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地把纪律挺在前面
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要把纪律挺在前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化“三转”、聚焦主业,坚持不懈地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前沿,让党的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落到实处。
——抓好纪律教育。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散一尺。要加强纪律的宣传教育,切实唤醒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意识,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要突出教育内容。要把学习党章党纪党规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章、党纪条规和党内优良传统、工作惯例教育,切实增强组织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牢固树立党纪严于国法的观念,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看齐,督促党员干部认真查摆“不严不实”的问题,边学边查、立行立改、学思践悟,把好思想的“总开关”。二要丰富教育形式。完善重大案件通报制度,深入剖析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依托廉政教育基地,注重挖掘提炼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大力推进党的纪律规矩教育试点工作。三要加强阵地建设。运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理论中心组等载体,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积极践行“五个必须,五个绝不”的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的主阵地作用,把纪律规矩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任前廉政知识测试的重要内容,使纪律规矩入脑入心。结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媒体上开辟专栏,详细解读相关条款规定,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讲纪律、守规矩”的浓厚氛围。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强化纪律执行。纪律审查是严肃党纪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纪”在“法”前,以啄木鸟精神抓好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的执行,使纪律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一要加大审查力度。要着眼于保护好整个“森林”的健康生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审计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以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以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要用党章党纪党规去审查党员违纪行为尤其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行为,对照“七个有之”、“五个比如”,把问题查清楚,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问题,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为纪律审查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一把尺子执纪到底,越往后越严,切实捍卫党纪党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要创新审查方式。要突出党纪特点,把“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的要求贯穿于线索摸排、立案审查、纪律处分全过程,加强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的规范管理,全面推行检控类初信初访办理“零暂存”。要改变以往贪大求全的办案模式,坚持快进快出、快查快结,发现线索及时跟踪、发现问题迅速查处。凡违纪事实查证清楚就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能够作出党纪政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的问题要及时办理。三要严明审查纪律。要把依规依纪进行审查作为铁的纪律,研究制定《关于报告反映重要干部问题线索和审查重要案件情况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初核、立案报批和保密等制度,加强请示报告,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又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要加强对涉案物质和款物的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纪律审查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纪律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严肃纪律问责。没有问责,纪律就容易落空。要用好问责这个“撒手锏”,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党的纪律落地生根。一要细化责任清单。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细化责任清单,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运行链条化,确保落实有章可循、追责有据可依。认真落实巡视移送事项工作,做好移送问题的调查核实,明确责任单位,督促整改落实。二要层层传导压力。要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评机制,严格执行廉政责任谈话制度,对责任制考评后三名的县(市、区)和后五名的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实行“末位约谈”。坚持把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紧抓不放,严格执行县(市、区)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双报告”制度,层层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推动各级纪委落实好监督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三要严格责任追究。坚持“一案双查”,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切实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同时,要加大对责任追究典型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把党的纪律真正严起来、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