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业经济工作,研究落实二季度的任务和措施,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振奋精神,致力发展,奋力拼抢二季度,全面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刚才,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翔同志宣读了《关于对全市22家重点(骨干)企业主要经营者和自营出口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的决定》,对22家重点(骨干)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和5家自营出口先进单位代表进行了颁奖;杨舍镇、保税区等5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要向先进看齐,对照在会场门厅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及位次进退情况,找准各自的坐标,明确赶超的目标,扬长补短,再接再厉,对二季度工作进行科学谋划,掀起新一轮争先进位的竞赛热潮。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市长们讨论的意见,再讲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工业经济高位强势增长,全面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市场需求上升的新形势,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积极拼抢新一轮机遇,圆满实现了工业经济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财政收入14.59亿元,增长31.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三项指标再攀新高。今年以来,考核工业经济的开票销售收入、入库税收和工业用电三项硬指标都在高位上保持强势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03.8亿元,入库税收13.4亿元,工业用电16.6亿度,同比分别增长31.6%、29.6%和39%,销售收入和入库税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9%和29.1%。全市有7个镇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幅超过30%,他们是:晨阳镇(78.3%)、港区镇(71.7%)、凤凰镇(55.2%)、妙桥镇(46.6%)、德积镇(34.1%)、后塍镇(33.9%)、杨舍镇(33.1%);有4个镇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2%以上,他们是:港区镇(27.7%)、塘桥镇(23.5%)、西张镇(22.5%)、后塍镇(22.3%);有3个镇工业开票销售收入位次比去年同期前移,他们是:港区镇由去年的第5位前移至第4位,西张镇由去年的第10位前移至第9位,后塍镇由去年的第13位前移至第11位。全市有11个镇入库税收增幅超过30%,他们是港口镇(99.8%)、合兴镇(90.8%)、晨阳镇(78.9%)、妙桥镇(71%)、锦丰镇(63.2%)、南丰镇(61.8%)、德积镇(48.8%)、乐余镇(47.3%)、杨舍镇(45.4%)、港区镇(35.7%)、鹿苑镇(32.1%);有7个镇入库税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5%以上,他们是:凤凰镇(39.8%)、德积镇(39.8%)、南丰镇(38.7%)、妙桥镇(38.1%)、乐余镇(37.5%)、兆丰镇(37.4%)、锦丰镇(36.7%);有5个镇入库税收位次比去年前移,他们是:锦丰镇由去年的第3位前移至第2位,乐余镇由去年的第9位前移至第8位,后塍镇由去年的第10位前移至第9位,妙桥镇由去年的第12位前移至第10位,德积镇由去年的14位前移至12位。全市有11个镇工业用电增幅超过30%,他们是:后塍镇(140.1%)、晨阳镇(137.8%)、大新镇(118.2%)、合兴镇(75.3%)、鹿苑镇(54.5%)、凤凰镇(52.4%)、港区镇(51.3%)、杨舍镇(42.6%)、西张镇(39.4%)、妙桥镇(32.5%)、港口镇(30.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产销形势喜人,运行情况良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金、纺织、粮油食品、机电、化工、建材六大行业分别完成销售收入59亿元、46.1亿元、22.1亿元、24.1亿元、20.7亿元和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0.5%、25.2%、22.8%、21.8%和43.9%;分别实现利税4.1亿元、2.7亿元、0.64亿元、2.05亿元、1.52亿元和0.32亿元,除粮油食品行业外,其余支柱产业利税均有增长,最高的建材行业增幅达131.3%。在列入统计的100只主要工业产品中,有67只产品产销量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37只产品增幅超过30%。全市绝大多数骨干企业产销两旺,规模企业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一季度,十大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41.6亿元,实现利税9.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4%和21.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86%和65.92%。

