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三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同志们:

在广大干部群众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深层次的感悟。现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历史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深刻认识现实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进行的伟大变革、走过的壮阔征程,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应运而生和丰富发展的清晰脉络,是描绘新时代奋斗史诗的生动画卷,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深刻认识指导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从章节编排设计到具体篇目内容,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宏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历史眼光,体现了对党的历史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战略考量,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更加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坚持创新思维。把握第四卷的“新”,无论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都重点突出“新”。在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敢于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化危为机、主动应变新的战略机遇,增强了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战略能力。因此,我们在学习第四卷时,要重点关注第四卷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自己的岗位和工作领域,做精做透,练就“照葫芦画瓢”能力的同时,大胆改革,用创新思维研究工作、干事创业,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坚守风险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当前,疫情持续多点爆发,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坚决守住**风险底线,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原则,压实责任,建立政府**本息兑付风险防范工作台账,精确还款时点,实行政企协同挂牌督战,确保**风险不“爆雷”。

(三)坚守安全底线。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新”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化危为机。统筹好安全与发展,持续保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确保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尤其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必须坚守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以安全保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营造安全稳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