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昆明)[最终定稿]
第一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昆明)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下面,结合这次省委组织的县域经济发展培训班及随昆明市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的所见所思和盘龙实际,谈谈我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粗浅思考。
一、盘龙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盘龙区是昆明主城区之一,在2004年和2009年分别经历了区划调整和托管滇源、阿子营“两镇”的重大变化,现全区管理面积886.9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79平方公里,区内629.8平方公里的区域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占全区管理面积的71%。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第一板块的要求,盘龙区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都市经济,做大做强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盘龙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五次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分别位列“十强县”的第4位、第5位、第6位、第3位和第2位。2011年gdp总量首次突破300亿元,达301.85亿元,增速达到1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达22亿元,总量从全市第5位跃居第3位,增速达到32.02%,在全市第一板块位列第一。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5.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45亿美元,在全市第一板块排名县区第一。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非公经济飞速发展。不断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41.25%提高到2011年的46.1%,达到139.22亿元,增长15.7%,明显高于gdp增速,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逐步完善。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支撑逐渐形成。2011年盘龙区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37∶29.04∶69.59,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0.06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二产业得到优化提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居民消费逐步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得到增强。“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1.33%,2011年完成239.53亿元,同比增长20.3%,比“十五”末期增长了2.96倍。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逐年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逐渐增强,需求结构由过去的主要靠投资推动逐步转向靠投资和消费双推动转变。
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在城市发展基础方面,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盘龙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中央商务区、北部山水新城、双龙片区和东白沙河片区等一些重点片区规划,为优化发展布局、促进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累计投资30.14亿元,完成了铂金大道、沣源路等30条城市道路建设,全区道路交通通达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改造资金约120亿元,27个村进入实质性拆迁,拆除468.25万平方米,28个村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开工面积514万平方米,通过城中村改造,重塑了城市功能,为
一步提升。在生态环境基础方面。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十一五”以来新增绿地1153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从“十五”末的26.81%、31.25%提高到48.49%和54.21%。加大河道治理力度,盘龙江、金汁河、大清河、海河、冷水河、牧羊河等河道及其支流实现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在人民安居乐业基础方面,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昆十中求实校区、昆十一中国债综合楼及一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盘龙江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30届,荣获全国群众文化工作最高奖项“群星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院(室),在全市率先对5个涉农街道实行符合政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全额补助。社会保障不断加强,“零就业家庭”保持清零状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9%;实现全区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41.8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49%。扎实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解决810多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基础上,去年又完成6841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和970套廉租住房、500套公共租赁住房续建,使更多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改善。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服务平台与社会管理要求的有效融合。深入开展平安盘龙创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03%和8.28%。2011年盘龙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9元,同比增长13.4%,是全省的1.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660元,增长16.97%,是全省的1.83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水源保护力度加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稳步推进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一级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全面开展水源区污染治理,完成161个村庄生活污水“三池”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铁冲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积极探索水源区保护与发展综合治理模式,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2011年松华坝水库饮用水达标率达100%。
二、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
虽然盘龙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特别是与今年初昆明市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的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善用区位优势上存在差距。这次考察的城市分别处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和首都经济圈等我国经济最繁荣、最发达、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些城市充分利用有利区位,使区位优势带来了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带来了人才优势,人才优势带来了智力优势,智力优势带来了资金倾斜的优势,最终造就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云南正在加快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盘龙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区,我们在桥头堡建设和沿边开放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好有利的区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做足文章。
