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林业产业突破发展的思考
作者:李森文
统筹城乡发展,要根据资源禀赋选准突破口,以促进城乡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当前加快恢复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坚持以工程造林为主,抓住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水保生态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9年全区发展林业产业园59.6万亩,其中桑园17万亩、茶园3.9万亩、果园11万亩(狮头柑3.4万亩)、板栗8.5、核桃4.5万亩、油茶6万亩、油桐5.5万亩、生漆3.2万亩,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但是全区林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小。尽管总面积达到59.6万亩,但农民人均不足0.8亩,而且零星分散,形成不了拳头产品,不能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家产业。二是经济效益偏低。经过多年的发展,到2009年,全区林业产值仅4.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5.13亿元的16.8%,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13元,占纯收入3364元的9.3%。三是产业化程度低。林业产业品种全、数量多,但大多数规模小,种植分散不连片,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或有龙头企业但利益联结不紧密,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7.18特大灾害,造成全区46个乡镇办普遍受灾,据统计,种植业、林业、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这不仅加大了今年农民增收的压力,而且还影响到来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区是个典型农业大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劳务经济的增长空间有限。从长远发展来看,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尤其是要加快扩张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实施重点突破,从根本上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源。
三、狠抓落实,推动林业产业突破发展。
实施林业产业建设新突破,是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决策,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一要坚持行政推动,保障和实现林业产业大发展。区上把经济林果园建设纳入乡镇办年度经济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和产业单项考核内容,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重点考核。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抓点示范情况是考核其政绩的重要依据,年底统一兑现奖惩。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公开通报。二要科学规划布局。规划布局是发展的先导。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连片开发、集约经营的思路,围绕蚕桑、茶叶、油茶、干鲜果四大重点,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整山整沟整梁规划,促进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林业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建设90万亩经济林果园,需要大量的投入。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乡村动员、项目带动,资金支持”的原则,把林业所有项目以及水利、农业、交通、扶贫、移民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打包捆绑用于林业产业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重点解决好种苗投入、奖励扶助等问题。四要依靠改革,催生规模经营。要加快推进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稳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激活林权,衍生资本,提升效益。加大林权、宜林荒山、坡耕地的流转力度,鼓励开展四荒拍买、国有、集体林租赁承包,实行林业两权分离,把资源向大户集中,募集发展资本,催生规模经营。五要强化林业技术措施,保障工程质量。围绕工程质量、规模和效益,严把“坑、苗、水、土、管”五个关键环节。保证工程造林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活率。区乡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组成技术指导组,巡回到乡镇办,深入造林地块、小班,指导农户按照技术规范整地栽植,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成活率。六要坚持抓点示范带动。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在乡镇政府周围、交通便利的村组,按照集中连片全覆盖的要求,确定乡镇办党政一把手每人每年包抓一个至少300亩以上的经济林果园建设示范点。要坚持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努力把各自示范点打造成为全区工程造林和产业建设的新亮点,带动全区面上林业产业建设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