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考

谈谈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贝弗里奇报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学院:政法学院班级:社会工作班学号:20101034024姓名:许正强

摘要。在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现代福利国家的蓝图。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不仅使得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同时也确立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贝弗里奇报告》中蕴含的福利思想和社会保障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贝弗里奇报告;福利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正文: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中的福利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实施了30多年,虽然经过多次改革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合理化,但其缺点与不足依然十分明显。显然,如何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政党和政府部门开始制定改革计划。

1941年6月,英国政府宣布成立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关于社会保险合作问题的委员会,这就是“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委员会”,由贝弗里奇担任主席,这个委员会对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查,并提出战后改革的详细方案。1941年11月,贝弗里奇发表一分标题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点》的备忘录,同时在1942年1月发表另一篇标题为《社会保险津贴的范围以及贫困问题》的备忘录。这两份备忘录为贝弗里奇委员会的工作确定了目标与方向,实际上是后来正式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的》的大纲。同年12月,著名的《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又称《贝弗里奇报告》)由贝弗里奇签署后正式发表。《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思想的诠释:

第一基于需求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框架。需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有效提供社会保障的前提。贝弗里奇阐述了产生社会保障需求的8种原因。第一是失业,这里的失业指的是一种非自愿性失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而得不到工作;第二是伤残;第三是失去生计;第四是退休,劳动者的年龄达到了无法承受

工作压力的时候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此时劳动报酬将会终止;第五是婚姻,重点指的是妇女的保障需求,包括婚姻、生育、丈夫失业、寡妇、分居等情况下的保险需求;第六是丧葬需求;第七是儿童需求,主要是针对受全日制教育的16岁以下少年儿童提供子女补贴;第八是身体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通过8种需求原因的阐述,充分说明了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以此8种需求原因为基础,构建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险及其相关服务制度的基本框架。报告提出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应由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3个层次构成,为人们勾画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思想和实施方案。

第二实行普惠性和政府主导的福利国家基本思想。《贝弗里奇报告》是人类社会保障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和实践,其阐述的福利国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报告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并明确提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各尽其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即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普惠社会全体成员,而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政府的主导作用。英国的国民保险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为社会保险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包括国民保健服务、社会服务及非缴费性收入支持保障项目的经费。再次,社会保障承担家庭赡养责任。英国国民保险在待遇设计上的指导原则不是工资丧失的补偿,不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待遇,而是考虑到劳动者的家庭赡养情况。

第三提出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原则。贝弗里奇认为,只有坚持3条总体原则,才能使援助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第一,在规划未来的时候既要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要被这些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第二,应当把社会保险看成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政策之一。第三,社会保障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合作。3如报告对社会保障预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雇主和参保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方案。这三项基本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强调了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深刻阐述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性的社会保险制度,贝弗里奇提出了6点原则。第一,基本社会待遇标准统一;第二,缴费率统一;第三,行政管理统一;第四,待遇标准适当;第五,广泛保障;第六,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这些基本原则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和实践提供了原理性的指导。第四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贝弗里奇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法律作为保障。原来纷繁芜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被批准的法定社会团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被取消,改为中央和地方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即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应当由内阁部长领导下的社会保障部承担,同时形成组织网络,地方社会保障办公室负责管理现金待遇和救助及其他相关工作,联合委员会由社会保障部及有关医疗保险和福利的所有相关部门组成,确保社会保障行政统一管理;任命某个人或某机构准备必要的立法和方案制定工作,使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转。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也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仍是不均衡的甚至在某些部分是相对落后的,人口、区域经济、收入差距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发展层次不均衡,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农村地区严重滞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种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发展。据统计,占我国人口30%多的城镇居民占有我国社会保障的近89%,而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则仅占我国社会保障的11%。

(2)整体覆盖范围不广,部分保障水平较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覆盖面最广、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项目,但是养老保险的主要参保人员仍然是城市居民,城镇参保人员较少,农村人口则基本没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岑子彬:《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5期

[4]陈雷王振:贝弗里奇福利国家思想的诠释与启示——兼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战略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孙光德: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数学与研究;199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