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做好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交流
从事基层领导工作多年,对新时期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谈点浮浅的看法。
在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时,就对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作过重要指示:“要紧密结合社会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我们党历来有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团各级党组织历来就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基层,活跃在职工群众之中的传统做法。当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展的战略的实施,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提高感召力和渗透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是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至关重要,但任何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都包含着一个感召力的问题。缺乏感召力,再新的形式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有感召力的教育形式,才会取得长期的熏陶效果,才会使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性,才会使人形成一种完善的心理定向,上升为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我们广大职工群众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并潜移默化,则会产生深刻而久远的效果,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便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我团一些单位的工作中可以看到,感召力和渗透力不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有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满足于大起大落的形式主义,居高临下的行政命令,结果不仅使受教育的广大职工群众听不进去,而且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一些思想疙瘩解不开,或者实际问题解决不了的人,对理论学习、民主生活、舆论宣传等产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采取新途径提高它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要以身作则,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人。人格是做人的根本,具有高尚的人格,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和称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会使其工作具有感染力并获得教育对象的信服。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感染力,最主要的是体现的实际行动中。有些领导平时比较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们所敬重的人。遇到连队有什么事,他一声令下,连队职工就能拥护、支持、响应,可谓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很难想象,一个素质低、人品差、作风散漫的人去作思想政治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四、要灵活多样,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活动为载体,置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要运用主体正面疏导与客体自我教育的双向教育法,把职工群众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参与者,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群众性的工作。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必须是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活动,包括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基本技能大赛(如书法、绘画、艺术、专业技能等),读书活动、文体活动、理论研讨等等。这些活动,容易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还能达到激发人们奋进,催人参与的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起到积极、健康的引导作用。
此外,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还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栏、板报等舆论工具和媒体的作用,注意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坚持团结、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同时贴近职工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认真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和艺术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从而扩大影响力。