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大全
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研究
———xx市承接产业转移地方税收政策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虽然近期的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世界产业转移的长期趋势仍未改变,我国正进入东西部产业加快转移的发展期,产业转移的层次将逐步提高、转移整体性和企业主导性将不断增强。地处的xx,应针对金融危机下产业转移的新动向,立足发挥区域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重大措施,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为推进后发赶超,富民强市提供新的动力。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场所,是资本的本性使然。当前,东部地区因受劳动力、环境承载能力、土地等因素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产业转移对于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东部而言,首先,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能够获得大量的利润,提高资本的收益率;其次,东部转移企业在西部的发展,可以扩大东部地区产品的市场空间;再次,东部地区可以与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优化要素配臵,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中西部而言,首先,中西部可以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获得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以及营
1销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素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其次,中西部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还能建立新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并因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再次,有利于提高中西部产业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的技术集约程度。
由于东部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转移产业的主体以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为主,这就给xx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主动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将在要素积累、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和优势升级等方面对xx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弥补xx经济稀缺生产要素的不足。xx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智力等资源短缺。东部产业在向xx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同时也伴随着其他无形生产要素的进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使xx经济迅速积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加快发展xx经济创造条件。
(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东部产业向xx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向xx转移的过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将加快xx经济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有:一是由于东部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xx企业模仿、消化和吸收,促进xx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东部转移产业在对xx经济相关产业产生前后牵引带动作用的过程中,拉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转2移将促进xx经济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生产力水平,有利于xx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xx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二是移入产业能通过削减本地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三是移入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刺激附属产业的发展,如促进金融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xx经济的发展。
(四)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xx经济产业结构。东部先进产业的移入,将使xx经济中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在数量上增加和结构上优化,移入的先进产业作为新技术的“扩散源”,能使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或等级的产业升级转型,逐步提高xx经济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xx经济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优化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
(五)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xx经济中的传统产业升级。xx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小。东部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资本、技术等稀缺生产要素的快速积累。新型工业化产业增多,为xx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经济传统产业升级创造了契机,有助于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提升xx经济在xx经济发展
3总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xx市产业税收现状及特点分析
xx市素有的美誉,是一座典型的城市。近年来,xx市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生产总值从xx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xx亿元,年均增速达xx%;城镇居民支配收入由xx元增加到xx元,年均增速达xx.xx%。xxxx年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xxx强,连续x年跻身全国县市、x省经济xx强县市。同时作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xx市委果断提出了对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促进了该市产业承接转移的全面提速。笔者从该市产业承接转移的目标、方向及特点出发,结合地方税收现状,对该市产业税收结构特点进行实证分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8型产业。现有优惠政策中,对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有明确具体的优惠措施,要大力宣扬和严格落实这些优惠政策,鼓励一些在资源开采中赚了钱的企业或个人实现产业转型,积极投资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低能耗、环保节能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逐步淘汰那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高能耗企业,确保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大下岗再就业税收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下岗职工自谋出路,鼓励新兴企业多吸纳下岗职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枯竭而停产或关闭,必将产生大量下岗职工,如何安臵这些下岗职工,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产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方面,目前凡下岗职工个人从事服务行业,可以在三年内每年免地税xxxx余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免税限额,延长免税年限,以进一步鼓励下岗职工自谋出路。此外,对企业吸纳下岗职工的税收优惠,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再适当增加免税标准、延长免税期限,特别是对一些转型企业吸纳下岗职工的,更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三是制定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吸引内外资更多地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具体做法是:给资源枯竭型城市更多的所得税优惠,凡是到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办企业的,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也无论一产、二产、三产,自设立之日起,免所得税二年,二年后一律减半征收;调整企业所得税在中央和地方的分享办法,凡资源
9枯竭城市的所得税,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企业,所得税全部留归地方,扶持地方财力,支援地方建设。
(四)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城市,由于一些资源开采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产生了一些暴富阶层,由此带动了餐饮、娱乐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畸形繁荣,而这种畸形繁荣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许多从资源开采利用中获得了利益的企业或个人,在转型投资时大部分将资金投入娱乐、房地产、投资公司等见效快、获利高的行业,很少有将资金用于高新技术研发、开办新型工业企业的。这种短视的投资行为对一个地方的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有必要运用税收调控手段对投资方向加以引导和控制。具体的做法是:对高消费的娱乐行业,严格按法定税率征收到位,以高税负来控制这些行业的畸形发展;对各类投资公司,开展税收清理整顿行动,严格打击偷税逃税行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预征税款比例,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对查出来的偷逃税行为,严格按征管法规定处罚到位。同时,对于上述行业,不给予任何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对于将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商品物流、技术研发等行业的,则要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例如,可以降低旅游行业和物流行业的地方税综合征收率,对从事技术开发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等等,引导本地和外来投资进入上述行业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