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财政政策探讨

摘要。区域经济的振兴和有效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良好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健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各个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本文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财政政策;均衡;措施;政策体系

我国经济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化、均衡化发展。由于我国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不同,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如果政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缓解,势必导致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加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则较低,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带来较大的阻碍作用。基于此,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制定健全科学的区域经济协调政策体系十分重要。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1.地理区位因素。地理区位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区位不同,所以经济发展环境也不同,这就会导致其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主要有草原、冰川、石川、沙漠等,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势必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不能像东部地区一样实现快速良好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地势较为平坦,而且离海较近,能够进行海陆空交通网的建设,这就能够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其经济取得更高的发展水平。也正是由于这种区位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2.区域开放政策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优先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其对外开放的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早,加之该地区具有较大的地理区位优势,所以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够快速吸引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则并没有较早地实施对外开放,再加之地处内陆和西部,没有区位优势,所以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3.市场经济体制因素。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加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其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重要集中区域。因此这就使得大量的人才向东部地区集聚,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较少,加之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位优势较少,也导致其没有足够的优势来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阻碍了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知,之所以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受到历史发展进程、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要想将这一问题解决,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政策的制定,从财政收支、税权以及财权等各个方面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支持。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离海较近,经济发展具有先天优势。改革开放之后,该地区也享受到了国家的各大优惠政策,所以其经济发展速度远超中西部地区。而且东部地区的管理机制较为灵活,投资渠道较广、优惠条件较多等都使得其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在很多方面都远不及东部地区,所以其经济发展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21世纪以来,为了对我国经济进行科学化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我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并且各个地区的政府也从财税方面进行倾斜,出台了诸多缩小经济差距的对策,收到了明显成效。不过财政政策虽然对于缓解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

1.会对发达地区的财力存在一定影响,导致财力被减弱当前现有的财政体制使得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无法有效统一,不同级别政府往往财力较为集中,地方政府财力逐渐减少,然而事权却出现了下移的现象,这就使得地方财源被缩减。同时,中央拥有中西部地区部分产业的税收,这就会导致地区政府无法从这些产业中获得财政收入,从而财力被减弱,导致其整体税收规模较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张小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学术交流,2016(09)

[2]齐景.浅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