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工作汇报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工作汇报
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工作汇报
为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我县坚持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唱响“微声音”,筑牢“微基地”,打造“微载体”,教育引导党员真学深学、真做实做,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锻造合格党员。
一、唱响“微声音”,引领党员坚定信念
一是宣讲形式“质量高”。从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入手,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以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开展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讲党课等多种形式,将“大课宣讲”转化为微课堂、微讨论、微书桌等“微宣讲”,全年开展各类“微宣讲”活动110余次。
二是培训载体“效果好”。坚持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用好用活党员微讲习堂和远程教育平台,设立活动专栏,定期上传相关音视频,努力打造“随身带”的培训课堂,坚持抓在日常、学在经常。
三是正向帮扶“活力强”。发挥县域党建平台的作用,积极邀请省、市级专家带动“基层讲师”交流互动、共同成长。设立党员“农业辅导员”,对精准识别出的有一技之长的种养能手、致富能人、能工巧匠等实行“师带徒”培养模式,盘活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为乡土人才贴上“人才标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实践课堂“送课下乡”。打破区域限制、条块分割,创新形式、整合资源,搭建思想互动交流的学习教育“微载体”。定期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设“实践课”,把优质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农村屋场,近年来,全县开展“送课下乡”活动50余次。
二是学习积分“党课提质”。依托**纪念馆等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村民讲习堂、“屋场课堂”、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学习载体,推进学习积分制,严格要求党员每年集中性学习不少于32课时,“线上+线下”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乡村振兴等党员教育集中培训。
三是多元渠道“按需自学”。引导党员及时关注“共产党员”、“红星云”等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分享传递最新政策、党的理论和工作经验,通过党课专题讨论、组织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学习讨论中央政策文件法规、领导讲话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