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洛阳中学蔡建泉
各位老师:
我1975年高中毕业,78年恢复高考进入镇江师专读书,81年起在横山桥中心校教了3年初中语文,84年后在遥观南塘桥初中又教了7年初中语文,91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洛阳中学,教了15年的高中语文,做了20年班主任,8年副校长。
回头看看,我由一名学步的青年,到被评上省特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上,一路走来,青春共梦想齐飞,智慧与汗水相伴;人生50,按孔子的说法是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孔子又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常想,未来的10年,你将怎样度过。你能无愧于政府和人民赋予你的这份荣誉,你能不辜负倾情培育了自己的领导、学校吗。你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吗。为了脚下的路,也为了与同行分享成长的体验,我给大家汇报自己教书育人的三点体会:
一、读书固本
作为语文教师,曾千百次的追问自己。你最缺少什么。
底气,语文的底气。底气来自读书。
读能固本,读能活源,读能养气。总觉得,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读书的种子,然后才能做教师,做好教师。一个平时不爱读书的人,是不能真正让他的学生爱上读书的。
然而,现实却不能让我们的教师好好地读书。我工作的情境跟其它人没有什么两样,就静心读书而言,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甚至更加糟糕。学校摊子大,分管事务杂,从早到晚,早6点到校晚6点到家,转得像个陀螺。因此每当想及读书,实在愧疚于心,我真正沦为了时间的乞丐,精力的乞丐,但是,我却不允许自己沦为精神的乞丐。在理想和现实的挣扎中,这26年来,从未间断地读,认真琢磨着读,读了又派上用场的书有三本:《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青年文摘》。每月一期,一月三本,经久历年,至今已有900多本,它们在我的案前床头,通常占据着比较显眼的位置,妻说:不可一日无此君。一点不假。有时遇上外出,必不可少的伴侣非它们莫属。最近喜迁新居,别的物件扔了不少,唯独这三种杂志一本不拉,它们如同历久弥新的知己老友,赫然端居于我崭新的书柜之中,我对之敬爱有加。因为,是她们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交往,启迪了我的心智,砥砺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操守,激活了我的潜能。26度春秋,语文教育风起云涌,群星璀璨,气象万千,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可谓风光无限;26番寒暑,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争鸣讨论,时分时合,融和发展,我边听边思,且思且行,倒也乐在其中;26个三百六十五里路,经而立过不惑奔天命,因读书而保持着年青的心态年青的姿态年青的作风与干劲。
其间,用心去读并推荐给同仁一起去读的,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与青年教师谈得最多的,是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读这些书的最大好处是,这些文字,来自作者亲身的实践,字里行间带者着教育者独到的教育眼光,浸润着教育者本人深刻的教育理念,平常的故事蕴涵着不平常的教育智慧。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经常会送一些他们觉得好的书,我十分珍视,珍视的方式便是阅读,读后再互相交流,也是人生之一乐。今年春节,外孙女送我一座移动图书馆,里边收藏的18000册世界经典名著,可读可听,足够我享用一生了。
二、写文强智
教育需要素养,更需要智慧,而写,则是获得这种智慧的有效途径。
读是写的前提,而写是读的延伸。没有读的写,是浪里浮萍,是墙头芦苇。而有读无写,只读不写在教师中也是司空见惯。尤其是语文教师,以己昏昏,竟想使人昭昭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因素固然不少,但认识上的误区该占很大的比重。总以为,教师的天职便是动口,至于动不动手,完全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不少教师之所以还写一些所谓论文,完全是出于被逼,被考核、评审和其他功利所驱使,一旦这些功利的目的达到了,写的欲望便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其实,写与不写,善不善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有着质的区别。教育的一般与卓越,做教书匠还是成教育家,分野几乎在于一个“写”字。前者是做了却不能知道为什么做,而后者做了并能说出为什么。而写,正是架设在知与不知之间的一座桥梁,跨过它,就能到达理想的天国得道成仙,跨不过,便有可能沦为陀螺一辈子在原地打转。
诚然,写,是一件痛苦的差使。特别是作为教师,在被升学、分数、考核的紧箍咒收束得几乎要窒息的情势下,去奢谈写的快乐,写的幸福,写的种种好处,为时尚早。然而,我们却也不能坐等着一切都已改变之后,再来做我们应该而且通过努力也能够做到的事。
比如写一点自己的教学实录,来一点教学反思,并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16年前,在南塘桥初中工作时,我的第一篇见诸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上的《半副对联,一盏明灯》,就是在下课后对自己课堂教学一个片段的实录。当时我正对于板书的设计发生浓厚兴趣,如何让板书成为一种艺术,即以动态生成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完成一副对联,既直观形象,又内涵丰富,从而给学生的心灵打下深深的印记。
有时听了别人的课,除了直接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外,有些问题意犹未尽,又不便直白或当时难以说清,便可以假以笔墨诉诸文字,倾情阐述,在更大范围内引起讨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如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生命需要提醒》,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有感于用你所喜欢的方式——》,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的《聚焦课堂——关注新教师专业成长》等文章,便是这样产生的。而在从听到写,从思考到形成文稿的过程中,自己的认知、判断、见识和智慧也在经历着考验和升华。而发表后的那份快乐,又激励自己投入到新一层面教育问题的发现与思考之中去。
