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产业网:响应国家节能政策 大力发展节能产业
第一篇:节能产业网:响应国家节能政策大力发展节能产业节能产业网:响应国家节能政策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节能,难点在节能。如何推进节能产业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2011年“十二五”规划启动的开官之年,我国对节能减排问题的关注则可以说是全行业的。殊不知,早在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表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将成为我国的长久之策。无独有偶,在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节能。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能源、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都热点话题。随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至此,“节能”不再只是停留在纸面,正式由口号步入现实。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逐渐进入节能时代。
随着国家、地方“节能政策”的相继颁布,节能产业告别了以往的高能耗、有污染和排放的行业布局,在“节能时代”里求得生存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话题。节能产业的出路就在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实施者。节能产业网(http://)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企业进行节能技术创新是节能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节能企业正逐步的融入到节能产业网(http://)这样一个具备节能政策与资讯于一身的平台,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致力于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新工艺的运用,共同为实践我们国家的节能目标做着不懈地努力。我们共同期待他们能够在节能产业网这样广阔的节能平台上推出更多节能、科技、环保、低碳、创新的新产品。
至此,节能产业网(http。//)作为“十二五”新兴产业的节能行业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业内第一个双向节能产业交流互动平台。
第二篇:乌鲁木齐大力推进节能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事业进展顺利乌鲁木齐大力推进节能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事业进展顺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停留在表明的物质条件,而是更深入的体现在方方面面。发展并壮大节能产业,使用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目标,对下一步经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据悉,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鲁木齐市代市长伊力哈木·沙比尔提出了支持当地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外包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新疆新型工业化引领区的发展方向。
我国坚定的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用节能产业的优势,合理调节经济建设问题,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突破口。近日,乌伊力哈木·沙比尔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为了可持续经济发展,乌鲁木齐应该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主,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节能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的目标。
根据这样的发展目标,乌鲁木齐推动节能产业的发展,并将强化12个产业集群规划引导,以此促进风电、汽车、光伏、电子新材料及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地区经济,不给环境增添负担。另外,乌鲁木齐还将继续推进钢铁冶金、纺织、石油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协调推进三一西北重工2600台工程机械、伊泰540万吨煤基多联产等30个重大项目建设行动;通过积极推进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云计算”产业基地、新疆软件园等重点示范项目,发展当地的节能产业。
伊力哈木·沙比尔表示,在2013年,乌鲁木齐就采取了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方法,其工业增加值794亿元人民币,增长14.7%,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节能产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共同实现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0%以上的伟大胜利。
当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疆首家工业总产值千亿园区时,这里的中小企业经济增速高达30%。其中,上海大众5万辆轿车、新特能源1.2万吨多晶硅等,都在此建成投产,伊泰煤基多联产、神华煤基新材料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地区节能产业。
第三篇:2013节能环保产业政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7月12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一要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二要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等领域节能技术装备升级。加快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三要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四要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健全法规标准,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
五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第四篇: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1、节能设备:
—一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低温低压余热发电、焦炉煤气提氢、节能低压合成氨、大中型硫酸生产低温位热能回收、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中低浓度瓦斯(煤层气)富集、低温余热能量转换器等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节能关键技术装备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共性基础工艺和设备的研发。重点冲天炉、中频炉的双联熔化技术,冷温锻工艺,热处理渗碳和碳氢共渗催渗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汽车用大功率高效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
—一高效节能装备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一余热发电装置、玻璃熔窑余热发电装置等。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和低热值煤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高效锅炉;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以及高效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效节能设备。在炼油、钢铁、化工、建材行业高效燃烧器、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干法炼焦等设备。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高效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技术装备。高炉炉顶压差发电(trt)、干熄焦等成套技术与装备。电气化铁路和节能型机车车辆的更新换代。外热式、长炉龄铸造用冲天炉;粘土湿型砂旧砂再生设备,锻造用电液锤,高能螺旋压力机;节能固态感应加热电源设备,清洁型热处理油烟集排系统等设备应用。燃煤火电机组对外供热、制冷,采用背压式汽轮机对外供汽及电厂循环冷却水供暖。
—一节能监测监管网络建设。各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可覆盖全社会的节能监测仪器设备,配备节能监察专用车、装备便携式车载仪器设备、配备适用的现场监察取证设备。各地方公益性节能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更新监测检测设备。
2、节能产品
—一高效节能家电产品。高效环保节能空调压缩机、高效节能节材小型化冰箱压缩机、高效电机、c02制冷技术、直流变频压缩机、直流变频控制器和软件算法以及压缩机驱动控制器、空讯器微管传热技术、燃气热水器强化传热技术、太阳热水器、太阳能冰箱、各类家电产品节能节水技术、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微波炉等小家电变频电源模块技术。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电磁灶、平板电视、微波炉、机顶盒、饮水机、家用燃气灶具、商用燃气灶具、抽油烟机、电取暖器等产品。
—一高效节能办公产品。研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核心技术以及低能耗主板、内存核心技术。计算机显示器led背光技术、计算机高效电源等技术。高效节能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服务器产品。
—一高效节能商用产品。微细尺度高效换热器技术、高效相变储能装置。铜管对流散热器技术、冷藏冷冻系统节能运行关键技术、离心叶轮流动与增压技术。单元式空调、多联式空调、冷水机组、外部电源适配器、制冷展示柜等产品。
