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定稿郑克平

同志们: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深入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进绵阳发展新跨越”学习研讨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经济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进绵阳发展新跨越”学习研讨会议精神

今年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在江油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进绵阳发展新跨越”学习研讨会议,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按照“八个必须”和“两个面向”的要求,紧紧抓住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绵阳“三大要务”,干好“十件大事”,奋力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谭力书记在会上指出,绵阳的基础很好,特别是科技城建设凝聚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血,为推进绵阳加快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做出了历史贡献,发展的前景很好。如何打好科技城这张牌,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推进经济社会新的跨越,需要全市上下深入思考,认真谋划。他强调,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具体到绵阳,就是立足当前任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找出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整改解决,最终落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上,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落实到一切为人民,全力谋发展的主题上。

蒋仁富市长在会上提出,今年市政府的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县域经济经济扶持力度;加大投资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推进国企改革;抓好财政金融工作;推进科技城建设;搞好城市繁荣;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抓好安全和稳定工作。同时,他强调,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决克服和纠正:自我封闭,夜郎自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惧怕困难;重官轻民,本末倒置;按部就班,缺乏锐气;思想懒惰,不动脑筋;方法简单,以我为主;工作粗放,不负责任;公私不分,界线不清等作风,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扎实工作,加快发展。

二、正确认识我区当前经济形势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安全生产形势良好,政治社会大局稳定。

2004年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我们。对此,我们应该做到三个“正确认识”。一要正确认识差距。越是形势比预料的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要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区工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重大工业项目开工不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财政支出压力巨大,负债较重;各类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弱势群体生活还比较困难;教育发展水平与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仍不相适应。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区上下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要正确认识挑战。当前,全国发展形势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各地都在抢机遇、抢项目、抢发展,省内市内兄弟区、市、县的改革开放力度很大,发展很快,势头很猛。对涪城而言,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跳出涪城看涪城,理智、冷静地把涪城的发展放到全市的大局中来比较、来分析、来统筹,找准位子,找出差距,摒弃任何的自我满足和陶醉,增强“只争朝夕、发展第一”的紧迫感。三要正确认识责任。发展是强区富民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匹夫有责。不发展,涪城的困难就没法克服,涪城的面貌就没法改变,涪城的事业就难有前景,涪城的人民也不会拥护和支持我们。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有一种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一些人认为涪城的发展是区上领导的事,有些人则认为,涪城的发展是经济主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好象无关,也很难有所作为,这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涪城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仅区上领导要有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各层次干部都要有责任意识,必须用大部分的精力、人力、物力抓经济,始终不渝咬定发展不放松,扭住中心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的思路统筹今后的各项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发展的新成效树起涪城的新形象。

三、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城建设总揽全局,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涪城小康社会步伐。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把握好六个重点。一是重产业,要牢固树立产业兴涪城兴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做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新兴服务业三篇文章,努力使我区成为全市发展排头兵二是重基层,要努力加快乡镇和街道的发展,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重群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造福人民、致富群众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四是重改革,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途径,切实解决好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遗留问题五是重开放,要把扩大开放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积极寻求经济发展质和量的新突破六是重环境,要把优化环境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和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百亿工程”。加快长虹配套产业园、中物院军转民高科技产业基地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创新开发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方式。继续加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公里道路、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一流招商载体。制定税收分成政策,鼓励乡镇、街道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向工业集中区聚集。加大工业项目以企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锐锋科技、翰森科技、天辰甘油等项目开工和龙华、三力、富临精工等技改项目的建设。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以三力、利尔、艺精、雪宝、龙华、长安肉类食品公司等核心企业为龙头,大力延伸产业链,逐步壮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家、省知名品牌。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户以上,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5户。健全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加大对骨干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用好区财政3000万元工业引导资金,健全信贷担保体系,逐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人才引进工作,办好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绵阳繁荣城市战略,落实好城西、城南、城北片区第三产业战略布局,努力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强项目建设,力争绵州汽配城、东辰新天地购物中心、大田园超市等项目年内开业,加快圣水旧货市场的规划建设。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引进品牌名店入驻涪城,促进我区商贸流通业上档升级。积极支持企业引进现代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提升宾馆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共场所餐饮网点建设,着力打造餐饮娱乐休闲街,举办好第二届雪花啤酒节和绵阳美食节。加快旅游业发展,抓住绵阳打造“一城三线”旅游精品的机遇,整合旅游资源,继续抓好创建星级农家乐工作,加快黄土梁片区、青义片区等项目开发建设。培育和扩大住房、汽车、通讯、教育、健身、文化等消费热点。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物业管理、中介服务、信息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指导条件成熟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调优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培育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努力扶持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行业协会、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农作物病虫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四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实施引进税源型工业项目、品牌三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将招商阵地前移。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市场和资源为切入点,包装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各地商会的资源,健全招商引资网络,努力形成较为稳固的招商渠道。紧紧围绕长虹配套产业园和中物院军转民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进区发展。继续瞄准国内外知名公司、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加大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的引进。坚持诚信履约,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提高全程服务代理水平,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全年力争协议引资10亿元,到位资金7亿元。

五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切实做好财税工作。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严格各级财政管理,加快推进乡财区管和街道财政改革,强化对村居集体资产的监管,继续做好农业税免征后的配套工作。加大富诚投资公司项目开发力度,重点搞好标准厂房建设。努力拓展富诚担保公司的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全年融资担保1000万元。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征管手段,抓好重点税源控管,继续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税增长上来。增强增收节支意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逐步提高干部职工待遇。维护财经法规严肃性,完善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论证制度和评审机制,建立财政性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进一步明确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责任,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与绩效审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保持信贷投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组织领导,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增强支农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加快燕儿河水库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做好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工期控制,全年完成投资4000万元。继续推进园艺行政中心征地拆迁工作,力争5月份完成居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任务。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完成环形路二期、磨秀路硬化工程,启动环形路三期硬化工程,做好道路养护和绿化、美化工作。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南山片区街景整治。抓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启动高水片区学校建设,完成磨家小学、园艺小学和区疾控中心建设。完成区检察院办公楼建设,启动区行政中心、法院、人武部机关建设。继续配合市上做好绵阳师院新校区、塘汛涪江大桥、南山中学、市传染病医院、市二环路等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配套服务工作。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要以技术创新提升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技术实力,成功的市场开拓背后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持。一方面,要善于通过引进智力资源、技术许可、关键技术设备进口、合资合作开发等形式,取长补短,迅速提高本企业的技术能力,将先进技术能力与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的同时,注重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以及围绕技术创新进行的产业化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同志们,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起跑点上,新形势鼓舞人心,新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