2、外资外贸增势看好。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确立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趋旺。一季度,全市新批三资企业67家,注册外资2.9亿美元,到帐外资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1%、182.4%和22.7%,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3%和22.6%。保税区、省级开发区、沿江开发区完成注册外资9117万美元,到帐外资692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2%和18.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6%和23.1%。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乡镇引进外资增长迅速,一季度完成注册外资1.98亿美元,到帐外资7030.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84.4%和123.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8.2%和23.9%。全市注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镇有6个,他们是:大新镇(4209万美元)、港区镇(3750万美元)、锦丰镇(2955万美元)、西张镇(2020万美元)、德积镇(1660万美元)、杨舍镇(1159万美元);注册外资比去年同期位次前移的有3个镇,他们是:大新镇由去年的第16位前移至第1位,西张镇由去年的第9位前移至第4位,德积镇由去年的第17位前移至第5位。全市到帐外资达500万美元的镇有4个,他们是:港区镇(1280万美元)、锦丰镇(1180万美元)、杨舍镇(1044万美元)、西张镇(986万美元);到帐外资比去年位次前移的有8个镇,他们是:港区镇由去年的第2位前移至第1位,锦丰镇由去年的第3位前移至第2位,塘桥镇由去年的第10位前移至第5位,乐余镇由去年的第8位前移至第6位,后塍镇由去年的第11位前移至第9位,港口镇由去年的第12位前移至第11位,鹿苑镇由去年的第16位前移至第13位,德积镇由去年的第17位前移至第16位。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日韩、欧美投资明显增加。一季度,全市共新批日资项目2个,注册外资2500万美元,韩资项目5个,注册外资2358万美元,欧美项目8个,注册外资1074万美元,注册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07倍、9倍和1.29倍,基本实现由过去港澳台资为主向欧美日韩台资并重转变。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市新批项目平均注册外资达4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40.4%,共批办超千万美元项目23个,注册外资23382万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4%和81%。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项目的建办,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结构的提升。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8.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9%,其中出口3.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国泰国际集团完成出口1.88亿美元,增长1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2.4%;三资企业出口1.2亿美元,增长27.6%;自营生产企业出口4987万美元,增长41.1%。全市自营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镇有4个,他们是:杨舍镇(3737万美元)、西张镇(1721万美元)、塘桥镇(1117万美元)、合兴镇(1025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我市远洋出口达1.3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9个百分点;机电、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最终产品出口增长势头看好,同比分别增长20.7%和24.7%。

3、个私经济快速崛起。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切实加快民营经济小区建设,加强服务引导,促进了个私经济繁荣。一季度,全市新批个体工商户1571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23户,新增注册资本8294万元,同比增加3302万元;新批私营企业858家,同比增加254家,新增注册资本7.72亿元,同比增加1.89亿元;新办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90万元,同比增加22万元。全市有9个镇新办私营企业超20家,他们是:杨舍镇(301家)、港区镇(76家)、锦丰镇(26家)、兆丰镇(26家)、乐余镇(24家)、晨阳镇(22家)、塘桥镇(22家)、后塍镇(22家)、鹿苑镇(21家);有8个镇新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500万元,他们是:杨舍镇(22834万元)、港区镇(5403万元)、港口镇(4318万元)、锦丰镇(2846万元)、南丰镇(2160万元)、乐余镇(2080万元)、凤凰镇(2018万元)、后塍镇(1500万元)。在个私经济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运行质量也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市个私经济入库税收达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上升到24.8%。全市有7个镇个私经济入库税收超1000万元,他们是:杨舍镇(9180万元)、港区镇(2351万元)、锦丰镇(2174万元)、塘桥镇(1708万元)、港口镇(1450万元)、后塍镇(1071万元)、西张镇(1031万元);有13个镇个私经济入库税收增幅超过50%,他们是:港口镇(151.3%)、妙桥镇(130.2%)、合兴镇(122.9%)、后塍镇(103.2%)、西张镇(83.5%)、南丰镇(77.1%)、港区镇(76.6%)、德积镇(65.9%)、晨阳镇(64.3%)、兆丰镇(60.1%)、锦丰镇(55.2%)、大新镇(53.4%)、凤凰镇(53%)。总体看,全市个私经济经过多年积累,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4、外地资本亮点初现。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把利用外地资本摆上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政策,改善服务,利用外地资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季度,全市累计建办利用外地资本项目14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22.7%;完成注册资本66581万元,完成外地资本投资工作量402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倍和1.73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7%和29%。今年建办的超千万元外地资本项目有11个,总投资为7.6亿元,占利用外地资本总额的85%。全市有3个镇外地资本注册超1000万元,他们是:杨舍镇(2895万元)、港口镇(2930万元)、乐余镇(1062万元);有7个镇完成外地资本投资工作量超1500万元,他们是:杨舍镇(10460万元)、港区镇(5585万元)、锦丰镇(2760万元)、港口镇(2350万元)、塘桥镇(2300万元)、鹿苑镇(1850万元)、合兴镇(1500万元)。投资行业日益拓宽,一季度建办的147个利用外地资本项目中,工业项目39个,利用外地资本总额8.2亿元,占利用外地资本总额的91.8%,涉及建材、机械、冶金、纺织、轻工、电子等六个行业,促进了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增资日趋活跃,一季度共有9家外地资本企业增加投资,增资总额超8600万元,加速形成了一批利用外地资本大项目。

