心,一颗热爱教育的心,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山里太穷了,山里的孩子需要太多的关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经常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给他们以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1996年10月,班里土崖头村的卫丽梅同学年仅3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这对本来就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丧事处理完都两天了,还不见该同学返校,作为班主任的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学生很可能失学。于是当天晚上就召开班会,组织全班同学为卫丽梅捐款,他带头捐了50元。第二天早上,他偷偷从自己的工资本上取出500元,放到捐款中,就和班委成员来到卫丽梅家中。看到教师和同学们,卫丽梅和她的父亲都哭了,懂事的丽梅明白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片苦心,在父亲的劝说下,又回到了学校。在他和同学们的帮助支持下,卫丽梅同学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这种感人的事迹一个又一个地在××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发生着,学生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可亲可敬的好老师,便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老区的乡亲们知道,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纷纷以实际行动来关心、支持家乡的教育。

舍小家为大家

由于学校离相对较远,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同志便以校为家,很少回去,有时因学校事务连节假日也回不了家。以前交通不便,可现在交通便利了,他也成了学校的副校长,全校的教学工作,都由他来协调负责,忙得连周末也闲不下来。家里的果树和庄稼全靠年过六十的父母操劳,他常常因未能尽孝而愧疚不已。2006年4月的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因突发高烧,恶心,头晕,当时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叫唤邻居,但因喊声太小未被发觉,躺在床头连一杯水都没有,第二天早,当邻居发现坐在门口哆嗦的母亲时,才打电话通知他。当他赶到家时,母亲已经被出嫁的妹妹送往医院。病床前,他看到脸庞消瘦,头发花白,双眼紧闭的母亲时,一句妈还没叫出来,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一阵阵酸楚涌上心头。可是母亲还未出院,他已回到了学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说,这一辈子,我最对得起的是山区教育,最对不起的是我的父母。

1998年8月25日,他的妻子临产住进县人民医院,当时学校刚开学,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只好让在家没事的丈母娘在医院照看。8月26日凌晨2点,妻子难产需亲属签字

,当他接到电话时,头脑发懵,不知所措,毕竟人命关天,这可怎么办呢。天黑,又没有车,只好打电话告诉医生让丈母娘代签。长夜漫漫,他辗转难眠,眼前不停地闪过妻子痛苦的表情,医生的斥责声也一遍遍在耳畔响起。自己是一个男人吗。对得起妻子吗。他胡思乱想,一遍遍地祈祷着母子平安。第二天早上,他坐上第一班车,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妻子已从产房出来,望

着脸色苍白的妻子和哇哇直哭的女儿,一向刚强的汉子,泪如泉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他知道妻子是支持他的,要不怎么会陪他一同上山,要不怎么没有一句怨言。妻子的支持成了他精神的慰藉,化为他工作的无穷动力。那一年,他所带的35班语文中考成绩荣获全县第一,他也因之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

不懈的追求

14年来,××同志把青春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把满腔热血倾洒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把真爱播撒到山区孩子的心田。辛劳并收获着,痛苦并快乐着,当他看到自己所带出的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跨入高等学府,走上工作岗位,便倍感欣慰;当一个个来看望他的学生真诚地叫一声“老师”时,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现在,身为副校长的他,勇挑重担,信念坚定,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百折不回,带领全校师生,立足本职,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为打造全县一流的现代化农村初中,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孜孜努力,默默奉献。他曾立下誓言:如果山区需要我,我将把根永远扎在山区,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心血。

第三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陈燕鹏校长先进事迹

陈燕鹏——南安市金光中学的校长、副书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作为一位校长,他带给学校的是创新、进取、务实、温馨的良好校风。

一、理念先行,明确办学思想

陈校长始终坚持“立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协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高效率的服务管理、育高素养的四有新人、办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校、教研兴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致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以身作则,做行动楷模

