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经验材料3篇
【篇一】
xx县位于湘中部偏西南,县域面积2001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人,辖21个乡镇场,418个村(社区)。该县属革命老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年为该县脱贫摘帽之年,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该县教育局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扶贫“千师访万户”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县6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已对辖区内6至15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进行了三轮集中走访。通过持续开展的教师进村入户走访活动,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精准摸清适龄儿童底数,落实教育各项资助政策,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和“送教上门”助学行动,总体上实现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控辍保学零辍学、残疾儿童助学无遗漏的工作目标,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辍学。
一、大走访,精准摸清教育扶贫底数
一是根据公安户籍系统数据,重点摸清了6到15周岁适龄儿童底数。通过三轮“千师访万户”家访活动,6000多名教师完成了对全县138042名适龄儿童的集中走访,其中核实在读人数136701名、已毕业或死亡人数1038名、已办理休学人数44名、劝返成功到校就读人数53名、开展送教上门人数206名,辍学人数为0名。
二是根据四类困难学生扶贫数据库,摸清了这些适龄儿童中的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残疾儿童、特困供养底数。2019年秋季6到15周岁建档立卡等四类困难学生共有23247名适龄儿童,其中建档立卡户人数22099名、农村低保人数576名、残疾儿童513名、特困供养59名。
二、硬落实,有效破解教育扶贫难题
该县教育系统又在“大走访”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真抓实干地开展“大排查”活动,各单位把“大排查”活动摸排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对疑似辍学情况进行精准“大排查”,对出现因厌学等情况而疑似辍学的,通过“三帮一”开展劝返复学,即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困难学生,逐一对疑似辍学困难学生进行劝学,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对深度残疾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校就读的学生,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结对帮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零辍学”。随着该县一件件硬措施的落实,该县教育扶贫的一道道难题被破解。
一是破解控辍保学“零辍学”难题。一方面建立“三帮一”劝返和“送教上门”台账。在开学前的一个月,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建全“三帮一”台账;按月按时对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行动,建立“送教上门”台账。另一方面,落实“一生一案”复学方案。对劝返的对象已经过了义教年龄段,且同年级已经毕业的,采取组织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考试取得初中毕业证;对劝返后不服从学校管理或难于适应校园生活的,直接劝返至中职学校学技术,不能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就以送教方式让其接受教育,送教一段时间,再召回来考试取得毕业证。
今年秋季开学,该县通过多措并举,全县69名疑似辍学学生,除1人死亡之外,34人已返校就读,6人已送教上门,12人已休学,16人已初中毕业离校,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困难学生“零辍学”。
二是破解精准资助“全覆盖”难题。一方面,确保县内资助万无一失。通过比对学籍平台和扶贫数据库的信息,比对历次资助款发放记录,查漏补缺,确保县内四类困难学生“不漏一人”。另一方面,确保县外就读学生资助不漏一人。对户籍地在省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教育扶贫指挥部要求学校积极与当地乡镇场党委政府、当地村委会对接,摸清在省外没有享受补助的名单,及时补发。对县外省内四类困难学生,教育扶贫指挥部通过当地村委会,发放书面告知书,告知其开具证明到学籍地申请助学补助。
2019年春季学期,教育扶贫资助全部发放到位,无一人漏发、错发、重发。截止10月11日,秋季学期县内义务教育非寄宿生已经发放12690人(其中外县户籍在我县就读375人,本县户籍12315人),寄宿生已经发放5814人(四类困难学生占3518人:其中外县户籍在我县就读132人,本县户籍3386人),学前教育发放1952人。
三、严问责,分层压实教育扶贫责任
为确保“千师访万户”活动出实效,提升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质量,该县把大走访活动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重点,自教育局到各学校层层传导,把教育扶贫责任压实压紧。
一是压实教育局机关干部责任。5月份出台了《xx县教育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指导督查工作方案》,按照“统筹协调,一岗双责,谁联点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实行教育局班子人员联片,教育局机关股室站联乡镇场中心学校、县直学校和民办高中学校的联点办法,常态化开展教育脱贫攻坚联点指导督查工作。10月份,由局分管领导负责,各股室站组成专项督查小组,对全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督查。督查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采取“先问、再看、后抽查、最后评价打分”的方式进行。每所学校督查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反馈,由乡镇场和各中心学校进行整改。
二是压实乡镇场中心学校领导责任。中心学校校长负责辖区内中小学校教育扶贫全盘指挥,业务部门负责控辍保学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中心学校校长负主要责任,业务和财务副校长负具体责任。责无旁贷,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错,谁担责。
三是压实乡镇场中小学校教师责任。对教育扶贫发现的疑似辍学和资助不到位等问题,各学校都及时安排一个有担当的教师,做为学生的走访联点人,及时排查、处置,确保问题清零。对“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出现过失的责任人,一律启动问责程序,移交县扶贫专治办从严从重处理。9月份,该县长阳铺镇控辍保学成效不明显,郦家坪学生资助发放不精准,县教育局党组研究决定,对5个责任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5个责任人扣除绩效工资和2名校长预免职且扣除校长津贴的问责处理。
