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党课讲稿: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尊敬的各位

同志: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进行一次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党课,主题是“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党纪严于国法,党员干部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自己。深入学习党纪,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知敬畏——深刻认识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党员干部知敬畏,就是要对党纪国法怀有敬畏之心,尊重党纪国法的权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的规定。

(一)党纪是党的生命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靠着严格的纪律,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是靠着严明的纪律,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二)党纪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党纪是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党纪对全体党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党员违反党纪都要受到严肃的处理。党纪的强制性体现在对违纪行为的惩处上,党纪规定了明确的处分种类和程序,对于违纪党员,必须按照党纪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三)敬畏党纪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

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敬畏党纪是对党忠诚的体现,是履行党员义务的基本要求。只有敬畏党纪,才能自觉遵守党纪,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如果党员干部对党纪缺乏敬畏之心,就会放松自我约束,导致行为失范,甚至违法违纪,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二、存戒惧——时刻保持对党纪的警醒和自律

戒惧,即警惕、畏惧。党员干部存戒惧,就是要时刻保持对党纪的警醒,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防止行为越界。

(一)认清党纪红线,不触碰底线

党纪明确规定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禁止事项,这些规定就是党纪的红线和底线。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纪,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绝对不能做的。例如,党纪严禁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礼品礼金、滥用职权等。只有认清党纪红线,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不触碰底线。

(二)警惕诱惑,坚守廉洁自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金钱、权力、美色等。如果不能保持警惕,就容易被诱惑所迷惑,从而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党员干部是社会的先进分子,要在遵守党纪国法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志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严格的纪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