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月至*月上旬,我委赴有关涉农部门了解农业农村相关工作情况,赴各辖市区与有关部门,部分镇、村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听取农业农村相关情况介绍,对全市上半年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审议时参考。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农业农村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农业农村方面的法律法规,围绕市人代会确定目标、“*”发展战略和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兴产业、优环境、促共富、抓改革,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总产值*.*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一是粮食安全根基得到夯实。上半年全市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夏粮单产*.*公斤/亩,较上年增加*.*公斤/亩,增幅*.*%;其中小麦单产*.*公斤/亩,较上年增加*.*公斤/亩,增幅*.*%;夏粮和小麦单产增产、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上半年,我市全社会累计收购小麦*.*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全市*.*万吨成品粮储备计划全部落实到位。二是“菜篮子”供应体系得到完善。上半年,全市存栏生猪*.*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万头,存栏家禽*.*万羽;累计出栏生猪*.*万头、家禽*.*万只。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供给平稳。全市水产养殖面积*.*万亩,水产品产量*万吨。三是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高质量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及时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统一管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一批已完工*个,合计*.*万亩。上半年,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期,防汛、夏收夏种、太湖蓝藻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期;发布预警信号*期;发送气象预报预警相关短信*条,累计接收短信人次数约*万。

(二)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是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金坛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创建名单。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家,省级示范园*家,*家农业企业上市(挂牌)、*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二是启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聚焦重大新品种培育、绿色产品和技术、农机装备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突出企事业单位等科技创新主体,打造以实验室(技术中心)、人才团队、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十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立华牧业获批“农业农村部华东优质禽育种重点实验室”(*仅*家)。三是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个,项目总投资达*.*亿元,*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个,开工率达*.*%。其中“高、新、加”项目*个,占全部项目的*%。四是市供销系统“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上半年,全市新组建农合联*个;建设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家;培育金牌农产品经纪人*名,带动低收入农户数*户,完成投资额*万元,均达到序时进度。

(三)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乡村片区整治更新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选取*个*-*平方公里试点区域,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乡村片区整治更新,树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全市样板。二是美丽乡村创建全面启动。对标对表浙江“千万工程”,以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展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年计划创建*个市级美丽乡村,争取培育*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相关建设项目均已全面启动。三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高标准制定农村人居环境和文明城市建制村考核评分细则,聚焦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置、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改善提升。四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启动,估算投资*亿的治水项目扎实展开,太湖竺山湖生态清淤工程、滆湖生态清淤及修复工程、退田还湖项目等稳步推进。水利各项建设年度计划投资*.*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条拟建市级示范幸福河湖和*个拟建幸福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已全部完成现场建设提升工作。

(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向纵深迈进。溧阳、武进*个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启动省级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和闲置宅基地及闲置住宅线上流转交易试点工作;全市已有*个镇启动开展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工作,累计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多宗。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武进区获批开展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政经分开”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初步选定金坛区元巷村、钟楼区新民村等*个村(涉农社区)开展分账管理改革先行先试。三是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积极开展。在溧阳市天目湖镇等*个辖市(区)*个镇(街道)开展试点。目前,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的*个试点镇已启动互助资金补助工作,试点镇参与群众达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坚持融合发展,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一是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可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在开发利用山水资源、人文资源过程中找到集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让“闲”资源“动”起来,“凉”资源变成“热”经济。比如金坛柚山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发自然风光,打造千亩“阡陌蟹塘”,带动旅游业发展,*年集体经济收入超*万元。二是拥有区位优势的村,可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对低效、闲置的资源,要结合危污乱散低整治加以盘活,发展物业经济和服务业,把区位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势。比如钟楼平岗村利用靠近龙湖天街的区位优势,购置近*万平方米商铺,打造星悦花都商业街,使村集体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收益。三是民营经济活跃的村,可以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提供劳务、物业服务,也可以选择发展稳定、成长性好的企业参资入股,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发集体资源。比如武进汤墅村先后在*家企业注资入股,特别是洛凯机电上市后,村集体的投资已经取得明显回报。洛阳镇的大多数村也正积极开展村企合作,破解集体无资金、企业无资源的难题。前段时间,中天黄金大农场项目正式签约,中天钢铁集团计划投资超*亿元,在金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必将有力带动黄金村、龙溪村、唐王村等地集体经济的发展。四是发展基础较差的村,本身缺乏相应的资产资源,区位优势也不突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单打独斗发展集体经济越来越难,可以通过村村联合、村镇联合、镇镇联合等方式,实施抱团发展。比如,*镇、*镇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有效解决了村内资源少、项目不好找等问题。当然,其他村也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三)坚持长远谋划,促进农村面貌整体提升一是高位推动实施片区整治更新。强化片区综合更新理念,着眼空间重组、功能重塑、产业重布、治理重构、生态重修,打破村域壁垒、镇域界限,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和道路、村庄、景区、园区等生产生活要素整合更新。根据各片区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基础条件,形成符合实际的推进模式,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进度,年内完成*个片区规划编制、形成项目清单,年后启动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一年有起色、两年有变化。二是实施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农房,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对有安全隐患的优先及时改造。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标准,强化农房建设技术指导和服务,探索绿色农房建设路径,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年内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万户,到*年完成建设*万户以上。三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村发展规律,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测评体系,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垃圾清理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到*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三类以上公厕覆盖率达*%,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问题小微水体得到全面整治,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以上。幸福河湖和小微水体建设应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强化长效管理,促进河湖健康,并强化成果运用,邀请广大群众监督、评价水利民生实事,提升水利知晓度、群众满意度,形成公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理清政府部门职责。坚持依法履职,依法尽责,形成合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如在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中,要进一步理清各相关政府部门职责,明确法定责任,坚守责任担当,确保履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