xx县“千师访万户”大走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为了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了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该县给13万师生每人发了一张《2019年xx县教育扶贫补助明白卡》,这张“明白卡”涵盖各个学段的补助政策。通过全县6000余名走访教师透彻宣讲,各学段扶贫资助的政策、项目、标准等得到了全方位的宣传,广大家长对教育扶贫政策有了精准的了解,4月7日《xx卫视》新闻联播、4月8日《xx日报》都对该县的典型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推介。同时,“千师访万户”大走访活动,还开创了扶贫与教育双赢的大好局面。6000余名教师对特殊学生家庭、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全覆盖的走访,拉近了家校的距离,架起了爱心桥梁,提升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子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积极引导贫困学生和家长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志扶智教育,从而提高了全县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xx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廖献国在全县10月份的教育扶贫调度会上强调:“要在认真总结前三轮‘千师访万户’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展第四轮‘千师访万户’活动,做实做细教育扶贫工作,确保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核心任务,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辍学。”
【篇二】
xx县域面积1383.0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9.46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785人。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42所,普通初中16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26所(含教学点89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1208人,其中小学41125人,初中20083人;特殊学校1所,特殊学校学生94人;高中学校2所,高中学生8143人;全县在编在岗教师2856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及《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遵循“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总思路,坚持“学生资助和资助育人同步推进”总原则,2017年以来,xx县教育局大力实施了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全覆盖和资助育人全跟踪”、“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和“五帮一”
劝返复学行动,为贫困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一、大力实施xx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全覆盖、资助育人全跟踪”工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xx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实施“学生资助全覆盖、资助育人全跟踪”工程,做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读学生(入园幼儿)“一个不错、一个不漏、一个不重”享受到全县教育助学一批资助政策。三年来,xx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共计发放各类助学金3230.6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49566人次。其中,2017年发放各类助学金1239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20265人次;2018年发放各类助学金1294.2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19209人次,2019年春发放各类助学金697.4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10092人次。为此,2019年春县教育局和县扶贫开发办均收到了贫困群众送来的“阳光政策光辉照千里、温暧扶贫幸福到万家”锦旗。一是全面精准、到户到人。从2017年秋季开始,每一个学期县教育局都联合县扶贫开发办制发文件,要求各乡镇、村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进行全面摸底上报,做到xx县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管县内县外就读“一个不漏、一个不错、一个不重”,确保我县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力度精准、扶志暧心。为了确保无一例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1000-2000元/学年的再救助。即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中父母双亡的孤儿学生每学年再救助2000元;父母一方亡故的单亲家庭学生每学年再救助1000元;对本人身患重度残疾(以残疾证为准)一级的学生每学年再救助2000元;二级的学生每学年再救助1000元。实施两个学年度以来,共计发放特困生救助金145.3万元,惠及特困学生1331人次(其中2017-2018学年度74.3万元,667人次;2018-2019学年度71万元,664人次)。
二、积极推动xx县教育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深入开展扶贫扶志工作。一是实施结对帮扶,扶贫更扶志。2017年,xx县教育局出台了《xx县教育局关于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的通知》(临教通[2017]137号)文件。通过实施xx县教育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对本校(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生(入园幼儿)进行全面地结对帮扶。按照校长包校、分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贫困学生的机制,要求学校老师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对本校(园)档立卡贫困人口学生(入园幼儿)心灵上进行抚慰、精神上进行鼓励、学习上进行帮助、生活上进行关心,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生(入园幼儿)都能够安心学习、开心学习、快乐成长,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或创业,彻底拔掉“穷根”,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这种全面地结对帮扶,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物质资金上的资助,更能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抚慰,真正达到“扶贫又扶志、治贫更治愚”的良好效果。