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5篇模版]

第一篇:花与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花与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

喜欢花,因为它绚丽多姿;讨厌刺,因为它阻碍了我们与花的亲密接触。花与刺恰如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共赢和矛盾。对在争议中已走过八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我们不能只看到它作为一个节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只看到其对传统民歌文化的冲突。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来源于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很有历史渊源。其间经历了从“三月三歌圩节”到“广西国际民歌节”再到最后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断发展壮大。其内容也从最初的单纯推广“歌圩节”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再到后来利用民歌节作为宣传广西吸引投资的阵地,民歌节也一直在与时俱进。

花: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发展民歌文化、创造经济效益、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体现出“花”的绚丽,即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性。

从总体来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秉承了其创办的宗旨,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对民歌的宣传与保护。而其另一个主题则是“经济唱戏”。从1999年第一届民歌艺术节期起,经贸洽谈签约额与举办期间前往南宁的旅游人数飞速增长,有人认为它为南宁市创造了第四个黄金周。

2000-2005年,除2003年“非典”影响外,南宁国际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都在逐年增长。2006年接待旅游者人数已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大关。能取得这样的旅游经济效益,是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离不开的。

与此同时,南宁的形象也在民歌节举办的同时,有很大的提升。

“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宣传广告之一。它的举办为塑造南宁的都市形象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南宁市进行推广宣传的一张名片。举办期间会有国家政要、艺术家以及明星大腕、实力商贾云集南宁,以至其成为众多媒体的焦。这也就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宁市的城市建设,使其城市形象大幅度提高,这其中不可谓没有民歌节的功劳。

以经济利益为重心,其创办民歌节的初衷难免会偏移。于是,民歌节就有可能成为经济的附属品,更甚的话,对民歌节的过度商业化操作可能会与宣扬民歌这一初衷相背离,完全成为一场打着宣传民歌的幌子来发展经济的闹剧。

刺:文化与经济的冲突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实现文化与经济产生良好互动,呈现“花”之绚丽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刺”的一面,即也文化与经济的冲突。

一、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违背

从秉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历届民歌节中,因为所附带的经济因素过多而冲淡其基本的主题,民歌所处的位置并非主导,许多非民歌、甚至假民歌充斥其中,同时即使所演出的民歌也以现代时尚的方式演绎。

由此再来审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历届民歌节终,按纯粹的民歌标准来演出的民歌所占比例不大。即使纯粹意义上的民歌又是在充满现代气氛中演绎,舞台豪华,布景绚丽,歌手在眩目多彩的灯光和振聋发聩的音响中狂歌劲舞;等等这些都显示出了与传统民歌文化的背离。

二、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误导

随工业后时代的来临,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使得壮族人的价值观念也时刻发生着变化,歌圩的衰落似乎已成情理中的事情。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新民歌,并将其认为是对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是民歌的当代形式,且视之为民歌的未来走向,其实这是对传统民歌文化的误导。将民歌内涵进行扩充,外延进行扩大,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肯定这将使民歌脱离本身性质,并内涵出现紊乱,对民歌的评判将失去标准,无益于民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其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所演绎的一些歌曲,无疑正在起着误导作用。《刘三姐》伴以疯狂的摇滚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

三、经济的附属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它是政府在利用本区域民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其真正的目的显然在于经济层面,这符合了形势的发展,而过度的政府行为或其中经济因素过重,是违背民歌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无益民歌文化的发展。

“歌圩”一词本身就包含有经济的因素,因此不仅从现实利益来看,它的经济因素是必要的,同时从本身来看,也无可非议,但是首先有“歌”,然后才有“圩”,所谓“因歌成圩”。因此它作为一种民歌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载体,则不能过多的强调经济因素,否则就是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走市场化的道路,也许是改变当前民歌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作为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从文化产业化的趋势来看也是适当的。但经济与文化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如何将一种文化资源彻底的走市场化道路,无疑是对文化的一种摧残。过度的炒作,经济因素的不断提高,它将逐渐成为南博会的附属品、陪衬物,自身发展失去独立性,成为经济的附属。

面对南宁民歌节给民歌这一古老文化遗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选择发扬光大还是选择被经济的光芒覆盖。

出路

除去糟粕,能增强其精华的生命力,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作过程中的文化与经济的冲突减到最小,以充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一、充分利用传统民歌文化,做到“名正言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应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优势的文化资源,否则现在的绚丽也许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只有纯化民歌舞台,它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做到“名正言顺”。

优秀的传统民歌并非没有市场,如纳西族东巴古乐曾在伦敦伊丽莎白女王演奏中心首场演出成功后,又在英国各地巡回举行了七场音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高度的评价。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民歌文化完全有能力独立支撑起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达到文化继承与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两个目的。

二、政府正确积极引导,扩大民众参与程度

从现实来看,民众参与的程度并不高,单从高价位的门票就可想而知。而民歌的听众必定永远是民众。可现实中大部分民众都只对每年有哪几位明星来参加等等感兴趣。所有活动中只有国际美食节比较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其他的活动与民众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大部分民歌都引起不了他们的兴趣,甚至引来不满的批评。

其中原因主要应该是与政府的引导,或者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举办的内容与形式分不开。因此政府不仅要正确引导民众,同时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当前民歌节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传统民歌文化因素。

花与刺总是共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具体说到南宁民歌艺术节,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好的宣传民歌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从而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这才能使南宁民歌艺术节成为真正的最大的赢家。