5、技改投入明显趋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加快技改,推进技术进步。一季度,全市工业投入累计完成工作量32.3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8%。其中乡镇工业完成工作量22.8亿元,市属工业完成工作量2.7亿元,开发区完成工作量1.3亿元。至3月底已有119个项目竣工,竣工项目可新增销售17亿元。全市有6个镇技改投入已超过1亿元,他们是:杨舍镇(49715万元)、塘桥镇(44396万元)、南丰镇(25291万元)、锦丰镇(16928万元)、港区镇(13341万元)、妙桥镇(10926万元)。目前,办大项目、上大批量、搞大覆盖已成为各地各企业投入的方向和目标。到3月底全市投资超千万元的在建项目达107个,其中乡镇工业83个,市属工业24个。一批企业通过技改投入形成了新的规模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全市十大竣工项目和十大开工项目进展顺利。十大竣工项目中,保税区热电机组项目已竣工,浦项15万吨不锈钢冷轧薄板、华芳高档织物面料织染、保税区弘昌兴业、南丰永联100万吨钢坯、张铜集团环保覆塑铜水管等5个项目正加快建设,上半年还有4个项目竣工投产。十大开工项目中,华尔润集团浮法八线、九线项目已开工建设,骏马集团钢帘线项目一期准备开工,其余项目正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将为我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增创新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坚定不移落实关键举措,确保时间任务“双过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服务经济要一以贯之,多出实招

去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群众评议机关活动,促进了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但必须指出,尽管机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投资环境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层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我们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服务,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一是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率。要加快招商引资工作进程,必须在转变职能、搞好服务、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实现机关工作全面提速,使我们的工作作风与国际接轨,办事简捷明快。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三轮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要求,在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回顾检查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跟进清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完善依据,规范程序,提高效率,明确责任,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要完善联办制度,进一步整合审批环节,简化手续。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自身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着力形成依法办事,讲究规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执法行为公开、公平、公正,推进行政行为制度化、法定化、程序化。各级司法机关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做好案件的审判检察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各项措施,减少和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在行政执法和其他服务中,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坚决杜绝借执法之机强行推销商品的不正之风。要加强中介机构建设。中介机构是政府转移出去的部分职能的承担者,是企业应对入世挑战的主要依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把中介机构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当前,要结合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抓紧培育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体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行业协会。各类中介机构要把提供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明确职能定位和主要任务,强化自律、协调、监督工作。二是要转变作风,改进服务质量。事业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等来的。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真抓实干。要深入基层摸实情。各级各部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村厂,了解实情,靠前指挥,专心致志地解决招商引资工作一线和改革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要方便基层办实事。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大事、急事、难事多,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开发区建设,无论是技改投入还是企业转制,无论是电力供应还是金融贷款,都涉及到机关部门。各级各部门要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只要是事业需要,只要是对张家港经济发展有利,就要抓紧办。特别是今年全市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力需求预测,加强电力设施保护,落实错峰方案,努力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对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技改重大项目,市里继续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明确任务,明确要求,明确时限,并通过现场办公抓落实。各镇各部门也要强化考核督查、优化服务工作。今年杨舍镇围绕“三年三大步,全面奔小康”目标,进一步落实领导班子村厂挂钩制度,正副书记各自联系好、差两个单位,其余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单位,领导与村厂实行捆绑考核,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今年全镇可形成27家超亿元村厂,其中超20亿元的2家,超15亿元的1家,超5亿元的3家,超3亿元的6家,而且经济薄弱村发展也有明显的起色,最差的村可用资金也可超30万元。塘桥镇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服务,对华芳、银河、普坤等大企业发展,不仅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而且在硬件上予以扶持,项目用地的拆迁、道路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都由镇上出资并负责实施,调动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了规模企业的扩张。今年,仅华芳集团销售收入就可超60亿元,接近全镇销售的80%。各镇各部门要象杨舍、塘桥镇那样,对今年的重点工作,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做到有布置、有考核、有落实。三是要顾全大局,形成服务合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各级各部门都要识大体、顾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把为群众、为基层、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职能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来完成,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来完成。衡量一个单位,主要看能否为经济建设挑担子,能否为基层、为企业解决困难,能否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要在服务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从中心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要正确处理条线与块块的关系,在确保大局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做好条线工作。要坚决反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自觉做到部门利益、单位利益服务整体利益。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偏离于中心、游离在大局之外,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有利就干,无利不干,明拖暗顶,敷衍塞责。通过上下协调,横向配合,整体联动,多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齐心协力把工业经济搞上去。

同志们,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巩固和发展今年以来工业经济的良好开局,为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实现工业经济的新突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