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典型经验材料聚焦“四套组合拳” “产改”工作显成效
聚焦“四套组合拳”“产改”工作显成效
今年以来,**县总工会立足援工助企职能,切实履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职责,以做实工会法律援助实体化机构建设为抓手,聚焦强化引领、打造阵地、提升服务、选树评优,打好“四套组合拳”,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扎实推进,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拓宽渠道,思想引领全覆盖
一是构建立体化渠道。坚持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统领,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深度,在城区设立喜迎二十大展示景观1处,打造展示街区5个、发光路牌52处,开设红色广播频道、红色“移动课堂”、抖音平台主流视频影响力达到10万+。
二是创新多样化形式。加强同各级工会沟通联系,创新宣传性组织,通过组织镇村、企业制作“文化墙”、宣传长廊,组建宣讲团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
三是打造专业化队伍。创新成立劳模宣讲团队,打造了“水润胶乡”宣讲品牌,采取“理论+文艺”“线上+线下”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四史”“三个精神”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700余场次,近10万人次职工接受教育。
二、打造阵地,法律援助全过程
一是实施“1+11+n”布局。以做实工会法律援助实体化机构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1+11+n”布局,即1个县级援助中心,11个镇街、开发区援助站,n个新村+社区+工会阵地法律援助服务点,设立独立服务窗口及劳动争议调解室,为法律援助提供保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激发改革热情。联合产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建功十四五,建设新**”“争创一流走前列建功立业在**”劳动技能竞赛、“五小”创新及技术研发创新活动,涉及职工万余人次,发放奖励30余万元。
二是培育创新人才。积极培育全员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手、“**工匠”等优秀技能技术人才,积极协调企业特殊要求,为职工开启破格或越级参加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快捷通道。目前已申请自主评价备案企业34家,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300余人,1个人才项目入选省重点扶持区域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计划,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企业入选**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三是打通晋升渠道。加强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推广落实,与人社局联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协助企业开展对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并为考评合格人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2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