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县域发展定位,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部署,瞄定建设全省畜牧养殖大县、畜牧强县目标,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着力扩规模、夯基础、建机制、提质效,在壮大牛经济上做足文章,引领带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县肉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产值*亿元,带动*万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一、找准“突破口”,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产业链链长制和县级领导分工包抓畜牧养殖产业责任制,制定实施“一条产业链、一位县级领导同志、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和“月调度、季通报”工作制度。出台了《**县“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县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同步组建由5名高级畜牧师和7名兽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协调解决肉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难题,聚力推动肉牛产业提档升级。二是扩大产业规模。**县紧盯“1456”肉牛产业发展近景规划(即建成1个万头牛场、4个千头牛场、50个百头牛场、600个十头以上养殖大户),坚持以畜带草、以草兴畜、畜肥还田、融合发展思路,在南北山区、中部川区依托天然草场、优质的耕地资源和丰富的秸秆来源,重点发展肉牛养殖和种养结合体农业。2023年,全县新建千头牛场4个,其中**农业、**农业已陆续投产,完成**农业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一期3000头/年建设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2024年,持续做好肉牛项目建设引大引强引龙头工作,积极谋划推进年肉牛养殖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万元,全力推动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示范带动。**县持续加强对**农业、**农业等4家千头肉牛规模养殖重点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家庭牧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促进联农带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成肉牛养殖公司5家、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场1家),带动县域*户规模以下养殖户参与科学养殖、抱团销售、“集群”发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增强“保障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一是提供多元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政策导向作用,以财政资金撬动民间资本投入,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各类财政投入肉牛产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肉牛产业*万元,发放“富民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投放农业资金*万元*户(其中投向畜牧业*万元*户)。二是持续优化技术服务。建立畜牧兽医部门领导干部包抓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抓点示范的指导服务模式,邀请专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人次,选派技术骨干27名下沉到基层创建畜牧产业示范点14个,从牛场的选址、规划、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草料加工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三是健全防疫服务体系。实施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牛口蹄疫免密度达99.15%,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充分发挥*名基层动物防疫员作用,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力度,集病死动物尸体收集、储运与处理为一体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站,预计年底建成投运。日处理能力将达*吨。严格落实上市肉品每日查验制度,全程加强养殖、粪污处理和屠宰加工等环节监管,确保群众“从餐桌到舌尖的安全”。
下一步,**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为农、兴农”根本宗旨,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照适度规模、种养平衡、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思路,聚集资源要素、突出集群产业链,强化组织领导,并充分调动政府、技术、生产、市场四个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县肉牛产业形态由“主产业”升级为“强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打造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