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进产业转型

升级

峰江“血铅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近年来因落后产能及环境问题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路桥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并以环境整治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虽然路桥只是个例,但路桥的情况也是一个缩影,对于全市都有普遍意义。

一、路桥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一)全面宣教生态文明理念

在干部层面,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剖析“血铅事件”这一典型案例,牢固树立起“好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保护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深刻认识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才是最基本民生,只要经济总量而无谓付出环境代价的,是对路桥的发展不负责任,是对路桥人民不负责任,同时,采取召开千人大会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最广泛的宣传发动,强势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在企业层面,通过机关干部走基层、进企业,宣传环境法规和产业政策等途径,跟企业经营者算清发展的资源帐、环境帐和效益账,引导和教育他们提高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1

生态责任意识。对非法经营者,逐户进行宣传教育,确保整治对象知晓相关政策法规和整治期限。在群众层面,设立区长环保热线,并利用报纸、电台、宣传车等载体,展开立体式宣传发动,让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中。区长环保热线开通半年多的时间,累计受理投诉超千件,超过往年全年投诉总量,这不但深刻反应出群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而且成为保护、监督生态环境的主力军。

(二)强势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路桥区委、区政府突出三大重点,力抓三大整治。一是开展涉重行业环境污染整治。以铅酸蓄电池和电镀行业为重点,全面排查、全力整治、全程监管,重点防控涉铅、镉、汞、铬等重金属污染物。在全区涉重企业18家中,4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全部停产;10家电镀企业中,4家停产搬迁、2家停产整改、4家限期整改,共拆除电镀生产线10条;另外4家涉重企业已全部拆除相关生产线。同时加大对非法加工点的整治,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累计取缔非法电镀、酸洗加工点131个;取缔喷漆等其他非法场点99个,关停喷漆等企业46家。二是开展对金属熔炼、压延、铸造行业整治。在摸排调研基础上,加强监管基本符合要求的12家熔炼企业;关停187家整治无望的企业;运用限期报验、限期整改和停产报批的方式,整治53家企业。同时,加大对散布在农村角落的“小冶炼”整治,截止10月,全区累计取缔取缔非法熔炼、压延、铸造加工点742个。三是开展固废拆解业、“场外拆解、露天焚烧”专项整治。遵照“圈区管理”的要求,对全区34家固废定点企业进行规范整顿,坚决取缔场外拆解和

露天焚烧,清理取缔非法场外拆解场点808个,力争三年内彻底关闭峰江金属再生园区。同时,在全区主要路段开展设卡巡查,严厉打击外地固废运入我区,截止10月,共查扣非法固废、拆解垃圾转运52起,扣车55辆,有效肃清了源头。

(三)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路桥区利用环境整治形成的倒逼机制,按照“堵疏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堵”就是强化环境整治,淘汰落后产能。路桥区委、区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打硬仗的气势、紧抓不放的态度、重拳出击的力度,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截止10月,全区环境整治工作共取缔各类非法场点1780个,关停企业383家,停电停水926家次(包括自行断电),行政拘留环境违法人员124人,刑拘5人,判刑1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路桥区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19%,万元gdp能耗下降3.38%,日均用电负荷减少6—7万度,占用电总负荷的15%左右,全区用电紧张得到有效缓解。

“疏”就是加快园区建设,引导企业改造提升。一是积极筹建电镀园区和金属熔铸园区。在滨海工业园区划出600亩土地,按照环保型工业园区的模式,高标准建设电镀园区和金属熔铸园区,引导本次整治的原有企业中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组团进驻园区,改变电镀和熔铸行业“低、小、散”的现状。二是发挥“绿色贷款”的导向作用。区政府提供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与地方商业银行合作,设立节能增效贷款。此贷款的前置条件,必须投资用于能明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项目,如更换节能设

备、改造节能生产流程。并规定,资产低于500万的企业将优先得到安排。三是强化节能降耗用电用能“双调控”力度。按照“有保有压”原则,优先安排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企业用电,同时对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实行严格的错峰、避峰和限电措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与规划布局、未按规定期限淘汰的落后产能的建设项目和高污染企业一律停止供电。