一年来,作为校长,他要求教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教师做不到的,他也努力坚持做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每天到校最早的老师也能看到他在校园内巡视的身影。为了预防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不论值班与否,他每天课间时间都在操场上巡查。一年来,我校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三、创新方法,科学管理,彰显人文关怀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在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做好工作。陈校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年来,在陈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不断完善工作管理方案,彻底打破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局面,每到年末评优评先的时候,把各方面量化分数一核算,实行按劳分配、按质分配。工作中陈校长在处处按章办事遵循原则的同时,又时时对师生们彰显人文关怀,谁家有困难,陈校长都会非常关心,并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四、规范学校管理,以质量为目标

陈校长注重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并认真实施,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常规管理,落实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各科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管理,着重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陈校长十分重视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听课活动,营造教学科研、课程改革的浓厚氛围。他常常深入到课堂中听课,和老师共同进行研讨。每一次片区或市级公开课,他都高度重视,并组织学校里各教研员共同研讨,使老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五、注重德育实效,以活动育学生

陈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力求实效,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学校一学年以来,都根据各个节日、纪念日的主题,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元旦文艺汇演、“学雷锋,做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树环保低碳之风,建生态文明南安”、“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倡导道德自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讲文明礼仪。自觉养成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

一学年来,南安市金光中学在各级党委、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陈校长改革创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下,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发展,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工作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南安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安全教育和管理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学校”、“南安市第四轮素质教育先进校”、“泉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第六批南安市语言文字规范校”、“南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创‘创五好’工作先进单位”等8项荣誉称号。

第四篇。中学校长先进事迹当春染新绿的时候,一群群燕子似的学生涌向这座陋巢;当夏暑袭来的时候,这里统铺寝室就成了一座座火红的砖窑;当秋果飘香的时候,这里收获的是粒粒饱满的金黄;当冬雪皑皑的时候,这里收藏的是一块块沉甸甸的金匾。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洪湖市万全镇中岭中学校长胡永全同志。他用教育资源的下限挑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上限,用自己的创业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延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创业之旅

走进校园,满目葱茏,繁花似锦。一座刚竣工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在它的旁边,正拆除的破旧瓦房还残留着历史的痕迹,仍依依不舍地诉说着过去岁月里的创业故事。

没到过的人,不能想象这里原有的办学条件是如此之简陋;到过的人,不敢相信,原来这里就是金凤凰飞出的地方;了解它过去和现在的人,不得不折服:这才是拓荒者对奋斗的最好诠释。

以前,这里仅有9间平房教室,每间不超过60平米,其中6间的房龄有20余年了,另外3间是04年暑期兴建的。当时,在学生高峰日渐回落的时候,这里的学生却急剧反弹。作为校长的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为难。一边面临的是即将要撤并和限制发展的乡村中学,另一边是家长乞求的目光和学生期盼的眼神。怎么办。在这个极为关键的时候,他一脚踏着受处分的红线,一脚踏着荆棘,毅然决定兴建校舍。他带头垫资8000元,广大教师群起响应,纷纷出资。为了节省开支,他用一双握过粉笔的手搬起砖瓦,用背过学生的肩头扛起了屋檩。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了火热的建校义务劳动之中。打基开夯,搬砖上瓦,回土清场,他主动上阵;教室的墙壁、门窗的油漆全部是他带头刷做的,为学校节约资金五万四千多元。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间,在上无拨款、下无集资的情况下,还兴建了一栋学生寝室、一座水厂,兴修了水泥主校道,共投资10万余元。而且,做到内外不举债。这都是他一手一脚垒起来的,一分一厘攒起来的,一点一滴省起来的。

他的创业行动带来了学校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五年来,一直雄居荆州市榜首。这神话般的成绩感动了家乡在外的十堰市汽配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先生,主动捐建了如今的教学楼。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由于我镇外出武功人员较多,很多学生就成为所谓的“留守儿童”,此类学生在家没有父母的约束,所以养成了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针对这一现象,xxx同志特意强化了警、校与留守学生家长的通讯网络联系,让这些外出务工的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子女在校及在家的具体动态。尽职尽责地为他们营造了一个互动平台,使他们在外放心。此举得到了留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xxx副校长的真情和汗水换来的是学生的平安和茁壮成长,xxxx师生自觉学法守法行为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新氛围,广大师生家长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井然,无一例违纪违法案件发生,无一例学生伤亡事故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xx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