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直属于中共中央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的战略部署,并且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这是中央第一次成立统筹全面改革的领导小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
领导小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是中国政治所特有的一种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它广泛存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中,如广为人所熟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外事领导小组、农业领导小组,等等。领导小组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序列,不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但事实上却在中国政治运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领导小组制度是现代科层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口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科层体制需要政府根据职能性质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而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以部门为单位的“条条关系”。这种条条关系又与地方政府的“块块关系”交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体制的“条块分割”特点。归口管理是指把政府工作按性质归类为财经口、文教口、政法口、农业口、外事口等不同的类别,国务院通过归口管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归口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制度便是现代科层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的产物。在中国政治的运作过程中,领导小组制度对于实现归口管理和协调条块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中央建立起最高层次的工作机制来负责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改变了过去以归口管理方式推进各个领域改革的方式,显然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领导小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作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如果说过去的35年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都需要从实践中探索和反复检验,那么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无疑意味着改革已经在诸多领域有了明晰的目标,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走向有了总体的战略规划。
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面改革,在改革中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作用,无疑有利于发挥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盘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推动改革向全面和纵深发展。此外,这种改革方式显然也能够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兵突进式改革,有利于减少“伪创新”和“假改革”等等。总之,领导小组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汇报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