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工作报告材料
1、创新企业壮大工程。截止11月份数据,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9.73亿元,同比增长4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提前3年完成现代化指标。全年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5家,通过率均为100%,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2只,省高品37只,市高品49只。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6家,提前3年完成现代化指标。
2、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申报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博士集聚计划2项,全年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公共服务中心1家,重点实验室1家,全区“两站三中心”累计达37家。
3、产学研合作深化工程。全年自行组织较大规模产学研活动1次,与潞城街道、丁堰街道等单位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3次,组织参加省、市产学研活动3次,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份,与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20余家高新院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4、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8项,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18项,累计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873万,其中部、省级科技扶持资金1876万。截止11月份数据,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35件和281件,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39件和39件。目前全区有效发明达154件,每万人发明拥有量达14.46件,位居中全市第一,提前3年完成现代化指标。
5、政策引导工作情况。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我局起草了《关于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的初稿,经过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区政府下发了常戚政[2012]38号《关于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10月份召开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向30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达130万。协助区委组织部制订了《2012年度街道人才科技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推进人才和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20xx年工作重点和思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现代区域发展的竞争,表象是经济水平的竞争,实质是人才集聚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招才引智工作关乎我区创新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区科技局将主动加入到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行列中去,按照“龙城英才计划”的实施要求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配合组织、人社部门做好人才推介工作。我们研究确立:从明年起的每个双月为“科技人才引智月”,局领导班子每个成员都要主动走进大学大院大所,上北京、沈阳,下上海、杭州,跑西安、武汉,大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双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到我区创新创业,努力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和“创业特区”。对于已落户的海归企业,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针对每个人才创业团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争取各类科技资源集聚到企业,服务好企业,同时,根据海归企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将主动牵线搭桥,集聚政府和社会的有效资源,帮助海归企业加速成长,努力打造戚区特色的新兴产业。规模企业是我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规模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占据全区工业经济90%左右的份额,我们要努力提供人才服务,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加快造就一批懂高新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还将积极协助各街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拓宽孵化器建设视野和思路,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全力支持东方创新园和东方高科生物医药园建设,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努力打造我区科技人才创业的集聚园和产业园。
(四)坚持创优环境,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东部核心区、特色产业区、现代xx区”的发展要求,努力建设小区特色的科技创新好环境,营造创新文化好氛围。一是加强科技宣传。联合街道、财政、税务等单位和部门开展科技政策宣讲、“政策惠企”等专项活动,让更多企业了解科技政策。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宣传企业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二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按照创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区的工作要求,我们重点从专利申请、专题数据库的建立、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等多方面对企业开展指导,培育一批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和专利代理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科技风险补偿贷款、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等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科技金融新模式。努力推动科技型企业面向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