小贴士

歌圩与三月三歌节及广西国际民歌节

“歌圩”一词最早出现当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黎申产描写广西龙州歌俗的诗中:“岁岁歌圩四月中,欢聚白叟与黄童。”此时“歌圩”一词并非为固定的民族节庆,也非特指壮族歌俗,它是经历了壮化过程后成为壮族的特质的,同时其中也包含有汉化的因素。歌圩日期,主要是农历“三月三”、春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等喜庆活动,其中以“三月三”最为盛大。它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原型。

民歌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民歌解释为:“民间口头流传的歌,多不知作者姓名。”这涉及到了民歌的内涵与外延,即民歌是什么及其收集、整理、加工等。朱光潜曾指出:“我们可以说,每个作者首先是个人,其次是群众;个人首创,集体完成。”这结论得到了广泛认同。一首民歌的产生,常常是由某个人创作出后,经过许多人甚至几代人的集体加工而成的。由此可找到民歌的特点,“集体创作、口传心授、自由流变构成了民间音乐的民间性的三大特征。”集体创作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将民歌进行加工润色;口传心授意味着民歌创作存在即兴性,不受民歌当时格式或内容的限制;自由流变则是前两者所产生的结果。

第二篇:民族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互动民族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互动

信息来源:桓仁满族自治县政府网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6日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不断加大经济与文化互动,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桓仁满族自治县有满、汉、朝、蒙、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9%,其中满族人口占54.7%,满族文化底蕴深厚,满族文化影响深远。多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在挖掘、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编撰出版了《清王朝肇兴之地》、《建州女真志》两部文史书籍,并积极邀请国家清史专家来桓考察,得出“大清源自建州,建州兴于桓仁”的结论。桓仁满族自治县还先后整理了萨满舞、太平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萨满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桓仁满族自治县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使70多处满族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有效保护。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满语培训,在乡镇中小学开展满语课程试点,确保满族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桓仁满族自治县在加强满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大力发展满族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今年,桓仁满族自治县计划以建州女真村落遗址为基础,建设建州女真遗址公园,全方位展示满族先人李满住部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了解满族历史文化。同时,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积极谋划建设集文物收藏、文化推广、历史研究、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满族民俗博物馆,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满族历史文化的窗口。为丰富旅游业文化内涵,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编排了一系列体现满族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节目,在五女山文化广场和县民族广场开展以“五女山下篝火红”为主题的广场演出活动。新颖的演出形式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挖掘和传承满族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把满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将对桓仁满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冯永强肖颖通讯员肖成点击一焦点关注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思路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焦点关注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关键思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焦点关注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思路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第四篇。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994年——2003年全市地税组织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依法治税规范精细

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如何严格执法,如何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加大内部制约,这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市地税局甘为人先,自念紧箍咒,把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治税水平的总抓手和突破口来抓,目前初步建立起了执法责任清晰、执法程序规范、评议考核科学、过错追究到位的税收执法责任运行机制,在强化税收执法、促进依法治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执法行为得到了规范。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实现了各执法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建立起了一种“齿轮传动式”工作机制,对税收执法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督,使执法权力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的良性循环中。

管理方式实现了质的飞跃。税收执法责任制运用先进的过程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监控考核,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盯人”、“人管人”等粗放、低效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了人员、机制、机器的精细化有机结合。

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执法责任制着眼于“治内”,对每一位税务干部起到了较大的触动作用,普遍形成了“只有学得好、才能做得好,只有做得好、才能罚得少”的意识,充分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税收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在全系统形成了比业务、比技能、比执法水平的浓厚氛围,执法过错被纠行为逐月下降。

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责任制建立的这种权力与责任紧密对应的机制,扭转了过去行政执法中重权轻责的意识,促进了由“权本位”向“责本位”观念的转变,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仅从去年的数据看,全市企业申报率达到99.78%,入库率达到91.92%,个体申报率达到95.4%,入库率达到99.93%,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局规定标准。

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得到了省局、国家税务总局的高度评价。3月20日,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税收政策法规工作会议上,市地税局于波局长作为唯一代表介绍了淄博地税推行执法责任制的经验;8月21日,全国十省市执法责任制运行效应实证分析课题研讨会在淄博市地税局召开;截至目前,全国税务系统的10多个省市局到淄博地税学习执法责任推行经验;国家税务总局对淄博地税积极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经验,将在全国税务系统推广。纳税服务高效优质

服务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作为窗口行业的地税部门更要树立服务惟先的观念。因此,淄博市地税系统始终坚持税收服务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全方位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形式。探索完善有效的税企联系制度。市地税局在全系统建立了百家企业联系点,由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及时倾听纳税人意见,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开源助力。

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窗口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发售、税款征收、政策咨询等服务内容整合到每一个服务窗口办理,实现窗口职能由一岗一责服务模式到一岗全责服务模式的转变,极大的方便纳税人。

积极构建和完善“淄博网上地税局”。实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划拨、税务咨询、政策查询等业务的网络化办理,使纳税人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就可办理有关的涉税事项。积极推行纳税评估,实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税收信用体系,促进了纳税人依法纳税、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深入开展“爱心提示服务”、“服务预约制”、“跟踪回访制”等活动,使执法的过程变为服务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与纳税人的关系,实现了征纳双方的零距离沟通。大力提高服务效率。市地税局对每一项审批事项的每一个环节,都明确规定了办事期限,大大缩短了涉税审批期限。如市局规定,接到企业减免税申请后,资料齐全、情况属实的5个工作日内进行批复;需报省局的,5个工作日内上报,接到上级批复后3个工作日内批复到下级或企业等。同时,以建设“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廉政型”地税机关为目标,在全系统先后推行了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等15项工作制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市税务部门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十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共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70亿多元,为淄博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2366为您服务照片)信息化建设成效凸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李小彦浅析陕北地区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j]当代教育2008

[5]孔祥国经济中的人力资本[j]湖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