三、教学求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上课。读得再多,写得再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堂,在于学生的发展上。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表现在尊重学生,尤其表现在尊重班里那些学习成绩落伍,基础薄弱,悟性较低的后进生上。我越来越坚信,他们在使我的教育教学遇到困惑困难的同时,也教会了我教书,教会了我因材施教,教会了我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见证了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责任性与道德感。每当我接收一个班级,我会把我鼓励的目光传达到他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的天空跟其他同学一样蔚蓝一样充满阳光。我会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抬起自信的头颅,挺直力量的脊背,发出最响亮的声音。我的一篇文章《让每一种声音都亮起来》,便是基于这样的实践与认识写成的,它既是我教学信念的实践,也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只顾少数忽略多数不顾后进的现状的一点变革。因为,我想,如果在初、高中阶段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建立起一种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起码的热爱和尊重,那么将是学生一辈子的遗憾,更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失职。
求真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有的方法,只有合乎教育教学的目的才
能算是有效的。在当今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境况下,我保持着自己的一份冷静与执着。冷静,体现在自主的思考,不盲从,不追风,不搞花架子。语文教育可以评论的人最多,受人非议也最多,很自然,一点也不奇怪,稍不注意,难免站不稳自己的脚跟,迷乱了自己的眼睛,乱了自己的方寸,难怪乎不时有人发出“我的天哪,这书我怎么教。”的慨叹。我的做法是,静观其变,相时而动,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来创。在我看来,新课程,新课标的一些东西,如三个唯度的融合等等,并不是什么新到要“革命”的地步的创举,它只是在原有教育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改善。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地驾驭各种语言表达技巧,能读能听能写能说,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升华人生境界,不过如此。任凭谁,任凭什么改法,都不会脱离这一本质。研究性学习,对话理论,叙事研究,这些当下比较热的词语,有他的合理的、可行的、能为我所用的成分,就积极地拿来,付诸行动。
求真表现在自身的悟性和见识上。
我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气,即灵活的方法,灵敏的思维,灵动的过程。而这些,需要自己付出艰辛长期的磨练,练就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的硬功夫:练“嘴”上功夫,搜集著名播音员、电影演员的朗读录音,唐诗宋词的名家朗读光盘,跟着读、对比着琢磨,不断矫正方言,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语气,力求达到我之气息与作者之气息通相融。一段时间里,我甚至把朗读作为一种健身养心怡情的手段,早晨起来,面壁而立,心无杂念,全神贯注,诵一遍《滕王阁序》,既练嗓子又通中气,既提精神还培养悟性。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演讲、朗诵比赛,锻炼中造就流畅的口语能力与机变从容的心理品质。练“手”上功夫,坚持写作,笔不停辍,时有文章发表,屡获征文奖项,历练中培植了语文教师起码的写作能力。练“眼”上功夫,为学生选编精粹时文,又参与编写教材参考资料,揣摩玩味、耽思涵泳,赖此而形成含英咀华的悟性与识见。
什么是幸福,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我相信。幸福就是在那些快乐的时刻,一颗宁静的心看着学生的成长进步而发出的微笑。上星期天,95届高三(2)班50多位学生相聚洛阳红园,我和当年搭班的老师们一个个被请为上宾,一个个听从着当年的老班长和团书记们的安排,被服侍着,被呵护着,簇拥着合影,轮番来敬酒,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此刻,我想,就算你是神仙,也会羡煞我的呀。
教育其实就是爱,爱读书无止境,爱写文章无止境,爱学生无止境,前路正长,用心行走,自有风景无数。(3674字)
第二篇: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个人述职报告我叫xxx,1996年毕业于张北师范,后通过继续教育xx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1996年12月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xx县教科所初中思想政治教研员,兼任全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多年来,我一直勤勤肯肯,扎扎实实,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教育工作.在德、能、勤、绩各方面成绩显著.根据专业职称晋升规定,我符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的各项条件,现将申报中学高级教师的理由阐述如下:
