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种廉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切实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种廉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标
“播撒廉洁种子、培育现代公民”,通过三个层面开展“种廉行动”。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中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发挥领导干部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协调和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及教师思想得到升华,成为廉洁教育的主力军,发挥引导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广大中小学生全面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敬廉崇洁”情操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通过“种廉行动”,构筑廉洁教育共同体,在全县各校搭建丰富多样的“种廉”平台,初步涌现不同范式的“种廉”典型和经验,努力在全县校园形成“人人做廉洁人、人人做廉洁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二、行动项目
把握青少年学生、教师队伍、校长队伍三个层面,强化种廉行动的针对性。
1.学生层面。开展“种廉”入心行动,重点培育“敬廉崇洁、诚信守法”意识。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
2.教师层面。“种廉”立魂行动,重点培育“廉洁从教、服务学生”的思想。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师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廉洁宣传教育,督促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做廉洁的榜样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3.班子层面。“种廉”律己行动,重点深化“廉洁从政、勤俭办学”的思想。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自觉成为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的好榜样,严格遵守禁止教育乱收费的有关规定,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廉洁种子
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校长五个层次细化种廉行动的教育内容,强化活动的层次性。
1、小学定位于知晓、启蒙,立足于“敬仰、推崇”。其重点可在诚实、节俭、守纪等方面下功夫。
2、初中定位于辨析、养成,立足于“榜样、立志”。其重点可在诚信、守法、向善等方面。
3、高中定位于内化、践行,立足于“明理、修身”。其重点可在责任、自重、自律等方面努力。
4、教师定位于立魂、垂范,立足于“理想、提升”。重点在励志、奉献、爱岗等方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县教育局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县廉洁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中小学校的“种廉”工作。各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种廉”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推动学校“种廉”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建立一系列的长效机制,确保“种廉行动”稳步推进,逐年深化。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安排。做到“五有”:有规划、有年度工作重点、有工作系统、有推进措施和有经费保障。在实施教育活动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挖掘当地廉洁名人,以他们的光辉典范来促使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正义力量,树立正气,净化心灵;坚持可接受原则,使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坚持整合原则,把教育活动与课改结合起来,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坚持渐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逐个开展教育活动。
各学校“廉洁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畴,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估内容,并作为学校必选的特色项目之一量化评分。在实施过程中,初中所有年级、小学三至六年级每月都要安排两节以上的有关“廉洁”内容的课程,让廉洁教育走向常规化、常态化。采取主题研究、科研推进的方式,分年度、分批次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办学思想、主题德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德育模式,“青少年廉洁教育”作为德育主题之一,在学校要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