天津,无论是位于珠三角的深圳、东莞,还是位于长三角的苏州、杭州、上海,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能不断解放思想,敏锐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将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与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勇于改革,敢想敢干,真正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意识。与他们相比,我们身处高原、山区、半山区或封闭的坝子,地域的限制导致思维方式的限制,喜欢关起门来看自己,不敢想造成不敢去突破,不会想造成了不会做,甚至乱想导致了发展的滞后、发展的失误。可以说,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是在观念认识上的差距。
三是办法上存在差距。这次考察的苏州工业园在坚持规划完整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土地征转等操作办法,突破了新区开发建设中的土地瓶颈制约。而反观我们,往往按部就班等着国家给土地指标,没有指标就不敢做、不敢干。但是国家不给指标的时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想办法、想点子,学会在困难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在发展中做到既注重壮大数量规模又注重提升发展质量。
四是落实上存在差距。这次考察中,考察地能将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与实际紧密结合,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勇于改革,敢想敢干,有力推动了本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全力打好“十大战役”,锐意推进“十大改革”,并用抓项目的方式抓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了新区高速发展。反观我们,一些干部仍然有“差不多”的思想,存在做事粗放、不认真、不较真,工作要求一般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五是作风上存在差距。没有务实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和有效的执行作保障,再好的发展蓝图也只是一张白纸。北京、天津、深圳等考察地的大发展就在于他们从思想观念上、从用人机制上、从组织发动上,全方位调动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考察地积极向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转变,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广大干部群众能吃苦、更敬业。他们扎实的作风、敬业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反观我们,一些干部仍然存在迟缓、等待、慵懒的习惯,工作前瞻性不强,对相关信息反应不快,灵敏性不够,事到临头才着急、突击,缺乏积极主动、长效运行的工作态势。
三、学以致用,认真抓好盘龙县域经济发展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盘龙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参加昆明市党政考察团到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学习考察的主要目的。虽然盘龙区在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层次等各方面都与北京海淀区、天津滨海新区、广东东莞等考察地不同,但他们创造的成功经验对盘龙区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考察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推动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盘龙区近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区划调整后盘龙在全市处于落后态势的痛苦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开始静下心来思
2009年至2011年卧薪尝胆、奋起直追的阶段。盘龙未来的发展、谋划,必须放到全市一盘棋中来思考,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约束。如我们提出规划建设北部山水新区,这片区域历来都是松华坝泄洪区,是限制发展区,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我们的谋划、突破,变成了盘龙区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我们要突破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进一步认清区情,对症下药。盘龙区从建区以来就是昆明重要的商业区及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区,不论是人才队伍、干部储备还是社会资源、基础条件,都是围绕着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虽然2004年和2009年区情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优势。盘龙发展的着力点、发力点,就是大力发展都市经济,抓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只有把现代服务业这篇文章做好,才能对症下药。
三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差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避免同质化,务必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差别发展,以“别”取胜。因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缘故,盘龙区是昆明14个县市区中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县区,所以就需要我们重视差别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都市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以及金融保险、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盘龙区现有俊发中心和财富中心2栋税收过亿的楼宇,有25栋税收过千万的楼宇。北京路延长线正在开发的商务楼宇有26栋,预计将于今、明两年逐步建成投入使用,面积将接近180万平方米。这些都将是盘龙区都市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四要进一步超前谋划,持续发展。一是区域的发展,应该要科学发展、缜密发展、持续发展,而不是轰轰烈烈、不讲章法,不可持续。盘龙经历区划以来的三个阶段后,更要坚决做好超前谋划,保证县域经济社会能持续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构建“12345”发展格局,即:一个都市经济核心(主城中央商务区);两条延伸产业主轴(北京路商业主轴、人民东路—机场高速产业发展轴);三大新型板块(北部现代商贸服务业重点发展板块、东部文化旅游休闲拓展板块、水源保护发展板块);四个区级次商务中心(联盟总部经济次商务中心、北辰商务休闲次商务中心、小坝高科技研发次商务中心、世博旅游度假次商务中心);五大重点片区(北部山水新城片区、双龙片区、东白沙河片区、茨坝片区、滇源—阿子营片区)。在发展步骤上,要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北部山水新区和中央商务区),谋划三个区域(双龙片区、东白沙河片区和茨坝片区)。
五要进一步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全力抓好规划,在定位明确的情况下,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生产力。要着力抓好中央商务区、北部山水新城、双龙低碳经济示范区、东白沙河商务区、茨坝高科技研发总部商务基地、小坝次商务中心、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等重点片区的规划,务必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重要节点、轴的城市形象设计。要全力抓好土地的收储和一级开发工作,坚持合理布局、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加快已收储土地的整理及一级开发工作,力争能逐步成熟出让,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要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
步加快完善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基础设施“4321”工程,提升路网服务水平及城市交通通达能力。同时,扎实推进绿化、水利、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要全力抓好服务,强化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优质、高效、简便、快捷的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要从制度建设上加大问责力度,规范监督程序,形成统一协调、分头落实、责任到人的常态化督查督办工作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政务行为,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
