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王征国

中国是人类水利事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时代管子已经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中国水利建设工程宏大,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大型水利工程。尽管中国在古代拥有过辉煌的水利发展史,但是当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后,特别是19世纪西方列强相继进入了大规模发展近代水利的时期,中国水利却随着中国经济的衰落而逐渐落伍了。直到1930年前后,杨虎城将军主陕时,支持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兴建泾惠渠工程,中国才建成了第一批近代水利工程。但在国民党统治期间,中国取得的水利发展成就极为有限。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中国水利才真正进入大发展时期。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其里程碑意义就在于明确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这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并初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据此,我打算讲三个大问题。一是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二是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三是中国国情与水利现代化建设

一、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加快水利建设不仅刻不容缓而且极端重要,

1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重大战略地位。下面,我分两个小问题来讲:

1、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加快水利建设已刻不容缓。这种紧迫性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是一切生命存在的第一要素,具有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的特性。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3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953立方米降低到127立方米。但总体上看,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实行最严2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守住“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

第二,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农田水利灌溉以小农小户为主导,集体经济的管水组织不复存在,“重建轻管,重用轻护”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取消农民“两工”制度以后,已很少见农闲时组织劳动力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整修。加之种粮利益低下,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过去修建的一些水利设施次第荒废。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水利设施的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过多地青睐大江大河,热衷于“抓大放小”,农田水利设施改观不大。此外,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出现了误区,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而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有限的水利设施投入资金,在很多时候也常常被巧立名目,用于建设那些装扮门面、应付评比的政绩工程,导致水利“欠账”越来越多。为还“欠账”,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未来10年水利投资的目标是将达到4万个亿元,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重点涝区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第三,防灾减灾能力极其薄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迫切要求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然而,从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到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以及2008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从2009年集中发生在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7个小麦主产省份的罕见春旱,到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3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即便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2011年,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八省仍在遭受着严重的旱灾。我国因干旱、洪涝灾害每年粮食少收达400亿斤。这一次又一次地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等问题暴露无余,它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2、加快水利建设极端重要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系统地阐述了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对于这种极端重要性,我作以下五点说明:

第一,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面对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趋势,防汛抗洪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务必夯实打牢防洪保安的大堤。近年来,中小河流、小型水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防洪体系中的突出薄弱环节,是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中小河流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险和重点治理,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二,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4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重要依托。讲发展、搞建设,务必水利先行,量水而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这就要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一批跨河流、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农村水利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3万个亿元,年复合增速20%,比过去10年平均加速10个百分点;水电投资增量0.8-0.88亿千瓦,投资额7000亿元以上,是“十一五”实际投入的3倍以上;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在未来十年至少达到3000亿元;污水处理领域会有超过1万个亿元的投资空间。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水利投入达670多亿元,“十二五”将达1600多亿元;辽宁省将投资1100亿元,其中农村水利投资达465亿元,占总投资的41.9%,是“十一五”时期的3.35倍。

第四,水利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5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就要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许多地方随着水源变化、水质污染,不仅农村存在大量饮水不安全人口,而且城市居民的饮水保障也出现了问题,致使不少居民“身居水乡无水喝”,沦为生态灾民。据水利部门对全国11.36万公里河长的监测评价,被污染的河段占70%,而全球为14%;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的湖泊仅10个,14个均劣于Ⅲ类,其中9个污染严重,嬗变为非资源;水污染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害有毒污染物,已对人体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从而饮水安全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保障百姓吃水用水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十分紧迫。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让农民便捷地喝上放心水、干净水。要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系统阐述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了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6制定出台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文件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分三个小问题来讲:

1、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

从2004年到2011年,中央连续发出的一号文件,不断把聚焦点集中在强农惠农上,第8个一号文件首次从水利这个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加以突破,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与以往文件比较,2011年中央一号实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这主要体现在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上,体现在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上,以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具体来讲: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基本思路。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水利改革发展的三个“把”的基本思路,即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央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是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虽然1998年大水以来,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与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相比,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二是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干旱,充分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通过这三个“把”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把水利的战略7地位和重要作用具体化了,使各部门、各级政府在推进水利工作时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

第二,在目标任务上突出重点工作。在文件中突出强调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0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四句话28个字的总体要求中,“大兴水利强基础”被列入“三农”政策的首位,预示着“十二五”开局之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将展开。2011年在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中,重点抓五项水利建设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全年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完成30处以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启动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及水环境整治,实现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60万千瓦。二是抓紧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步伐,完成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0年开工项目建设任务,实现其他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启动实施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规划,启动60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三是加强西南抗旱能力建设。加快西南地区“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抓紧落实西南五省份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兴修小微型蓄引提灌排工程,大力发展牧区水利,搞好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地区抗旱薄弱环节建设。四是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治淮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一批骨干水库工程,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在年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万平方公里,深入推进石羊河等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以青海“三江源”、新疆内陆河流域、西藏等地区为重点的生态自然修复。

8第三,在基本原则上坚持以民为先。文件中确立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把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列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民生优先”为第一原则。民生之所以为先,就在于水利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水利发展必须做到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内在统一。过去,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保增长,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长期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减,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当然,民生水利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众。一是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问题二是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问题三是着力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四是着力做好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城乡河湖沟塘整治等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五是着力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价改革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水利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展望。去年,清华大学副教授王亚华博士在《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需要从安全性需求保障度、经济性需求保障度、舒适性需求保障度以及水生态环境和谐度四个维度,来构建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他通过定量评价,测算了中国未来5年、10年、20年和40年的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30%;201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6%,表明过去十年是水利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预计到2015年,中国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将提高到56%;到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将提高到70%,总体上达到中等现代化的水平;到203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1%,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水平与经济高收入水平基本相适应。展望2030年以后,中国水利发展将进入水生态环境全面修复和保护的时期;至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水和谐、山川秀美,全面建成绿色现代化。由于国家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十几年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会大大加快,有可能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此系2013年5月30日在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班上的授课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