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的思考
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西部优美乡村
沐川县作为典型的盆周山区县,怎样抢抓发展机遇,规划好“十二五”、谋划好“十三五”,积极探索山区发展新模式,实现山区社会超常发展,后发跨越。近日,记者采访了沐川县委书记廖克全。
记者。沐川怎样抢抓机遇,规划“十二五”、谋划“十三五”。
廖克全:未来10年将是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期,更是山区发展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期。沐川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抢部大开发机遇,对接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市发展大交通、大产业和大城市的要求,以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规划“十二五划“十三五”大讨论为契机,充分汲取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各方意见建议,跳出沐川看沐川,用全局的视野和超前的眼光,以大思路规划、大气魄提升目标、大开明优化环境、大举措做强产业、大视野选培人才,高起点、大手笔重点规划好“十二五”,积极谋划好“五”,突出安排好近两年工作,推动山区经济社会超常发展、后发跨越,奋力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打造中国西部优美乡村。记者:沐川规划“十二五”、谋划“十三五”有什么思路。
廖克全。沐川最大的特色是山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刚刚结束的“2010·中国沐川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全面展示了沐川的生力,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坚定了全县上下发展生态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不断深化发展山区经济“五个最大”的认识持“一站一心两片三地四县”的“11234”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念好“山”字经,打好有机牌、绿色牌、循环牌,进一步强化农业地位、工业主导地位和三产支柱地位,进一步拓展“城乡统筹发展,‘三化’联动推进,‘三产’整链打造”的新空间,进一步培育挥比较优势,加强与中央、省、市的政策衔接和项目对接,着力把优势转化为项目,把项目落实到当前,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发展向前。到“十二五”期末,全县交通公路里程、县城建成区面积、一般预算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记者。沐川在做大产业上是如何规划的。
廖克全:山区发展不仅要做大产业规模,更要做出产业特色。沐川将按照“农业做基地、工业延链条、旅游创品牌”的思路,以十代农林基地、一区三园工业集中区、两大核心生态旅游景区为载体,以科技、品牌、人才为支撑,以招商引资、要素保障为抓手,进拓展“林浆纸”、“竹木板”、“电磷煤”、“种养加”、“生态游”五个一体化发展空间,着力壮大以集群经济为主的制浆造纸、加工、磷煤化工和生态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提高以基地经济为主的现代农业比重,着力提高以文旅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到2,建成农林基地200万亩,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三产比例调整为15∶50∶35;到2020年,形成区域林产品加工产业中心,建成中国西部纸都、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全省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和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记者:沐川在发展保障上有什么考虑。
廖克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个地方竞争力的核心,是发展的根本保障。山区必须以开明开放、对外合作为平台力缩小与外界发达地区的思维差距和观念差距,树立加快发展的豪情,形成后发跨越的锐气,大力营造“干部建功业,企业兴产业、创家业”的创业氛围。引入干部选拔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展选人用人视野,鼓励有胆有识的工作劲头,在真干事、干成事中培养和考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干部素质能力、职工岗位技术、农村实用人才、就业专业技能等不同层次、各种类别的大培训活动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等定点联系制度,开辟高级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政府配套专项人才补策,引进产业发展急需人才,鼓励企业开展专项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确保加快建设富裕美、开放、和谐新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