六要进一步内培外引,项目带动。项目是投入的载体,是发展的引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抓住了招商引资、内培外引,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支持盘龙区现有的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和实施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盘龙的发展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盘龙,在重点推进的中央商务区要着力抓好恒隆广场、香格里拉酒店、七彩之门、汇都国际等建设项目以及东站、苏家村、栗树头及昆纺片区的改造项目的推进工作,在北部山水新区抓好三峡集团、黄金集团、矿产交易中心和红星美凯龙等项目。
七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盘龙没有工业园区,但有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所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切实重视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城内的发展,着力抓好中央商务区、北部山水新城等重点片区,以及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一手抓水源区的保护,积极探索推进水源区有效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做到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借鉴成都统筹城乡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资金、政策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加强耕地保护,深化农村土地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探索城镇上山新路子,探索合理的利用好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延伸对接,增强片区综合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资源,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整村推进、劳务输出、小额信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紧紧抓住桥头堡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心城区,为推动盘龙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思考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思考
在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摆脱财政困境,充裕地方财力成为县党政领导和财政部门下达任务、考核工作的核心。根据新税制的特点,在巩固共有型财源的同时,充分依托地方优势,下大力气建设、培育地方财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一、搞活流通促生产,主攻“三产”增财力
新税制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列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这些税收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突出了第三产业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第三产业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商贸业、饮食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地方保险业、信息咨询业和旅游业。这些产业投入少,受资源约束小,提供的税收多,发展潜力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比较高。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第
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作为地方财源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
发展第三产业,商贸是龙头。商贸业发展了,第三产业的其他各业都会跟着发展起来。同时会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商贸业越发展,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流转越快,生产者获取的利润就越多;生产者获利越多,生产的积极性就越高;生产者的积极性越高,生产的产品就越多越好,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经济要发展,财政要增收,穷县要脱贫,商贸是捷径。要按照建立赣北大市场的要求,以大流通促进大繁荣。抓紧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手段先进、配套完善的流通服务设施,加快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商杜和连锁业。尤其要把发展重点放在大宗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的培育和建设上。逐步建成大中小结合,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大进大出的市场网络,把我县建设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把县城建设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商埠和南昌市、九江市的卫星城。通过发展商贸业,把其他各业带动起来。
二、农业税收上台阶,农业特产挑重担
农业特产税是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新税制把原来征收产品税的农、林、牧、水产品改为征收农业特产税,提高了农业特产税的税率,扩大了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商品率为目标,将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保证粮、棉稳产、高产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山地、水面发展农业特产品生产,是建设地方财源,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充裕地方财力的又一途径。
与先进地区对比,有很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一是领导要重视。县、乡、村各级领导要明确发展农业特产品生产的重要意义及农业特产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的位置和潜力,自觉地把发展农业特产品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充裕地方财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像抓粮食生产、棉花生产那样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是目标要选准。农业特产品生产投入大,见效时间长,短的几年,多的上十年甚至几十年。发展农业特产品生产,目标一定要选准。不能今年种了明年毁,年年搞个新花样,到头来一事无成,劳民伤财。三是农业特产品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丘陵山区重点发展林果业、茶叶、药材种植业。草地荒洲重点发展畜牧业。滨湖地区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水生植物种植业及水产捕捞业。大型水库,湖泊重点发展库湾湖汊养鱼、网箱养鱼,水产捕捞。城市郊区,公路沿线可大力发展果用蔗、果用瓜生产。四是要密切注意市场动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五是技术要跟上。农业特产品种养技术要求高,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把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学到手。六是要形成一定规模。不能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方法指导农业特产品生产,小打小闹开杂货店。要搞一乡一品,或数乡一品,这
样做有利加工和推销。我县发展农业特产品生产的条件很好,潜力很大,只要各级领导引起重视,下定决心,抓住不放,实现农业税收上台阶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地方企业办得好,地方财政有后劲
新税制把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以及外国企业所得税列入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突出了县办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地位,认真办好上述企业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财政后劲的关键措施。我县县乡企业起步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
