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旅游工作会议讲话稿:深化改革 致力创新
致力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一所建校仅九年的新学校——扶沟县直高中,生源并不理想,能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希望很小。但经过县直高中三年的培养,很多原本与大学无缘的学生实现了升学成才愿望。自2004年以来,县直高中是扶沟县唯一连续六年保持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双增长的高中,2009年高招,该校取得了一本上线18人,二本上线156人的好成绩。扶沟县直高中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呢。校长丁俊峰说:“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启动自信,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深掘潜力,强力补差,精细管理,学生1%的希望就能变成100%的现实。”
教学管理理念——新。扶沟县直高中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管理理念,他们找准学生的薄弱处全力补差,充分发展其所具备天赋的智能层面。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同时,该校于2007年与河南省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示范名校郑州一中联办了卫星远程教学班,运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原汁原味地引入了郑州一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和郑州一中统一作息、统一考试,从而快速提高了教学质量。2009年该校理科卫星班高招成绩格外喜人,全班报考87人,一本上线13人,二本上线63人。教学管理定位——准。针对学生生源差,优秀生源极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得法的实际,扶沟县直高中在教学管理中实行了三大举措:
(一)是重视学法指导。从高一入学起,任课教师就预习、自学、听课、作业、复习等几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以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强化基础教学。从学生基础抓起;学校对教师备课提出狠抓基础的要求,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启动激励工程。学校采取请励志专家作报告、学生做演讲、写决心书、学习挑战书、集体宣誓等形式,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奋起拼搏。
教学管理措施——实。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到课堂教学各环节:(1)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作业当天完成。(2)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对课堂实行显性监督。(3)突出卫星班教学,培育新的增长点。学校抽出专人负责卫星班的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向卫星班倾斜。(4)自习课不准讲课,不准占用公共自习课。(5)作业布置和检查做到“五必”:即任课教师布置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训练为主线”的作用。(6)月考—段考—期末考重效果。学校要求三级段出月考、段考试卷,备课组把好质量关。(7)实行“奖学金”制度。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
校本教研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育科研工作是衡量学校建设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扶沟县城关镇一中坚持学科特色化、个性风格化、教学常态化的教研观点,采用“研、训、教”一体化的教研方式,夯实了教育发展的底气,凝聚了教育发展的人气。近年来,该校30名学子获县探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86名学子在全国中学生个性化阅读大赛上获奖,172名学子在省、市各学科竞赛中获奖;32名教师在全国教学案例大赛上获奖;13名教师在全国第二届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上获奖;8项科研成果在河南省教育厅获奖;承担完成了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8项河南省规划课题、4项市重点课题;69位教师在国家、省、市观摩课、优质课中获奖;96篇教学论文获得省奖,123篇教学论文获得市奖;25篇教育教学论文刊登在国家cn刊物上。
几年来,该校坚持开展了读书修身、学科教研、课题研究、两个论坛等校本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五下午第四节,全体教师集中在会议室,学习教育类报刊、上级所发的学习材料,然后教师谈体会、谈感想,
写心得笔记。学校专门为教职工发放了笔记本,定期检查,定期上传到教育论坛。该校坚持以学科组为单位,搞好学科的特色教研。学科备课组每周五天的集体备课,教研组每周两次的教学研究,让校本教研充满了活力。教研组每周两次的教学研究,为每位教师搭建起“实践—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的平台。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的“自由论坛”,学校周五的“主题论坛”,成为该校教研的新亮点。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而“研、训、教”一体化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加强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育科研的培训,提出了树“四心”、练“三功”、过“三关”、争“三优”的要求,借助个人反思、同伴交流、互动参与、课例研究、专业引领,把培训与教师的实践、研究融为一体。“研、训、教”一体化中的专题讲座、观摩课、听课评课、教学特色展示等教研活动;试题命制、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研究学生个案、评论教育现象、读书心得等形式;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市教研室先后在该校召开了两次科研现场会。
校本教研给学校带来新气象。教育部新课程个性化教学实验学校、李阳疯狂英语实验学校、全国第一届中小学读书活动组织奖、省文明学校、省科技示范学校、河南省“纵横汉字输入法”团体赛一等奖、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市规范化示范学校、市安全管理示范学校„„一张张证书、一段段佳话,把城关镇一中推向了先进的行列。
扶沟县城郊一中
规范管理谱新篇
新学期以来,扶沟县城郊一中用《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来指导办学,严格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以“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创建和谐校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也是应尽的职责,结合学校实际,该校研究制定“以抓好德育工作为前提,以抓好规范管理为主线,以抓好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总体目标,成立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严抓落实。在校务管理上,该校坚持以法治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该校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教师认真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都符合基本要求。教师做到不拖堂,不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晚自习每天为2课时,结束时间为20:20,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收费辅导班。他们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考试命题科学合理,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随意提升考试难度,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次和编排座位。学校课程相关资料不向学生收费,没有强迫学生订购各种教辅材料、学习用品等。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坚持免试入学原则。认真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有完善的学生入学、转学、休学等制度。有完善的控辍措施。有学生请假、销假制度。《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常规等规章制度张贴公示,并能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会组织健全,并正常开展活动。
在教职工队伍管理上,该校认真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持证上岗,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岗,按照岗位聘任教师,在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
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侮辱学生,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选聘上岗,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班主任待遇,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保障教师权益,不安排教师在双休日、节假日上课。教师不从事有偿家教,没有教师接受有偿家教。
扶沟县大新一中
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塑造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处偏僻村镇,交通不便,又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学校成立之初,便立足于服务社会的思想,公立住宿式学校,管理规范,家长放心;免住宿费,免学费,免课本费,而且特别贫困子女还能享受到每年500元的生活补助费,让家长及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从国家实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来,该校从几部录音机,发展到现在班班有电视,办公室有电脑、打印机,电脑接入了网络,并为老师们的笔记本准备了网络接口,一个具备基本教学功能的多媒体室等。老师从一部电脑没有,短短二年,发展到了17位教师拥有6部笔记本电脑。学校自建了网站,进行社会调查,及时发布各种教育管理信息,使信息公开化。
要想学生快乐,先要老师快乐。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是一个合格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学校每周周五上午第四节为政治学习时间,学校先后自己编有《四项建设学习材料》、《讲文明树新风》等师德建设学习材料。他们开展常规性的研讨会、能力展示会、心得体会书写交流活动等。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在学校得到充分的运用,老师们对远程教育手段使用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以平常工作的指点和纠正为主,把管理过程作为重点。在老师心目中逐步达成共识,合作的效能远远是1+1大于2的。
如果你给孩子一个笑脸,孩子会以数十倍的笑脸回还你。大新镇第一中心小学班主任老师们主动设计、改造教室环境,一改以往教室里的“硬”色调,用双手来美化教室。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还远远没有定式。老师们指导、赞美、赞同他们,让他们的优点在大家的肯定中得到放大。这些积极、向上、求美、求真、求善的神经越来越活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扬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每周二下午的诗教活动,学生参与性极强,周四下午学生开展“夸夸我们班”“夸夸我自己”等活动;9月10日“我有一个好老师”活动,10月1日革命歌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冬季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会组织有:卫生检查组、防疫站、广播站、桌凳小管家等。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动手和付出中对自己树立了信心,对别人产生了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