身正为先德为范,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言到: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教研员的言行更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模范遵守《宪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现职以来,多次指导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先后有多项课题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自己所主持的课题在被省级立项为重点课题,已于xx年3月顺利结题,成果转化工作显著。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我常告诫自己,要想上好一节思想政治课,要常讲常新,常教常新,因此,我从未放松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多次参加省、市举行的新教材培训,参加了国培计划短期培训。在培训中提高了认识,转变了理念。遇到优秀教师前来我县授课,他们的课堂实录,我逐字逐句的进行揣摩。多听课,多评课,主动承担公开课,自己每做一节观摩课前也反复对着镜子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天道酬勤,我的教学艺术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自己的不断引领下,先后有多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这些教师既是全县的学科教学带头人,又是全县教育科研的领路人。在工作中,我不畏严寒酷暑,不畏条件艰苦,常年坚持下乡听课。乡下的学校教育信息相对闭塞,把自己的所学源源不断的灌输给教师们,引领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教无止境,我的学习已无止境,我坚持订阅《教育科研》、《思想政治》等刊物。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追寻最新教育科研信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在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省、市教研员和全县教师的一致好评。
倾尽心血为教育,善教利导创佳绩。
树立科研意思,积极组织教师滚动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从xx年开始,我县不断有教师所主持的课题在省规划办所组织的评比中获奖,其中荣获二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在市规划办所组织的评比中多次获
一、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平时一丝不苟的工作和耐心细致地指导密不可分。这几年内,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唐山师范学院教师来我县就教育科研做专题辅,我自己也多次深入学校做专题辅导。在我主抓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十年里,全县有十一项课题立项为省级课题,六十多项课题立项为市级课题,课题立项数和结题数在全市名列前茅。由于工作突出,xx年,我自己和所在单位均被市教育局所表彰。在具体工作中,我紧紧围绕以下四方面做好工作,
(一)抓好课题的“滚动立项”和“结题”工作。
(二)、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跟踪管理”制度。
(三)、做好课题档案的分层管理工作。
(四)抓好龙头课题,打造学校特色。其中xx学校的xx校长所主持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营造书香校园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个课题,揭示了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凸显了校园文化价值。丰富了校园文化底蕴,打造了特色学校。
任现职以来,不断进行论文写作,论文《认真上好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发表,论文《校本培训学校寻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教育研究杂志发表》。论文《网络上得人际交往》在张家口市xx年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等等.任现职以来,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xx年6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尚义县委县政府给予记三等功奖励一次。xx年取得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结业证书。xx年被评为“张家口市优秀教研员”,xx年张家口市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xx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县级中学骨干教师”,“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同年代表县教育局参加全县“科学发展观”赛获得二等奖,xx年10月在张家口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成果”评比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集体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所主持的省级重点课题《小学生个性化内容与方法的研究》,xx年顺利通过鉴定,目前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效益,通过课题研究,全方位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名师。
勤于奋斗,勇于超越。
过去的岁月中,经常孤身于窗前悉心备课,精益求精设计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指导课题研究,字斟句酌撰写教学论文。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循循善诱引领教师步入成功殿堂,把对知识的占有提升为对精神的追求,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我县的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此,我将不懈努力,勇于超越。恳请领导和评委对我的工作给予肯定和勉励,并对我的工作指出不足。谢谢。。。
第三篇。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XXX是xxx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昭通市语文教学研究会成员,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无论在全县教育界还是文艺界,他都是有较高知名度的知识分子。多年来,他在取得高中语文教学重大成就的同时,在文学创作和论文写作方面也有了不俗成绩,多次受到表彰奖励。