(四)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环境问责制。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是辖区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区主要领导每半个月、分管领导每星期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使环保工作职责明晰、责任到人。二是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一票否决制。考核对象是区级机关部门、镇(街道)、村(居、社区)干部、企业,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各方责任主体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建立的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开通“区长环保热线”,成立区环境应急处置大队,加强环境舆情收集、分析与调处,使各种环境违法和环境扰民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四是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对未经环保部门预审或批准的项目,发改部门不立项,工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电力、建设、国土、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不办理相关手续;对环保要求整改不到位的企业,电力部门拉闸限电,供水部门停止供水,金融部门停止贷款;对执法中遇到阻力时,环保部门直接发函告知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治理,严厉打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二、路桥环境整治的借鉴意义

吴蔚荣市长曾指出,整治不是把企业或行业整垮,而是整大整强,倒逼企业自觉走转型升级之路。路桥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和原则,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形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从而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路桥的实践,对于全市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决心大、措施强。路桥区委、区政府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全面开展环境整治,不惜牺牲gdp,拿主导产业开刀,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路桥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关于加强环境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区政府制定了周密的整治方案,开展“十大”整治行动,决心之大、措施之强,前所未有。

(二)动真格、不讲情。路桥区委在千人大会上一再强调,不允许任何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打招呼、讲情面,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在整治行动中,路桥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打硬仗的气势、紧抓不放的态度、重拳出击的力度,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整治的坚决整治,该处罚的坚决处罚,该追究责任的坚决依法追究责任,不留情面、绝不姑息。

(三)抓重点、建机制。突出三大重点,力抓三大整治,以点带面,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建立一整套环境综合整治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形成并坚持执行环境问责制、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一票否决制、环境事件应急机制、联合执法监

管机制、“绿色贷款”导向机制等各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四)广动员、共参与。强化宣传教育和氛围营造,广泛发动全体机关干部和全区市民共同参与,取得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减少阻力、形成合力。在整个整治行动中,人民群众支持率高、参与面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路桥的实践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路桥单个区域开展力度空前的整治,使得一些思想尚未真正转变、仍然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主及从业人员将自己的落后产能暂时转移到其他县(市、区),甚至转移到市外、省外,待机回潮反弹;虽然建立了长效整治和监管机制,但区域执法力量有限,全市环境整治的气候又尚未形成,难以长期高密度、高强度的集合全区之力日夜巡防,杜绝反弹的压力很大;重点行业之外的企业污染、生活污染不容忽视,全方位的整治尚未推开,环境污染监控和整治体系尚不健全,环境整治、转型升级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三、对全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目前,我市各地对重污染医化行业整治提升正在推进。椒江区全面推进医化行业“退、转、升”工作,力争2012年主城区消灭化工恶臭;临海水洋化工区6家企业全部签订关停协议,年内将实现全部关停;黄岩江口轻化投资区、临海川南化工区、天台坡塘化工区、仙居城南现代化工区以及三门化工区整治提升或搬迁方案已制定并实施。同时,我市对水环境的治理已经持续开展了多年。环境整治、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我市对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和区域性对环境整治6

的尝试,正是这一系统工程的良好开端。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保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促进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环境整治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企业只有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赢得持久的生命力。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改善民生、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高度,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深化整治。要将在环境整治上升为全市战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部署环境整治行动,使高污染等落后产能没有回潮反弹的余地。环境整治中,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干部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环境整治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支持、监督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狠抓重点,以点带面。要切实加大重点行业整治的力度,确保完成医化、铅蓄电池、电镀、熔炼、拆解、印染、造纸、制革等八大行业年度整治提升任务。要切实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通过工程、结构、管理等减排措施,倒逼重污染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切实加大水环境整治的力度。继续抓好“铁腕治水大会战”,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系沟通和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内河水环境质量,努力实现全市所有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的目标。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要有计

划、有步骤地部署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全方位的环境整治行动,既要整治工业污染,也要整治生活污染,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争取利用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实现我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我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要科学监管,源头治理。要坚持“以整治促提升,以整治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整治提升力度,严格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重污染企业开展工艺改造、装备提升和末端整治,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尤其是在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底,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完善工业新城区块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牢控污染源头。要在高压打击、全面取缔非法企业的基础上,坚持堵疏结合,积极建设生态化、循环型工业园区,有序引导相关企业转产转型,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要探索建立环境补偿机制,按照全市各(县、市)的规划定位和功能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和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限制发展工业,并对这些地区实施环境补偿。要根据当地产业特征,环境资源禀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逐步降低医化等重污染行业比重,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篇: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传统产业特别是钢铁行业是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钢铁产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结构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处于产品链条的底端。

