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校经济活动分析述评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级职校教育在办学形式上已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方位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长,使学校在办学经费的筹集上形成了多来源、多渠道的格局,高级职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一方面由于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产业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兴起,高级职校作为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学校在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更加注重了人、财、物、效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与高校现有基础设施、经济能力形成的反差,也使得高级职校在财、物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上较之以前相比都更加注重了管理环境、管理目标、管理效益的实现。由于高级职校是一个复杂的组合经济机体,在会计核算方面主要是事业会计,因此,要全面、系统、正确地分析高级职校的经济活动及其现状和成果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级职校从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出发以及社会各层面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对高级职校的经济活动分析就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系列会计准则及《会计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对经济活动的分析要不断加强和提高,以促进高级职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与财务管理体制等级的经济活动分析机制

高级职校的财务部门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按《高级职校财务制度》要求,规模较大的学校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处是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学校后勤、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基本建设等只能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各级财务管理机构应各司其职,对管辖范围内经济事项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建立起多级的经济活动分析责任制并形成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应有各级财务负责人承担,财务处除对本部门经济业务进行经济分析外,还需要对所有二级财务机构的经济活动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对整个学校经济活动分析的总结性报告,提出加强方方面面管理的具体意见,为学校的各项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财务预算分析是高级职校经济活动分析的起点

综合财务预算是高校经济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学院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通过收、支项目和收、支金额多少,可以从宏观上一般地反映学院的综合财力状况及构成,了解学院执行国家财经政策的实际情况以及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财务政策的水平,体现了高级职校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弱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高级职校综合财力的书面反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决算分析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的、总结性的工作。涉及范围广、程度深、业务技能要求高、政策性强。分析水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析者本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决算分析以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为分析对象,是对预算在制定过程、执行过程中准确性、科学性的检验。通过会计报表的各项数据,结合会计帐册,部门经费计划指标帐等,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研究,以充分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涵义,从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中分析对比,充分掌握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以评价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和财务状况的好坏、管理上的得失;查明影响计划完成的各种因素,确定在哪个管理环节上做出了成绩或产生了问题,从而提出采取措施的意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寻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利用决算分析论点,结合管理条件、管理环境的变化,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为正确选择适应新情况的最佳管理方案、最佳投资方案提供依据,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决算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影响预算收支实际完成情况的因素,是预算编制问题还是具体执行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改进。②影响事业计划实际完成的因素,是政策发生了变化还是市场原因或其它方面原因③分析学校财务状况。通过决算分析,可为正确调整经济政策和下一年度更好的编制预算打下基础。

五、高校经济活动分析的特点、方法和内容

(一)高校整个经济活动分析可按企业、事业两大部分划分,并依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经济特征分别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出整个学校的管理状况和经济总体情况。由于经济活动分析是一个变量的数值输出系统,要求分析必须全面完整,从政策导向上突出分析的中心,注重分析指标的时效性、可比性和可行性,使分析指标体系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