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 理论综述
。博士论坛。现代管理科学。。””#年第$。期
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
“张长立
摘要”自马歇尔提出的产业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本文追溯
了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中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便服务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实践。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业的吸引力#这一原理直到今天对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仍
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自一个多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与完善$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滥觞于-.世纪末$马歇尔。-/.0年”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马歇尔认为&’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重要概念#并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涉及$此后#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许多流派$
一。韦伯的区位集聚论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近代区位论大师%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他于1.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用抽象和演绎方法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在区位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揭示了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有重要价值(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运输%劳动力和聚集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原料指数%区位重%等运费线%临界等运费线#等等$然而#韦伯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三是仅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缺乏对区位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四是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率的假定存在着矛盾和非现实性等等$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其所作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二。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其’创新*理论#是一种用所谓创新来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趋势的理论$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也有助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整合研究#他在阐释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成功地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紧随其后#不断跟进(其次#创新不是随机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以一般均衡为出发点#将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发展作为推动体系本身发展变化的动源#以’创新*概念为中心#把历史的%统计的与理论的分析紧密结合$
三。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
。。””#年第$。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他认为#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就任何一种产业而言#都有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胡佛吸收了廖什的观点#将决定区域产业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优势)%”’集中经济)%#’交通运输成本$胡佛指出(*气候&矿产&土壤&地形&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有助于说明多种经济活动的选址原委$如果再概括一点#用更准确的经济理论术语表述#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完全或局部固定性#看成是任何涉及哪里有什么的解释的一个必要成份$+胡佛的论述昭示人们(第一#诸如自然资源等条件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第二#这些区域因素是完全或相对固定不变的)第三#区域固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选择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四。波特的簇群论
成原因进行探讨#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问题#仇保兴进行了揭示#他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
关于产业集聚的特点问题#车维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新特点有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与以往的产业集聚相比#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分子#且起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第三$产生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有了新的内容(其一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其二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其三如同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问题#石培哲给予了归纳#他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6’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关于产业集聚的作用问题$张元智&梁小萌&丁云龙&李玉刚等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张元智认为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粱小萌指出(*产业集聚对规模经济从而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促进的作用#产业集聚首先有助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便利了人员的流动和交往#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社区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等方式#厂商所拥有的技术会很容易*外溢+和被*干中学+#使其他厂商可以免费或廉价地获得信息和技术7取得技术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内部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出于对同一产业*食物链+的依赖而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容易实现企业的联合#实现外部扩张$+丁云龙和李玉刚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有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一个空间上孤立的企业在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创新活动中#都将承负较大的交易成本#创新将变得相当艰难)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世纪&%’(%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经济集聚现象$特
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年#波特%,。*。
-./0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把企业群落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波特指出(*被我称之为,簇群-%234501/5’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簇群就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事实上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由此可见#波特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
西方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和见解富有较强的启发性#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群#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更要特别重视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点的审视$
唯其如此#对于产业集聚现象#我国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
。博士论坛。现代管理科学。。””#年第$。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作者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4-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