二是资助育人、全程跟踪,扶上一把还送上一程。首先是人文关怀学生。贫困学生尤其是特殊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也易出现自卑甚至自闭的现象。各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注意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尊重他们的自愿,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对贫困学生尤其是特殊困难学生情况进行公示时采取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进行,注意不公示有伤学生自尊的一些内容。对发现的严重自卑甚至自闭的贫困学生,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人文关怀教育,促其早日以阳光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其次是励志教育学生。贫困学生尤其是特殊困难学生很容易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开始早早放弃学业出去打工自谋出路。为防止他们因贫辍学,学校老师总是用身边活生生的成功例子讲好励志故事,让贫困学生尤其是特殊困难学生克服自卑、增强信心、树立理想、刻苦学习。同时学校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引导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让他们都能顺利的成人成才,实现就业或创业,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再次是全程跟踪育人,扶一把还送一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学校对特殊困难学生分别建立了专门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做到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全程跟踪,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能早日成人成才。对贫困学生认定资料、公示情况、受助学生名单汇总表、资金发放明细清单、记账凭证等有关材料分年度建档备查,并对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进行跟踪回访,做到扶一把还送一程。
三、大力实施xx县“五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要求。一是全面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2018年,xx县教育局在省教育厅“三帮一”劝返复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了“五帮一”劝返复学工作行动方案,且方案很快获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并以《xx县教育局xx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临教联发[2018]11号)正式文件下发至各乡镇、各后盾单位和各学校。文件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和完善好“五帮一”劝学工作责任制度,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各责任学校切实加强与乡镇政府、结对帮扶人、村委干部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确保贫困农村家庭子女不出现失学辍学问题。对此,教育局领导总是深入一线,带头开展“五帮一”
劝返复学工作。xx镇xx村xx同学因父亲过世,失去精神支柱,出现了由厌学到深度厌学的特殊情况,乡镇和村委做了多次工作都无法做通其工作。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文道斌同志深入分析xx厌学起因,对症施策、合力攻坚,多次带领教育局驻xx镇xx村村工作队、xx岭中学和镇南中学领导老师深入该村贫困学生xx家中做劝学工作。通过多次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成功劝返xx到镇南中学读书。二是全面强化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措施。2019年以来,xx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残疾儿童入学“全覆盖、零拒绝”总要求,全面摸清核实残疾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经核实,全县仍有91名重度残疾(均为一、二级重残)适龄儿童因各种原因未入学。为确保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全面有保障,xx县特殊教育学校和相应的乡镇学校在5月30日前完成了该批人员学籍注册问题。并根据其残疾程度,采取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有效安置了91名重度残疾适龄儿童接受相应学段义务教育,确保所有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
三年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xx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高考三本上线实现了三连升,今年更是达到了58人(其中一本14人,二本23人,三本21人),由2017年26人到2018年37人再到2019年达到58人,突破了50人大关。特别是,南强镇安富村王清柳同学理科592分高出一本线92分,被江南大学录取,突破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瓶颈。这是xx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大力实施xx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全覆盖、资助育人全跟踪”、“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和“五帮一”
劝返复学行动的结果。
【篇三】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019年5月,xx受邀参加在xx杭州举办的全国免费午餐八周年会,县教育局被评为“公益合伙人”,波洲中学获“学校执行一等奖”,彭彩霞获“特别贡献教师”奖。
免费午餐的实施,改变了xx侗乡孩子没有营养午餐吃、饿着肚子读书的窘迫状况,让孩子们免于饥饿、补充营养,得到茁壮成长。孩子们正以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脸,以一颗颗自强不息的奋进之心,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与可喜成绩来回报免费午餐的“大善之举”:xx教育质量逐渐跃居怀化市第一方阵,高考、高初中学考和音体美成绩逐渐位居全市先进行列。
xx侗族自治县,将在这条因爱而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让所有的孩子润爱而长。沐爱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