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20**年工作总结和20**年重点工作安排
区教育局20**年工作总结和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年,全区教育工作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深化改革创新,系统推进立德树人,努力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队伍建设优质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教学高效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础,积极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教育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全面完成了x综合教学楼续建项目并通过竣工验收;在协调将x原校区划拨x使用的基础上,投资x万元对校舍和操场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x万元,完成了x教学楼防水维修改造项目;规划新建x区x幼儿园,并于x月x日开工建设;完成了x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胜利召开全区教育大会,成立了中共x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秘书组。对全区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年审,多次联合安监、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全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x所幼儿园(x幼儿园)因评估不达标自行关停。不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实施了《x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x家达到标准的校外培训机构获得办学许可,培训机构乱象丛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强化教育督导,在对区直各中小学、各幼儿园进行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对各校进行了控辍保学等专项督导,对x所幼儿园进行了区级督导和市级复评。将x区第二小学委托x总校管理,集团、联盟办学成果不断放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实现。
(三)教研教改日益创新。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大培训交流力度,以“骨干引领、教研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标,组建了x片区区域教研联盟;成功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课说课比赛,推荐x名教师参加市级小学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三等奖x个;推荐x名教师参加市级幼教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三等奖x个。选派x名教师参加了全省教育规划课题培训会;选派x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新教材解读培训”;选派x人(次)参加了市专家团队组织的小学语数英,中学语文、物理观摩交流活动;组织全区三年级语文,九年级历史、语文教师进行了部编本教材培训;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省级德育精品课活动,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级体育教学案例评选工作,获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x名教师获全国第四届初中群文阅读大赛甘肃赛区一等奖;省级课题立项x项,市级课题立项x项、结题x项。
(四)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制定实施了《x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x名教师参加了“师德师风”国培项目,引导区直各校开展了以“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教师宣讲教育活动,参与面达x%;强化专业水平提升,采取集中培训、置换研修、远程培训、送培进校、校本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先后选派x名园长、x余名幼儿教师、x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其他各类培训;公开招聘教师x人,评选申报高级教师x人、中级教师x人;评选区级优秀教师x人、优秀教育工作者x人,推荐评选省级农村骨干教师x人;选派x名农村教师到x总校进行顶岗培训,选派x名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x名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轮岗交流培训。
(五)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组织各校开展了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关爱帮扶、研学实践、“六·一”文艺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成功举办x区“读经典、学新知、演绎美好生活”首届少儿名著新编短剧大赛、“诵读经典·唱响新时代”为祖国母亲70华诞献礼暨第六届青少年读书征文活动、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组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x赛区x赛点“分能利用”命题初赛,获一等奖x个;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试验暨作品大赛x赛区复赛活动,获省级三等奖x个。
(六)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补助公用经费x万元,落实寄宿生困难生活补助x万元,落实周末班车接送资金x万元,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x万元,补助学前教育保教费x万元;为x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x万元;为x人进行了中央彩票公益金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资助金额x万元。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x人,资助金额x万元;资助中职教育阶段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x人,资助金额x万元;在完成各项精准资助、对精准扶贫工作“回头看”的基础上,印发实施了《x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双线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基本做到了依法控辍、制度控辍、责任控辍、宣传控辍、质量控辍、关爱控辍、扶贫控辍,有效防止了在校学生流失;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健全了“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档案,提高了“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关爱水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联盟、集团办学成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根治“择校”“大班额”等顽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努力使全区教育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
(七)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继续实施精准资助,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失)学。
(八)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校园安全治理和周边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校园反欺凌、不良网贷专项整治等活动,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办人民放心、教师安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