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姜大明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顾总结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前,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对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把城市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到2008年,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8年城镇化率达到47.6%,高于2000年9.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4480万人、7170平方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30.5%、71.2%。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看,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二是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共有6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30个中等城市、62个小城市和1314个小城镇,有10个区域中心城市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前100名,26个县市位居全国百强,95个小城镇跨入全国千强。在全国各省区中,我省大中城市数量最多而且分布较为均衡,中等城市实力较强,省域城镇体系梯次明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完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城市群加速崛起,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全国第四大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都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三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县城和小城镇拥有的日供水能力、城镇道路、市政管线、用气人口、公交营运车辆、集中供热面积,分别比2000年增长46.3%、78.7%、122%、147%、166%、276%,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四是城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的加快,促进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提升,2008年我省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5.2:50:

34.8调整优化为9.6:57:

33.4。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吸纳了省内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带动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2004年以来全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30%在镇内、50%在县内、70%在市内、90%在省内。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大量涌现,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五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积极整治旧住宅小区和村庄环境、改造城中村、硬化背街小巷,成效明显,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均居全国前列。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自来水普及率、道路硬化率分别达到80%、60%。我省已有17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9个国家节水型城市、4个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3个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获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六是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积极深化户籍、城建投融资、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管理等方面改革,破解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城镇化的障碍和瓶颈,城镇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回顾总结我省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这样几个体会。一是坚持着眼大局,通盘谋划。注重把城镇化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统筹谋划推进,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载体、营造环境、增加动力。二是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引领。强化从战略层面研究城市定位和空间布局,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及部门在做好规划编制、完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切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四是坚持集约发展,保护环境。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原则,强化自主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城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群众得到实惠。六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同地方根据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条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各具特点的发展路子,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城镇。这些,需要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发展完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城镇化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尽管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快速提高,但从全国来看,还处于较低位置,目前仅列全国第14位,比广东、浙江、江苏分别低15.8个、10个、6.7个百分点,特别是我省工业化率达到51.8%,相差4.2个百分点,两者不相匹配。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如消费需求不足、服务业比重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大、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难、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等等,都与城镇化率不高密切相关。二是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城市群发育不够完善,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在区域内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分工协作等方面实质性进展缓慢。济南、青岛作为我省的中心城市,经济腹地还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小城镇规模小实力弱,目前只有2个全国百强镇。三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80%以上的新增基础设施集中在城市和县城,农村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设施普遍缺乏。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青、烟、威、潍四市达到56.2%,高于德、滨、聊、菏四市21.8个百分点。四是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不足。市政管网不配套而且老化严重,大中城市交通和停车问题严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防灾减灾设施比较薄弱,公共文体设施偏少,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五是城乡管理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一些地方对新形势下城镇化进程的规律和特点把握不够,在就业、社保等方面仍然实行城乡分治,尚未建立起统筹城镇化和扩大就业的协调推进机制。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步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大举措,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迫切需要,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实现我省城镇化发展新跨越。

二、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工作新局面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来我省视察指导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胡总书记强调,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温总理要求,必须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在城镇化工作中,必须深入贯彻这些重要指示,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镇化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区域协调、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争取全省城镇化水平到2012年达到50%以上,到2020年达到60%以上。为此,要强化三个理念,突出“三化”取向,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有关市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抓紧建立健全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域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区域性、战略性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划管制,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和“阳光规划”制度。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职责,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改镇、村改居。二是要创新城乡投融资体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服务标准。统筹运作城镇土地资产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实现滚动增值。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稳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预留建设用地空间,落实好新建住房用地指标。从今年开始省里每年将新增5%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要重点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倾斜。

第三,建立考核制度。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明年起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和谐城乡建设行动”,每年检查考核一次,成绩好的要表彰激励,落后的要通报批评,同时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考察干部、提高干部,在实践中锻造一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

同志们,推进新型城镇化,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