(2)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多数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3)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较明显的制约作用。

(4)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吸引和激励作用不够,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导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展不快。

二、主要意见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加快创新、创业、创优,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科学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3)利用多种途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是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提高”科企联姻”效果二是在摸清企业各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招引人才,并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招引适用人才,大力引进和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人才,实施企院联姻,使科技成果最大程度、最快时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三是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装备水平、改进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研制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四是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协作,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技术和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4)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帮助企业掌握、享受上级出台和我市制定的扶持政策。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激励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5)利用贷款贴息、借款、无偿资助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实施减税或免税。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担保。

(6)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通畅快捷的行政效能投拆机制和阳光透明的政务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第三篇:强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建议复函类别:a

关于对《关于强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建议》提案的复函

**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茶产业是我市特色主导产业。截止2016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13.2万亩,总产量达到5.12万吨,一产产值67.6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80亿元。茶叶从业人员100余万人,茶农人均收入达9398元,茶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们在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农业倍增方案,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十二五”以来,我市平均每年新建无性系茶园7-9万亩,基地规模稳步扩张。在抓好新建茶园的同时,督促各产茶县做好低产茶园改造、丰产茶园培育,全市每年改造低产茶园、培育丰产茶园在10万亩以上。同时,以标准化示范茶园建设为载体,逐步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截止2016

年,已建成省市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32个,力争到2020年达到50个以上。

2、推广茶叶标准化机械化技术,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水平。2016年,由市茶产业办公室牵头制定《××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并由市质监局发布实施。本标准全面概括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产品各个环节的技术规程,是我市茶叶生产的一部综合性标准。2016年,市农业局下发关于规范茶叶标准执行和包装物印制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提高茶叶企业生产标准化程度。2017年3月,市农业局联合市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举办茶叶标准化产销技术培训会,收到了良好效果。市县茶叶技术部门加强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茶产业链全程机械化,降低茶园管理、茶叶采摘成本,使茶叶加工由手工、半机械化向清洁连续化转变,茶厂加工能力、茶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叶大户的纽带联系,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经营模式,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强化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择优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提升企业整体经营水平。

4、强化公用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汉茶知名度。强化××仙毫、××红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开展茶叶市场监管专项整治,积极维护品牌形象。2016年,累计组团参加国内外茶叶推介会、茶博会共12场(次)。积极参加由××卫视发起的2016“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大型全媒体活动,××仙毫作为国礼茶赠送给8个国家政要,受到沿线国家好评。《××××》专题片历时半年拍摄制作完成,社会反响强烈。同时,在《同城生活》、《东方商

旅》、《吃茶去》制作宣传彩页。在《××日报》、《××日报》、《××科技报》、《××农业》、《西部大开发》等报刊杂志宣传报道我市茶产业发展动态。在××农业信息网、××茶叶信息网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茶业”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茶业信息。

5、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茶叶产品品质。强化源头治理,加强茶园水肥及日常管理,严把农业投入品质量关,认真抓好“三品一标”认证管理,探索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依托市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逐步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抽样检测,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2016年11月,随机抽取六个重点产茶县××仙毫、××炒青、××红共计18个样品,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理化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锌硒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选送的茶样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农药残留均未检出。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业科技水平一是注重技术人才引进。积极吸引大中专院校茶学毕业生来我市就业,充实壮大茶叶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建立专业技能培训基地。以**茶叶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开设《茶艺师》、《茶叶加工》、《评茶员》三个技能型专业,普及茶文化、茶知识,重点培训茶区干部、企业员工、茶叶爱好者,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目前已培养各类学员2000余名。三是加强行业科技对流。强化与国内外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涉茶机构的合作联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互联网+”战略,提升茶产业技术集成、科技创新能力。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省内××、湖北十堰共建××流域茶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围绕重大课题和关键环节进行研究攻关,突破核

-34

第四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金融业。发挥金融市场主体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延伸服务。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改造升级传统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技术、服务、市场和机制,实现融资模式多元化。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整合生产要素,集成先进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体系。

我区北张家屯村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家家户户以种菜为生,依托上东片区规划和已建成的春田公社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产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围绕增加农业产品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整体推进项目、园区、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围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