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关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调查

栗战书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充分肯定,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技推广十大模式之一。目前已成功开展了三批,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希望能继续搞下去,一些兄弟省(市)也纷纷来学习。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带着问题,我组织有关部门对全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黑龙江省率先创立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新模式,深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科技对现代农业引领作用凸显

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始创于省农科院以科技帮扶十弱县为主要内容的“院县共建”。随着院县合作成果和作用不断显现,省委、省政府决定组织全省15家农业科研院所、涉农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全省67个县(市、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建活动。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是通过“五项规定动作”开展的。一是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科研单位出技术、出成果、出管理,县里出土地,采取公益性、市场化等多种方式建立不同层次科技示范园区(田),集中展示全省乃至全国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实施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以来,每年有组织或自发到园区参观学习的农民达150多万人次。二是兴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每个专家大院配备了必要的物质设施,有专家常年驻院服务。目前,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已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三是谋划农业科技致富项目。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全省集中组织各学科专家

深入各县,与县里共同研究推进高新技术和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帮助各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四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对农民、乡村干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五是选派科技副县长。由省委组织部组织,在参与共建的涉农科研院所和学校等,选派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技人员,到各县担任挂职科技副县长。全省已先后下派67名科技副县长。

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是新形势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性搞好专家与农民、科研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做法,是一项既符合黑龙江省当前实际,又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一是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结合更加紧密。目前,全省共有920多名专家参与了共建活动。他们走出高楼深院,走进田间地头,成为传递科技的使者。

二是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科技含量。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仅农业防病治病一项全省每年就减少损失5亿多元。

三是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每年共建单位至少有920多名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下基层,有效解决了基层科技人员总量不足、素质不高问题。实施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以来,全省推广农业新成果、新技术2450项,相当于农村改革以来新品种新技术总和的1/3。

四是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技术队伍。在合作共建中,通过园区带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以及科技培训等,让广大农民学习、掌握了众多农业科学技术,3万多农民成为种养业的行家里手。各类“土专家”“田博士”和农民经纪人达到20万人,引带作用日益突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明确工作任务,提升合作共建层次和水平。今后重点工作任务主要为五项内容,即“五个延伸和一个完善”。“五个延伸”,就是延伸原有的“五项规定动作”:一是农业科技园区要由县级园区向乡、村两级延伸,力争用3~5年的时间,普及乡级园区,村级园区的覆盖面达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二是专家大院要由单一的咨询接诊向多功能服务延伸,突出抓好“两件事”:一个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专家大院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另一个是完善功能,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农民科技培训要由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延伸,由分散培训向集中培训拓展;由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加工业等培训拓展;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向种田大户进学堂、进院所拓展四是致富项目要由公益性示范项目向市场化运作项目延伸五是派驻科技副县长的范围要由县(市)向所有农

业区延伸。可以考虑由省编委每年拿出1000个编制,优先选用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乡镇农技推广岗位。

(三)建立多元投入长效机制,为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提供资金保障。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省级财政设立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专项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今后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融资为补充,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专项资金。要积极鼓励农民自筹,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投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各帮建单位要定期推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致富项目,鼓励金融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参与推广项目,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多元化投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