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营经济发展年”暨“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年”暨“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3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营经济发展年”,也是“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启动之年。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以启动“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为主题,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抢抓机遇,迅速掀起“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新热潮,推动“五个一”工程组织实施,加快独山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志立书记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一会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我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发展战略,抢抓“国发2号”发展机遇,依托“一城六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创业园建设,创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成效不断显现,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一)民营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快。20**年全县拥有个体工商户6303户、新增1065户、增长18%,从业人员人7867人、新增375人,增长6.3%,资金总额20351.63万元、增长18%;拥有私营企业568家、新增292家,增长105%,从业人员9140人、新增3177人,增长53.3%,注册资金19.11亿元、新增74514.8万元,增长64%。各项指标增速是历年来最快的一年。
(二)民营经济成为财政收入和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全县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67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9%,占同期财政收的70%。实施新续建项目共92个,合同总引资138.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38亿元,同比增长109.23%。尤其在加工业产业、建材产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中,民营经济投资比重均超过70%以上。
(三)融资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政府扶持、银行支持、企业坚持“三位一体”,建立完善“政银企”联动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金融部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共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4.49亿元;县政府积极为10家企业和41户小老板争取到专项扶贫资金近1500万元;县财政兑现高载能企业电费补贴600多万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政府贴息100万元,发放妇女创业贷款1470万元,鼓励妇女创业兴业;落实好“3个15万”扶持政策,配套资金推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176户880万元,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尧梭乡黔丰农业机械制造销售有限公司、打羊乡独山绿源灯饰有限公司、羊凤乡兴达圣诞工艺制品厂、上司诚旺保温材料厂、尧棒乡飞富达鞋厂等为代表的一批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成为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全县逐渐呈现出人才回归、信息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态势,形成了激发全民创业高潮的强大推动力。
(四)创业园发展迅速,初见成效。抢抓独山经济开发区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麻尾工业园区列入省“511产业园区培育计划”、省县共建工业园区的难得机遇,大手笔、高标准加快“一城六区”发展平台建设,经济开发区创业园、麻尾工业园区民营经济创业园、高新区轴承创业园、城乡改革实验区创业园、打羊乡水晶产业创业园、羊凤乡民族创业园、下司创业园建设并投入使用,带动群众投入创业发展资金近亿元。新增入驻创业园企业50家,新建厂房面积83353平方米。省工信委、xx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全省“民企进园区推进行动——走进独山”活动,独山以“小政府大服务”格局推动民营经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深深吸引此行考察团民营企业家。
(五)办事效率提速提质。按照“简、优、限”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再清理、再审查、依法再精减,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窗口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中除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不再使用机关行政印章、内设机构印章和其他专门印章,杜绝“两头受理”现象,全面实现“一站式”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县市相比,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来看,一是民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民营经济实体以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居多,规模企业少;三是从事传统产业的多,现代服务业偏少;四是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少。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机制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不能从壮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巨大作用,还没有形成重视、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二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有些政策措施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有的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形、走了样。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渠道不畅,用地受到制约,人才相对匮乏。三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部分部门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服务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扶持配套措施,存在着“名义上开放、实际上限制”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同步小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民营经济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的助推器、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突出困难,存在民营经济总量增速不快、企业规模不大、融资渠道不多、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全县上下必须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大力度,强化引导,营造氛围,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转变方式、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大发展。
(二)“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是一项民生工程和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开展“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是激发民间投资的有效途径和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其重点是突出对微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助推创业者扩大生产、创业致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创业的激情竞相迸发,使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创优争先、奋力赶超的新格局,对加快全县与全国、省、州同步小康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迅速掀起“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潮
(一)明确“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2013年,民营经济新增企业5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500户;新增标准厂房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3万平方米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园入园企业总量达到150家;水晶球加工机械达到1000台(套)以上;20条轴承生产线投产。
2.“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年均增速力争30%以上,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60%以上,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5%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力争达到55%以上,占地方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0%以上,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0%以上,力争建设标准创业园10个以上,培育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扶持发展微型企业1000家以上,带动就业人员10000人以上。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8.树立先进典型。去年,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全县表彰大会,对中诚水泥有限公司等24家民营企业分别获得明星企业、先进工业企业、优秀成长型企业、纳税大户、服务行业先进单位殊荣;张兰振等46名民营经济人士分别获得一星级企业家、企业优秀经营者、创业之星、招商引资优秀引资人荣誉称号;今年县委县政府将在春节后召开全县表彰大会,对本年度获评的企业、企业家和创业者给予表彰;今后每年,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全县表彰大会,不断激发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创业热情,有效增强全民的创业兴业动力,有效营造全社会尊重民营经济人士的良好氛围。
9.建立考核机制。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将对各乡(镇)、园区、部门推动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作为年终重要考核目标。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督查制度,加强对各乡(镇)、园区和部门开展“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以及“五个一”工程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同志们,开展“万户创业、全面小康”活动,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得民心,顺民意,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集中心思、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开创独山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