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任期三年来经济工作述职报告
文章标题:镇党委书记任期三年来经济述职报告
(2019年6月2日)
三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本人认真履行党委书记的岗位职责,认真对照年初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恪尽职守,勤勉尽责,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全面推进**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根据上级要求,现将三年多来的本人情况简要述职如下:
一、担任职务、任职期限和职责范围
本人从2002年8月开始担任**镇党委书记,任职期限三年,全面主持**镇党委,主要抓好三个方面。首先是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中央、省、市、县委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地实际,制定党委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发展目标。其次是抓好党的组织和作风建设,积极发挥宣传作用,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同时还认真做好党建,做到抓好党建促经济。第三是保证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二、任期目标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目标。三年来,本人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壮大经济总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优化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着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党建整体水平,社会各项事业协调有序发展。
2、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①2003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3794万元(不变价),比增2.4%;其中农业总产值8679万元(不变价),比增0.15%,工业总产值5115万元,比增6.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8515万元,比增12.7%;粮食总产量9188吨;农民人均收入3561元,与上年持平;财政总收入123.39万元,比增34%;其中:工商税95.61万元(国税22.6万元,地税73.01万元),特产税2.7万元,农业税25.08万元;人口出生率8.9‰,计生率91.6%;新上2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项(青龙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办公楼、宿舍楼和青溪电站)。
②2004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农业总产值23546万元(现行价),比增7.61%,其中农业总产值17520万元,比增4.5%,工业总产值6026万元,比增17.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1913万元,比增11.9%;粮食总产量11099吨,比增20.8%;农民人均收入3707元,比增4.1%;本级财政收入98.05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4.25万元,地税79.42万元,国税14.38万元;人口出生率9.2‰,计生率91%;新上2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有2个(三际头电站和潼关电站)。
③2005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5196万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7.61%,其中农业产值18167万元,比上年增长0.76%,工业产值7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4%;乡镇企业产值34157万元,比上年增长7.03%;农民人均收入3929元,比增5.9%,;财政收入106.36万元,其中地税70.5万元,国税35.86万元;人口出生率9.42‰,计生率93.5%;新上2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有1个(白杜石板材加工厂)。
三、任期内经济项目(含办实事项目)建设情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着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改善教师生活和教学条件,小学连续多年达省颁一类标准,初考、中考成绩均居全县同类校前列,教育“两基”通过省政府跟踪验收。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食粮,三年来有线电视用户从1500户猛增至现有的4500户。加大卫生系统基础设施投入,弥补卫生院开展腹部手术空白,改善医疗条件。同时,成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并通过省市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评审。以“平安**”、“平安村居”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社会秩序安定稳定。认真贯彻执行计生、环保、土地等三项基本国策。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计生“两个转变”,计生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坚决杜绝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发生。国防建设、“四普”、“基本单位普查”、优抚安置和扶贫救灾等各项都较好完成任务。
(三)切实加强党的核心领导。
一是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全镇32个党支部780名党员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普受教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逐步增强,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有很大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推进。各党支部还结合各单位自身实际认真组织“回头看”,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建立健全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先进性教育的成果,使党员教育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二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镇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四观”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落实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持“两公开一监督”的原则,推行政务、村务、校务、院务公开,抓好村级任期和离任审计,增强透明度。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得到明显好转。深入开展领导挂钩包村和“春风”助学行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三年来对4名违纪党员给予警告处分,对1名违纪党员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对1名严重违法违纪的党员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三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以“两推一选”党支部为契机,选准带头人,配强一班人,2003年选出新一届支委84人,平均年龄44岁,按照“双向交叉”兼职的要求,有16名支委通过法定程序依法当选为村委会成员;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岁,高中以上文化的9名,初中文化程度8名,新的支部班子在文化、政治素质上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