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5篇范例]

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探析

[摘要]自从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以来,成就大家有目共睹,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深入地对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来进行探析,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先简略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一些成就,然后就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执政能力等等视角分别简明扼要地展开分析与论述的。

[关键词]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原因,解放生产力

analysisonchindafterthereformandopeninguphavemadetremendousachievementsinreson

abstract:since1978,chinabeganreformandopeninguptonowmorethanthirtyyears,achievementforalltosee,especiallyintheeconomicstrengthoftheoverallnationalstrengthsignificantlyincreased,whiletheinternationalstatusoftheunprecedentedincreasesignificantlyimprovepeople’slives.therefore,thedepthofthegreatachievementsofreformandopeningtotheanalysisofthereasons,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ourcountryinthisnewhistoricalstartingpointtofurtherdeepenreformandopeningupofgreatsignificance.thisarticlefirstbrieflyintroducedabriefanalysisofitscauses.mainlyfromthechinesecommunistpartybasedontheprimarystageofsocialism’sbasicnationalconditions,topeoplefirstandgoverningforthepeople,alwaysadheretoemancipatethemind,liberationofproductiveforces,times,continuetostrengthentheabilitytogovern,andsoconciseperspectivetoanalyzeandwerediscussed.

keywords:reformandopeningup,greatachievements,,resons,liberatetheproductiveforce

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探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普遍实施,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并借鉴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一)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历史上的新记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中国的谷物、棉花、肉类、水产品、水果、服装等百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跃居世界首位。粮食自1996年突破5000亿大关后,连续多年稳定并跃过此水平。

由于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种根本性转变,表明中国经济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为由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由此引起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过去限制消费的政策转变为鼓励消费与改善供给相结合的政策。

(二)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出现由低级向高级、由严重失去、调向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大二公”、“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已发展为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前几乎被消灭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现在已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作乐一系列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同科技进步关系密切。一方面为适应科技进步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也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中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工业方面,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力比较强大,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等“瓶颈”产业得到缓解,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先后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总的来说,中国已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

(三)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重大变化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外开放在带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会带进一些糟粕。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工作上的失误。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罗润东.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演进轨迹[j].南开学报,2004,(2).[2]杨天宇,袁江.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探索,2005,(5).[3]王小映.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中国农村观察,2001,(4).[4]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68.[5]孙圣民.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6]赵波,冉宏伟.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比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1).[7]张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革[j].现代经济研究.2008.(7).[8]李月.以新的视角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9).[9]李邦君.中国经济概论[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