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
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年的43.0%,上升了2.5%。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
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
二、
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是“高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3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3.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燕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0(3):71~72.
[2]康玉泉,孙庆兰。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
143~144.
[3]梁平,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6~8.
[4]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07(8):
2~6.
注释。
①郑晓奕。北京晨报,2011-05-25.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李勋立(荆门市民防办公室湖北荆门448124)论文关键词:
第二篇: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平衡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等途径,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减少大气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共识,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实现低碳的目标而努力。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每年1%的gdp投入,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指出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低碳经济。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积极推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迈进。2008年被世纪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世界环境年”,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g8峰会提出2050年实现全球室温气体排放降低5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温总理保证将减排目标受到法律和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重视。
2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持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显著下降,由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下降,由2005年的47.4%下降为2005年的4
6.8%,下降了0.6%;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0.5%上升为2010年的43.0%,上升了2.5%。从三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4.8%下降到38.
1%,下降了6.7%,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3.8%升为27.8%,上升了4.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31.4%涨至34.1%,上升了2.7%。可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也发生明显变化。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成
二、
三、一型基础上不断优化。但较发达国家,我国产业结构还有待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高碳”产品,如刚才、水泥、电力等需求很大,这也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抛弃这些基础性产业,必须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单位经济的碳强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我国能源结构是煤多、油气少,这一状况决定了我国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是“高碳”能源,应尽量减少使用,应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挑战是研发可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当前,尽管我国工业实现全球化,但享受利润和国际分工仍处于底层和末端。增加低碳经济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现国际分工水平提升及国际合作的主导权。
3加快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加快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尤其是中西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产业碳强度较高。2009年9月温家宝强调,要着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及航天航空等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产业上。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结合。
3.2加快建立产业低碳化发展机制及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曾采取过拉闸限电等措施,这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国外建立碳交易系统以后,我国仍采用这些措施不能使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经济。
3.3加强低碳经济研发技术体系。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实现低碳经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为此,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推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碳排放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低碳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应多参与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燕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2010(3):71~72.
[2]康玉泉,孙庆兰。低碳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11(10):143~144.
[3]梁平,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2):6~8.
[4]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纵横,2007(8):2~6.
注释。
①郑晓奕。北京晨报,2011-05-25.
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李勋立(荆门市民防办公室湖北荆门448124)
第三篇: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平衡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
2011年5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夏天将是我国电荒史上最严重的时段,高能耗产业为电荒“帮凶”①电荒现象反映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低碳排放的特征的消费模式和产业体系,以应对气候恶化。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益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
1低碳经济含义及背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以促使郴州市能源产品换代升级;三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全市较丰富的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能建设,从而使能源消费结构有一个大的改变。
4、要制定好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调整,应紧密结合郴州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尽早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要将低碳经济作为重点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制定专项规划,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低能耗高新技术产业。郴州工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体,其综合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8.66%。郴州市工业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轻重工业比重失调,高耗能的重工业比重偏高,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所占比重偏低。面对这样一个基本市情和工业结构,我们必须下大的决心,花大的气力加快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用低碳技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低能耗、低物耗、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一是加快整合步伐。郴州的电力、炼焦、化工、有色、钢铁、建材等八大高能耗行业有870多家企业,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78.6%,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的94.7%,要通过推进高耗能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完善退出机制。要继续认真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要求,采取科学审慎的态度,有计划地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并积极引导这部分企业向服务业、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要严格限制高耗能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能以牺牲能源等资源、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及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34条先行先试政策的重大契机,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对传统高耗能、低产出产业的技术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高能耗、高排放的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促进循环利用,降低gdp的碳强度,积极构建适应低碳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