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

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某市场监管局聚力于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虽然知识产权在助力区域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但是面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一、某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是创新政策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某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知识产权发展资助政策措施》、《某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民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让企业有动力、有热情去持续创新发展。截至目前,某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全区授权发明专利从20**年的470件增长至2022年的696件,增长率48.08%。累计兑现知识产权资助奖励414.67万元。

二是质押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新渠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引水赋能。某区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对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企业,按贷款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给予贴息资助。通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信息征集工作,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导,引导民营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质押融资贷款2.1461亿元,变“知产”为资产。

三是项目申报树立知产发展新标杆。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技术创新专利导航、知识产权风险预测预警项目,有利于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某市场监管局聘请2名知识产权特派员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式服务,累计引导辖区18家企业实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累计组织11家企业申报技术创新专利导航行动、9家企业申报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我区某有限公司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重点产品技术专利导航、海外商标布局风险预测预警项目,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新型创面保护膜”专利布局导航分析,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专利风险排查报告项目成功立项。

四是多点推动构建创新保护新格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某市场监管局聚力行政裁决、驰名商标、奥林匹克标志、地理标志保护,努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严保护、同保护”格局。深入推进“铁拳”“蓝天”等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查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并向公安机关移交了3件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坚决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对全区5个申请人的16件专利申请进行核查,加强商标代理机构代理行为监管。成立了某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区检察院共同培育设立6家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开展定期走访、合规审查、维权援助等“点对点、面对面”知识产权服务,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调解提供多种渠道。

五是宣传发动引领知产保护新理念。多渠道开展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推动民营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抓手,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群体,依托区局政务信息网、公众号、工作群、讲座沙龙等,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以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为重点,面向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普及宣传活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典型案例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知识产权舆论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贯标。积极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以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为工作重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贯标工作,加强对企业贯标活动的组织、指导和重点培训、贯标绩效奖励和管理,对完成知识产权贯标的企业按照资助政策给予奖励资助,引导民营企业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监督和管理机制。

三是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修订完善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奖励标准,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奖励机制。做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创新工作思路,打通“评估难”等环节,进一步优化货款流程、资金使用效益、贷后监管举措,主动服务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手续办理,做出有示范有带动效应的案例,在更大程度上惠及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积极培育识产权服务机构。政府要注重引进区外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落户服务机构给予政策优惠,调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性,壮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队伍,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对其业务开展给予引导,推进引进代理机构扎根荣昌,开展高质量代理服务工作。出台知识产权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培养本地专利代理人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服务,定期组织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