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究]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相应的区域经济相结合。笔者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十大关系入手,揭示高职教育在区域性职业教育中的推进作用,探讨高职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方面的策略,以求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社会功能关系
区域经济决定着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状态、层次和水平,高职教育业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速度。区域性高职教育将在与地方经济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和推进。从社会功能方面来讲,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促进创新、提升文化、拉动消费等方面。一个地区的科学发展,必定是整体性、内涵性、协调性的发展,若离开高职教育的有力支持,则是欠缺的、被动的、迟缓的。社会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其高职教育也与之同步发达;凡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其高职教育也与之同步落后。
二、发展定位关系
高职教育由高职院校承担,高职教育的定位实际上也就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是重要的,定位尤为重要。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其实质就是要回答“办一所什么样的高职院校”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视角进行科学定位。从区域发展的视野来看,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至少包括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办学模式、发展方向等各个层面,主要涉及如何培养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如何在高教性、职业性、区域性三性结合中寻找特色,如何追求升格到错位发展,如何由自组织性到产学研合作,如何将正规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等问题。
三、产学合作关系
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衔接和互动之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各类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则是最为重要、最为急需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采用产学结合的办学体制培养人才,是推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产学合作,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围绕当地的区域整体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之中,积极与所在区域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合作办班等形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种所需人才。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高职院校需要企业的支持,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走产学合作之路。通过企业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高职院校也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逐步提升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同时,需要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造就产学合作的“市场”,将企业的“热点”与高职院校的“热点”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双赢”。
四、人才需求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是一种具有长久效益和巨大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需要好好把握人才需求的关系,以市场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资源、有合作、有就业。由此,高职院校应当“以市场为依据”,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就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以及高职院校针对现有的区域人才市场变化、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以期于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五、社会服务关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十、科技创新关系
高职教育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创新的推广,必须有“桥梁”、“纽带”,这就是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乏,阻碍了生产技术的新和经济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为生产技术革新提供创造基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