—一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高纯金属有税源(mo源)、氯化嫁材料、oled材料与器件等半导体照明关键设备和核心材料;大功率芯片和器件、驱动控制及标准化模组系统集成等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三基色双端直管荧光灯(ts、ts型)和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光源产品,以及必要的配套镇流器。
—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示范纯电动汽车,引导混合动力汽车。
—一节能建材产品。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烧结非粘土薄壁空心砌块、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高性能节能墙体材料。高强粉煤灰砖、内热煤歼石烧结砖、高强承重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
3、节能服务产业
—一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综合实力。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联合重组、增强竞争力,成为产业龙头。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节能服务。
—一发展为工矿企业、商业机构、党政机关等提供专业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的节能服务产业。鼓励企业做精、做专、做强。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资源循环利用装备
—一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矿物分离、富集与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设备。脱硫石膏、氧化铝赤泥、重点有色金属冶炼废渣、钢铁厂尘泥、煤矿煤歼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和煤歼石综合利用电厂处理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技术装备研发;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关
2键设备的研发;废旧机电产品高效、清洁、无损拆解技术,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及检测设备的研发;废塑料裂解脱氯、温和解聚技术的研发;废旧电器电子、废电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分拣、分选、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与装备;引进消化城市生活垃圾干化资源化预处理技术与装备。发酵行业烟气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研究。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装备。
—一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应用。废杂铜熔炼、粉煤灰提铝、电石渣制水泥、造纸黑液碱回收和综合利用、废塑料制复合木塑产品等技术与装备。废钢铁破碎、分拣、打包,特种轮胎翻新,无污染再生铅,酸碱蚀刻液循环再利用,废pet瓶再生利用技术装备的应用。发酵制饲料、沼气、em高效有机叶面肥等技术系统集成应用。
—一扩大急需设备生产规模。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废塑料、餐厨垃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领域,形成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扩大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废旧轮胎翻新设备、废印制电路板资源回收利用设备、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装备、废塑料再生装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中水循环利用成套装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塑术型材的成套生产装备、再生纸生产设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生产规模。
—一鼓励出口优势技术与装备。鼓励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再制造表面处理技术、废旧电池失效镍钻材料原生化技术、pcb废弃线路板的干法回收利用自动生产线、电子废弃物中热固性塑料的再生利用、可调周长环状胎面预硫化设备、制冷剂回收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出口,加强具有一定优势的再生纸生产成套设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的出口服务。鼓励新型建筑材料生产装备的出口。
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
—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利用固体废弃物如脱硫石膏、粉煤灰、煤歼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等建筑材料。
—一再生资源制品。再生金属、再生橡胶、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再生皮革,铜、铝、锌、铅、锡、镍等有色金属高纯度循环利用产品。研发常温超微粉碎和低温粉碎废旧橡胶(废轮胎)制品,低硫再生橡胶制品、预硫化法轮胎翻新、废热固性再生塑料、废pvc塑料裂解脱氯清洁回收燃油产品、废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等产品。
—一再制造产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交通运输设备、钻采设备和军用装备等再制造产品。
—一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品。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厨垃圾、沼渣、沼液生产高效有机肥。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
3肥、沼气等。
3、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产业
—一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立足现有回收体系,整合、改造、规范和提升,形成社区回收站点、规范化回收队伍和集散市场紧密结合的回收体系。
—一建立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将餐饮企业、单位食堂集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定时、定点,单独回收和集中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信息交换网络;再制造工程技术研发、再生产品安全性检测、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鉴定等服务平合建设;支持和培育从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应用的服务机构。
(三)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环保装备
—一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示范。反渗透膜技术装备,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技术装备,污水处理高效节能曝气设备,耐高温大容量布袋除尘器,烟气脱硫大型氧化风机、除雾器、循环泵,烟气脱硝催化剂,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装备,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装备,便携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器等的自主研发。土壤污染修复、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泥脱水与资源化、铬渣等重金属废渣无害化、环境污染在线快速监测等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示范应用。
—一环保重点装备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活垃圾分选和预处理、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城镇生活垃圾炉排炉焚烧、渗滤液处理、烟气脱硫和脱硝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化工、石油、制药、发酵、造纸、食品行业示范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示范装置。污染物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呋喃类污染控制技术等。城镇污水处理、矿井水和一般性工业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城镇垃圾循环流化床焚烧、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脱销通用设备等装备生产。电除尘、一般性工业废水治理和回用、噪声控制等成套技术与装备。
2、环保产品
—一环保材料。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防磨材料等的研发,布袋除尘器耐高温纤维、垃圾填埋防渗材料、烟气脱硫防腐防磨材料、二恶英催化分解滤料等产业化应用的示范试点。各种活性填料、生物滤料及填料,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用活性炭、吸声材料、隔声材料、阻尼减震材料等。
—一环保药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高温过程烟气净化用选择性催化剂、生物农药等研发示范,微生物絮凝剂、脱硝催化剂、
4高性能脱硫剂、表面覆盖剂等产业化应用的示范试点,复合型絮凝剂、循环冷却水理药剂、杀菌灭藻剂、消毒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生物农药等生产。
—一可降解产品。可生物降解产品,特别是利用秸秆、稻壳生产的快餐盒、包装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地膜、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等。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城市矿产”工程。“城市矿产”是指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汽车、家电等产品和废料中可回收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等资源,并折算为原生矿产资源的当量。
—一城市典型废弃物资源化工程。餐厨垃圾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包装废弃物加工利用示范。
—一重点流域及工业污染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