教育是他的挚爱
@#$是一九八一年昭通师专中文科毕业分至镇雄第一中学执教的,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为上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他本人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今年@#$42岁,给人的印象是精神健旺,言谈睿智,学者的儒雅中透出几份干练与豁达,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与追求的人。走近他才知道,他也有着苦涩的人生经历,童年遭遇文革之灾,少年流落天涯,工作后受家庭之累。“青春难再,兰亭已矣”。他没有沉沦在喟叹与抱怨中,默默地像一条老黄牛,埋首于他挚爱的教育事业。
他的命运曲线几乎与共和国的生命之舟共沉浮。当“文革”的风暴肆虐时,他就失落于生活的底层,当社会生活向正确道路回归时,他就浮出深渊。与其说他的成就是由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毋宁说是因为灾难性的经历锤炼了他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
有人说,最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即是那种总是用精血与激扬生命的情感去温热和再现曾经有过的历史的那种人。优秀的教师当如是。家学的渊源和多年的勤学不辍,使@#$不仅拥有浓厚知识功底,更使他对知识的尊崇与膜拜根深蒂固。中外古今那些辉煌灿烂、闪耀着优秀人文精神光芒的优美文字,曾是他苦难岁月的精神支柱,他要以自己的才华与心血使更多的人受益。他在自己的生命舞台——讲台,全付身心地投入进去了。@#$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言极其他。为此,他孤身窗前悉心备课,精益求精设置课堂教学,耐心细致指导课外阅读,废寝忘食配合校长抓学校工作,字斟句酌批阅学生习作,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步入文学殿堂,饱览其间瑰丽奇异的景象,把爱和美播撒进学生心田,将知识的占有提升为精神的追求,形成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九八年任教班级155班高考平均93.98分,二oo一年任教班级174班高考平均103分,二oo四年任教班级194班高考平均113分。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二十三年的讲台生涯,每一次送走的学生成绩都是全年级第一,每一次送走的学生中都有全县甚至全市的状元。今年高考全县理科最高分596分就是他194班的学生。
他勤于思考也勇于实践,将生活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诞生了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教学的体会上升为理论的探讨,诞生了一篇篇优秀论文。《西部电力工人之歌》发表在电力报上,《教师独白》等20余篇诗歌也在市县报上发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一点质疑》收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书,《浅析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被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委会评为二等奖,《语言教学幽默》发表在全国优秀教师论文集上。
工作之余,他开设高考读写讲座,高中语文教学专题讲座,带领了一批又一批新教师走上了成才之路,发挥了对我县高中语文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其工作方法倍受赞誉,教学方法倍受青睐,他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同时,连续几年参加全市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命题与阅卷工作,1995年任教务副主任,2002年任教学副校长,继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
勤于奋斗不断超越
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始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优秀的高明的语文教师理应是一个杂家,博学能文是其必备素质。教学是@#$的事业,而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教学论文则是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结果。由自幼钟情中国诗词而跻身于人才济济的诗词研究队伍,也许不无他个人遭遇与气质的影响,但幼承家教与古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则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用比较文学、系统论等思维方法研究古典诗词并运用于教学中,受到全县教师的关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抓好龙头课题,打造学校特色。其中xx学校的xx校长所主持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营造书香校园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个课题,揭示了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凸显了校园文化价值。丰富了校园文化底蕴,打造了特色学校。勤于奋斗,勇于超越。
过去的岁月中,经常孤身于窗前悉心备课,精益求精设计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指导课题研究,字斟句酌撰写教学论文。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循循善诱引领教师步入成功殿堂,把对知识的占有提升为对精神的追求,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我县的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此,我将不懈努力,勇于超越。恳请和评委对我的工作给予肯定和勉励,并对我的工作指出不足。谢谢。。。
www.6dgww.com【6dg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