办好地方企业,应以财政增收为主要目标。一是要做到多元并举,侧重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方面突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经济成分逐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乡镇企业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发展迅猛,来自非国有经济财政收入比重逐步上升,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财源建设中一是要防止企业姓“社”、姓“资”的干扰,打破国有优于集体,集体优于个体的老框框。在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二是以效益为中心对企业进行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很大。新税制将地方企业所得税留归地方,其目的是要求地方政府促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所得税的多少是由企业利润所决定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利润多,所交的企业所得税就多。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利润少,所交的企业所得税就少。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经济效益,地方财政不但得不到好处,还有可能背上包袱。因此,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实行区别对待。经济效益好的要积极扶持促其发展。经济效益差又无法起死回生的,要采取断然措施,或转产,或关停,或兼并,或拍卖,绝不能让财政背包袱;三是不能乱开口子减免税收。实行新税制后,各税种的优惠政策比以前有较大幅
度的减少,确有必要继续执行减税、免税的项目,除税收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外,一般不能再减免税收。
四、敞开县门迎财神,招商引资添活力
新税制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以及外国企业所得税列入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意在鼓励地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九江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指出,九江的开放不仅是市区的开放,涉外部门的开放,而是包括各县(市、区)在内的,全方位的开放。要求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我县地处昌九工业走廊的黄金地段,正处在沿江、沿海、经济向内地转移的过渡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随着京九铁路的贯通,我县与沿江,沿海开放地区及港澳地区的距离大大缩短,为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打开了通道。党的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后,全国呈现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江浙一带已经发起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开始向东西部挺进。沿海地区“三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海外商人和江浙企业家、财团都开始在内地寻找合作对象,我县将作为外商和江浙投资者的最佳伙伴被他们所选中。加上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永修籍人士都愿意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我县的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系件。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主动出击,把招商引资搞好。一是要明确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要让大家懂得,我们永修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但开发资源需要资金、技术、先进的设备、管理办法和销路。我们必须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这些困难。招商引资正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最佳方式,真正受益大的还是我们自己。从而消除怕吃亏,怕别人发财的思想障碍。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诚心实意地与投资者合作,为开发永修、振兴永修经济作出贡献。二是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引进外资,按照出口导向和多元化战略,建设一批质量高、竞争力强的出口产品生产基地;三是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在政策上能优惠的尽量给
予优惠。在配套资金、征用土地、开业办证上尽量简化手续,给予支持。在社会治安上要加大打击犯罪力度,保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使投资者有安全感,给真心实意来我县投资兴业的外商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以扩大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新税制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机遇,用好用足税收政策,依托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振兴地方经济、充裕地方财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三篇:对张家口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沽源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谷连昌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km,东西最大距离228km,总面积36873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燕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地形上以山地为主,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又与承德相连,西与煤都大同接壤。是河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曾是蒙汉人民进行“茶马互市”及其他产业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又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型城市。
十二五期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对张家口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宏观经济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利于张市实现后发赶超。面对机遇和挑战,张家口市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力争在“十二五”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的跨越赶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张家口现状及优势
张家口的地理位置是十分优越的,那么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成为制约张家口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呢。这都是由张家口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1、张家口和北京的错综关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决在基层。扎实开展平安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防止影响全局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是加快县域发展的组织保障。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县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一支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求真务实、带领群众致富的过硬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镇)党政正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中熟悉经济成员比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致富中的作用。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领导班子成员原则上要任满一届。改进干部考察办法,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垂直管理部门在县、乡(镇)的机构党的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其领导干部任免,事先征求并尊重所在县、乡(镇)党委意见。垂直管理部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垂直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做好本职工作。
13、强化绩效考核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