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成就和建议

摘要。以青岛胶州市为例研究山东省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认为在硬实力方面山东省城乡小学已相差无几,但在软实力方面农村学校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匮乏、教学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教学培育软实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家校紧密合作,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思想,改善校园文化加快教育改革。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胶州市;软实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其中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产品,“农二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定力量,其素质直接决定农村建设的成败,而提高农村子女素质的关键就在于农村的教育。通过对胶州区域农村小学现状的剖析,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一、成就

(一)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农村小学进行改革之前,音、体、美课程极度不受重视,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小学唯分数论思想严重,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最终目的。在这种观念下,语、数、英主课被过分关注,而忽略音、体、美的教学,因此语、数、英老师抢占音、体、美课程的情况并不少见;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音、体、美师资,大多数老师身兼数职,导致音、体、美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音乐、美术上自习,体育就让学生随意在操场玩耍。但是近年来,农村小学进行了改革,从思想上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不仅保质保量的开展音、体、美课程,教授给学生绘画、音乐、太极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定期开展三铺龙拳武术操比赛、乐美悦唱歌唱比赛等特色竞赛,经常带领农村学生参加城乡活动,比如2019年以“有情、善言、精准、成长”为主题的青岛市小学音乐城乡活动就在胶州市胶西镇百盛希望小学举行,此类活动的举行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二)国家政策惠及农村小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是小学家庭需要承担的重要支出,也是小学家长的重要负担[1]。2019年由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作为试点推出由市财政资金进行补贴的营养午餐,三菜一汤、顿顿有肉,而家长只需承担1元钱,现已在胶州市农村小学全面推广。小学的午饭餐费基准是每人每天五元,而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在校吃午饭每人每天只需要交一元钱,并且午饭荤素搭配,营养合理。除却学生每人每天上交的一元餐费,剩余部分均由政府出资补助,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在校就餐政府需每天补助四元,极大地减少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另外农村小学每天的营养牛奶由政府出资提供,小学生免费领取,保障每个学生每天能喝到一瓶牛奶,促进学生发育成长。这些政策只针对农村小学生,城市的学生并不享受。各种倾斜于农村的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负担,也减少了农村学生的流失。

(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现代化。2018年胶州市“关于加强对农村薄弱小学设施投入的建议”政协提案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突出抓好农村教育设备升级,为坚守在农村一线教学的教师配齐配全必要的办公设备,也为农村儿童的建成相应的电脑室、3d打印学习室等,让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等的教学资源和氛围。2018年以前,农村学校冬天取暖靠火炉,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方面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焚烧煤炭、秸秆,对环境也是极大的威胁;教学只有粉笔、黑板、书本等简单的设备,教学内容依靠老师语言输出;学校操场是泥土的,只有一个篮球架和一排单杠,学生的课外活动匮乏。自2018年政府投入资金为农村教育设施升级后,目前农村小学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空调,冬天取暖、夏天凉爽,舒适的环境为学生们顺利开展学习提供了保障;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子屏幕,借助幻灯片趣味教学,逐步实现多媒体化教室;学校配备图书馆、微机房、标准化操场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学校设施相差无几,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由于学校的改革、政府的扶持,农村小学的课程安排越来越合理,教学环境越来越舒适,教学设备越来越现代化,这为学生安心学习、教师用心工作奠定了基础。条件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体上来看,胶州市农村小学的硬实力与城市小学逐渐趋同,而软实力却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赶超城市小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小学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小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其身份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极度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能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的发展。可是,目前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十分薄弱。

1.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小学的教师大多都是没有编制的老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选拔,缺乏专业素养,并且身份在农民和教师之间转换,踏进校门是教师,踏进家门是农民,拿起书本就教学。这些老师不仅缺乏科研能力,而且生硬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是导致生源流失和学生辍学的直接原因,也是导致城乡生源素质差距的主要原因。

2.老龄化倾向严重。据调研,胶州市农村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许多老师思想观念陈旧,很难转变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教学,而且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甚至对新媒体的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许多教师很难独立操作幻灯片,电脑操作也不顺畅,现代化教学设备对老教师来说形同虚设。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老教师的学习能力与实操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3.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由于环境差、工资低、压力大,生活和教学条件都比较艰苦,本地的师范生在大学毕业后往往不愿回到农村建设家乡,大多留在大城市任教。年轻的教师也不愿意考取农村学校的编制,新鲜的血液难以注入。而村里小学原本就很缺乏优质的师资力量,一旦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老师却很容易被城市里的学校挖墙脚。要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农村学生对优秀教师的需要与城乡优质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二)家庭教育匮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直接的老师。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家长的言行与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巨大,但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非常匮乏。

1.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尤其是二胎孩子正在上小学的中年家长。调研结果显示,胶州市中年家长的学历几乎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而年轻的家长也多为中专或高中毕业,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家长寥寥无几。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没有能力辅导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尤其对英语家长更是一窍不通。

2.学习氛围淡漠。农村学校的家长白天辛苦的上班或者农忙,到了晚上要忙于家务或者稍做休息,没有给孩子营造一种家庭学习的氛围,家长也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识,甚至于认为家长交了学费就应该让学校来教育孩子,这种“有养无教”的情况在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缺少家庭学习的氛围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村学生学习能力低于城市学生的直接原因。

3.传统思想禁锢。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普遍持两种态度。一种是持“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女孩,还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认为孩子即使读了很多年的书最后还是要工作,那就不如早点辍学踏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另一种是持“知识改变命运”的态度,认为能走出农村只有靠读书这一条途径,尤其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一旦成绩出现波动就进行责罚或者体罚,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3]。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晁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58-59.

[6]宋红.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