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主题讲话稿

在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了全区上半年发展所取得成绩,听取审议区委工作报告和区纪委工作报告,深入分了☆在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任务,围绕建设☆中心城区的目标,对全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两天来,与会同志认真审议、积极发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这次全会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有力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大政方针、省、市委决策部署在☆落地落实;一致感到,这次全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担负新使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新时代☆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中心城区的战略目标,遵循客观规律、顺应群众期待、符合☆实际;一致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全面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进程,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同志们,宏伟蓝图令人鼓舞、黄金机遇就在眼前,但美好的梦想不会轻松现实,丰富的资源也不会自动转化为优势。回顾☆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不缺少机遇,在这十年间,☆就至少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机遇。

第一次,是☆市行政中心北迁的机遇。从☆路工地挖出第一铲土开始,☆开启了快速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构的全面入驻,☆北站和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运营,城市新中心已日渐成熟。行政城市发展重心北移,使☆逐步摆脱了落后的面貌,城市形象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但受限于思维理念,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方面的理念还不够超前,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不能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粗放,没有真正体现出国际化的视野和中心城区的定位,与成都武侯、杭州西湖等中心城区,乃至与兄弟区☆相比,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行政中心区的特殊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现。

第二次,是全力推动百村城改的机遇。☆年☆月,区委做出推进百村城改计划的重大决策。计划实施以来,全区上下凝聚共识、集中攻坚,顺利完成☆个行政村、☆个自然村的整村拆迁,储备土地☆万余亩,确保了☆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顺利建成,走出了一条以城改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路径。不过,艰难腾出来的发展空间,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产业导入停留在房地产+底商的传统模式,各功能片区同质化发展倾向明显,土地的综合效益较低。同时,安置回迁任务进展缓慢、遗留问题复杂,百村城改的发展增量并没有充分挖掘。

第三,是☆遗址申遗成功的机遇。☆年☆月,☆遗址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年☆月,☆☆宫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几年来,我们边干边试,破解了诸多难题,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上的做出了重要探索。但是,我们仍未能完全跳出遗址保护就是看护的城墙思维,思路不活、步伐太慢、品质不优、缺少亮点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未达到预期。我们都知道,文化产业是没有天花板的产业,杭州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一个清朝的粮仓富义仓,能够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成为高端文化、创意与旅游的复合体,入驻了赵氏工坊、亚太创意设计中心、杭州韵和书院、戏蜂子传媒、幻文科技等多家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化企业,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特色化的一张名片。相比之下,我们还缺少这种点石成金的能力,☆的品牌效应并没有充分释放。

机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条件,但客观条件能否变成促进发展的成果,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怎么样。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是因为我们敢于创造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今天我们面临的发展困境和问题,也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彻底放开手脚、大干快干,没有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些机遇的红利。当下,有同志抱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辛苦,但各项重点指标反而滑坡。☆已连续十多年荣获全省五强区,而今年前两季度的目标责任考评竟排全市倒数第三。这样的成绩单,与中心城区的定位何其之远,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其之远,与我们国际化、高品质的目标何其之远。《史记》中有句话: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就是我们挥霍机遇的后果。

诚然,这其中也有政策因素,不少片区和项目,我们刚刚建设出眉目,就被☆区分走,区上也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争取,但我们更要认识到,市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因为开发区工作的效率比我们快,建设的效果比我们好,长远的效益比大,我们把握机遇、利用机遇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机遇自然也就会跑到别家。以☆片区改造和☆☆湖主题文化项目为例,我们花费多大努力才争取来的项目,签约这么久,成果在哪里。各责任单位、建设主体在摆困难、找借口、踢皮球中消耗时间,五星级店小二的精神在哪里。☆片区综合改造已被财政部列入整改名单,如果我们继续停步不前,坐视这些重大机遇白白流逝,那么☆的明天,又在哪里。

☆书记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玩,我们在座每个人,包括我在内,面对严峻的形势,都应当扪心自问,仔细想一想:

1.我们有没有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心劲

2.我们有没有迎难而上、虎口夺食的拼劲

3.我们有没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闯劲

4.我们有没有统筹全局、科学谋划的的干劲

5.我们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的韧劲

回答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努力,还是假装很努力。我们才明白,如何将机遇转化为优势,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

昨天,我在全会报告的下半部分,已经就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方向性要求。今天的总结讲话,就不再面面俱到,我想讲的只有一个主题:提振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追赶超越的活力。因为对照上面五个问题躬身自省,我深感,改革创新精神的缺失,正是我们当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核心问题。不敢改革,不善创新,一旦遇到难题和困局,就会消磨了心劲、削弱了拼劲、挫败了闯劲、打压了干劲、更失去了韧劲,找不到方向,拿不出办法,只能假装很努力,其实是蛮干和折腾,陷入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恶性循环。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结果才能为我们的付出正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要激活基层首创的能力,让改革创新动力足。基层是追赶超越的第一线,离实践最近,离群众最近,离问题最近,离办法也最近。所有改革任务要在基层落实,所有的创新理论要在基层检验,延续至今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起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18个农民,如今大名鼎鼎的深交所,最早只是深圳市政府的地方性试验,可以说,离开了基层的首创,就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要走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六个大,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发挥人的智慧和积极性,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要倾听基层的声音,大兴调研之风,我的切身感受是,经常下到街道村社、下到企业和项目一线,走一走、看一看,不仅能够摸到实情,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紧盯紧盯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城改回迁、信访维稳、转型升级等,精准发力、大胆创新,及时补齐影响基层发展与稳定的短板。要为基层减负,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的,当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基层单位、特别是街道一级,普遍被淹没于文山会海和各类检查评比汇报当中,造成派活的、验活的比干活的多,忙次要的活比忙重心任务多,这也客观造成了大家一天到晚很疲惫,考核结果却让人很憔悴。要对各街道承担的职责进行一遍清理,针对街道的考评必须经过区委的研究授权,通过对街道干部的有效减负,调动基层首创精神的倍增。

同志们,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新思想引领新发展,新时代呼唤新精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勇气解放思想,以更大力度加快改革,靠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靠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靠改革创新促进发展,全面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